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的社区矫正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立法缺乏、职责不明、人才缺乏、制度措施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应当建立职责分明、和谐共管的矫正协调机制;充实队伍,形成矫正"三驾马车";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矫正质量;社区矫正公开、规范矫正权力运行。  相似文献   

2.
杜伟 《人民调解》2020,(4):58-59
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社区矫正工作以规范化矫正为基,以社会化帮扶为要,整合各类资源、动员各种力量,想方设法突破社区矫正社会化的基层实践困境,探索出了一套社区矫正工作的邳州经验。搭建多个平台,社区矫正机构由"单体"变"一体"邳州市司法局将夯实平台、建强基地作为做实做优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基础工程,形成了"一中心、两基地+25个司法所"共同发力的社区矫正一体化结构。一是完善一个中心。按照"干精品、创一流、争第一"要求,集中优势力量、争取多方支持。  相似文献   

3.
张育 《法制与社会》2013,(3):197-199,207
成功的社区矫正离不开一支优秀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尤其是在社区矫正机构不健全、专业社区矫正人员匮乏的情况下,为了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建立一支有相关专业知识、热爱社区矫正工作,并且乐意从社区矫正实务中学习、为社区矫正工作而奉献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是相当重要的。在社区矫正的各项工作中,"心理矫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由于自身实践经验的短缺,随着心理矫治工作的开展,也会受到矫正对象一定的影响。为使志愿者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有必要研究并加强社区心理矫治志愿者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肖燕  杜霞 《法制与社会》2012,(31):79-80
社区矫正是一种利用社会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通过对济南某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证调查发现,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面临一系列困境和问题:司法所执法权缺失与自身资源匮乏;社会参与力量发育不成熟;监管手段陈旧,效率不高,教育矫正工作力度不足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应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创新矫正模式,完善矫正功能。  相似文献   

5.
贺燕 《人民调解》2020,(3):55-56
"矫正一人,感动一家,稳定一片",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司法局胜利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理念。近年来,胜利司法所始终坚持在社区矫正一线用心用情、精准发力,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手段,提升了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成效。一线监管"实打实",做社区矫正工作的"用心人"胜利司法所定期入户走访社区矫正对象.  相似文献   

6.
引言拉丁法谚有云:"执行乃法律之终局及果实。1"社区矫正与监狱犯人改造和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很大程度上是在开放的社会进行矫正,因此如何发挥社会志愿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中来是社区矫正能否获得成效的关键所在2。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是社区矫正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中,家庭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个人来说则是情感归属的依托,  相似文献   

7.
廖斌 《法学杂志》2005,(4):107-109
近几年我国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但公安部门内部没有关于执行非监禁刑罚的专门机构建制,使得这些“非监禁”性质的刑罚在实践中存在很多不落实的现象。因此,对现行刑事执行体制应当予以改革,建议在社区刑罚的执行、社区对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参与、出狱人的社会保护等方面发动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成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并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资格认定、素质的训练与提高。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体现出的行刑社会化,是人类刑罚思想的演变,不仅可以看出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体现出了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法制建设不完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适用限制多、受众少,因此需要从立法、队伍建设、适用范围等方面来完善社区矫正制度,这样才能真正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要"积极推行社区矫正",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区矫正工作。推进社区矫正,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社区矫正是法治社会的体现,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促进作用;社区矫正是减少不和谐因素,减少社会时立面的有效途径;社区矫正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制度是援引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非监禁刑罚制度。我国于2003年在部分省市展开试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也必须注意到,由于我国传统法律体系与西方法律体系的天然不同以及缺少社区矫正管理机制的成熟经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近60年的社区矫正经验,社区矫正制度在本土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本文着重从现实的角度,讨论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如何完善出一种适应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11.
李波 《政法学刊》2011,28(2):39-43
2011年2月25日出台的《刑法第八修正案》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当前在对管制犯的社区矫正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例如,犯罪人对于社会来说是有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一般市民参与社区矫正的积极性?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城乡差异、公益劳动的寻找、经费保障、人员配备等问题,如何解决?十一...  相似文献   

12.
王牧 《中国法律》2011,(2):28-29,91-93
社區矯正是一種刑罰執行方式,是一種刑罰執行制度。比较而言,從宏觀上說,社區矯正問题在我國應當算作是一個全新的問题。理論研究興起時間不是很長,原來法律上也没有明確规定。但是,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我國社區矯正問题的研究可谓热情高漲,進展迅猛,成就斐然。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国家,适用社区矫正的人数大大超过监禁人数,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行刑执行模式,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改革我国的刑罚制度,降低刑罚执行成本,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执行权的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我国现有30个省(区、市)相继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但对于相关的社区矫正现存的一些适用条件,许多人并不很熟悉,尤其是对适用社区矫正如何进行法律监督,在社区矫正适用中则更为"生疏"。为减少在适用社区矫正的执行过程中发生适用不当,防止执行权滥用和异化、维护公平正义,应当强调在适用社区矫正中的法律监督作用,并设计一套科学的运作规范,以合理寻求在适用社区矫正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14.
马建文 《政法学刊》2008,25(4):60-62
正在进行试点的社区矫正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憾。目前,从治安效益上、程序运作上、行刑成本上来判断,对非监禁刑的执行仍由公安机关来进行更为有力、有利,更具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赔偿从轻"是普遍的司法实践,但其因仅仅关注经济赔偿、脱离刑事和解的大框架而被诟病为"花钱买刑"。以恢复性司法为视角,赔偿与量刑的关系需要重构。赔偿从轻原则应当尽量创造犯罪人与被害人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应当以犯罪人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为前提、应当以修复犯罪人、被害人与社区之间破损的关系为内涵,司法机关同时应关注对被害人心理健康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张霞 《政法论丛》2012,(6):70-77
我国借鉴西方经验对监外执行制度改革,在新修订的刑法、刑诉法中分别首次确认了社区矫正刑罚制度及其运行机制。韩国刑罚制度中已将社会服务令引入法制体系十几年,目前已发展为一种综合性惩治犯罪的选择性措施广泛的适用。对韩国社区服务令进行深入研究,对推动我国社区矫正刑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试点与矫正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区矫正是组织社区的力量 ,对符合在非监禁条件下接受矫正的罪犯实施刑罚的活动。社区矫正的试点应当紧紧围绕提高矫正质量 ,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谨慎操作。试点工作一定要重心下沉 ,解决好街道怎么办、居 (村 )民委员会怎么做等实际问题。对我国社区矫正的试点成果采取谨慎乐观的态度较为可取。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组建 ,社区矫正工作与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关系的处理 ,防止社区矫正对象对社会的“逆向感染” ,被矫正人员的权利保障等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亟待在试点工作深化阶段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虽然社会性只是经济法属性的一个方面,却为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路径。社会的本质既不是在整体,也不是在个人之中,而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去寻找。经济资本主义和经济社会主义基本展现了社会学视野中"国际社会"剥去意识形态外壳之后经济组织的主导形式。而从法律意义上讲,是经济法完成了资本与社会、作为经济组织形式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链接,这一点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德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德国经济法的社会市场经济背景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在于:中国经济法要确立社会自治、政府服务、国家与社会相融合的理念,淡化意识形态,强调"以人为本",充分重视财政立宪与地方分权,借鉴现有范式从多个层面进行经济法研究。  相似文献   

19.
China’s penal system has to be reformed systemically on the basis of achievements in recent years. In terms of the penalty types and the penal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restrict death penalties through th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measures, improve or enrich liberal punishment, property punishment and identity punishment, and adjust the penal system as a whole. In terms of the sentencing system, the principle shall be expressly narrated and the standard for sentencing shall be explicitly specified and certain discretion for sentencing shall be legalized. With respect to the penalty execution system, the idea of open execution of punishment shall be established and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system shall be established. With respect to the penalty elimination system, supplementation shall be taken for the time period of execution and corporate crimes, and the activation for prerogative of mercy. As for application of penalties to special groups, the penalties for juvenile offenders shall be fully relieved and reformed on purpose, and the penalties shall be mitigated for elderly offenders. Zhao Bingzhi, Ph.D, professor, supervisor for docotoral candidates, dean of the College for Criminal Law Science and the School of Law a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ident of the Criminal Law Research Committee of China Law Society, standing member of China Law Society, vice-chairman of China Branch of AIDP, member of the 5th Evaluation Group of Legal Science of the Degree Committee of State Council, invited consultant of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PRC, consultant of the Law and Policy Research Division of the Supreme Procuratorate of the PRC, and the 1st Ten Distinguished Young Jurists by China Law Society, visiting scholar at the School of Law of Duke University, USA. His main research covers: Chinese criminal law, foreign crimin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相似文献   

20.
公安机关要直面国际斗争的战略变局和我国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转变内保工作观念,树立把反恐维稳工作放在首位;管理和服务并重,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以及依法稳妥处置涉企案事件的内保工作指导思想。统一内保机构建制,确立三级指导三级管理的内保体制。建立单位负责,公安监管;内保工作纳入社区警务;信息共享,协同管理;警企协作以及行业协会参与的内保工作新机制。通过指导企业制定反恐维稳预案,并加强演练;与时俱进掌握辖区企业基数,及时调整企业信息的采集范围;创新企业内部治安管控措施;充实社区警力,加强社区民警对企业的监督指导力度;创新警企联系方式,提升服务企业效能等举措来提升企业保卫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