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过劳死”法律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劳死是威胁我国职场、危害劳动者权益的一种社会现象,探讨其引致的相关法律问题颇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在现行法律框架内,重在研析过劳死的法律概念、构成要件、法律定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劳死"现象越来越困扰着当代劳动者,我们必须正视劳动者"过劳死"现象。本文指出它对社会具有的负面价值非常大,我国当前的紧迫任务是要采取措施防止"过劳死"现象的蔓延,因而从法律角度研究该课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吕律 《中国司法》2003,(10):57-58
“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近年来,世界各国“过劳死”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有专家预言:“过劳死”正向中国蔓延!高峰期就在2001-2003年。随着2000年10月16日,中国首例“过劳死”案在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开庭,“过劳死”一词也逐渐引起了国人的注意。但是,“过劳死”的法律性质如何,至今我国的法律未明确界定。本文试从“过劳死”在当今中国的现状及其性质入手探讨“过劳死”在我国劳动法上的定位及其法律救济,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并进而使劳动者得到更全面的劳动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过劳死"的比较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劳死现象再次见诸报端,过劳死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文化和法律规则层面的问题,受哈特理论之启发——法律作为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的结合,立于比较法视野,将中、日、美三国事关过劳死的工作时间与加班规制、劳工损害赔偿制度等进行比较分析,反思中国规制过劳死的初级规则层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因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益增多的“过劳死”现象。广东省人大代表建议出台“过劳死”的医学和法律认定标准,通过立法进行预防,将劳动者的休息权提到了更高的保护层面。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颂扬劳动是美德,赞美吃苦耐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千古风范。但现今,劳动过度已成为一种病.正侵蚀着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的身体和社会生活。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过劳及过劳死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过劳死"是由于过度工作而引起的死亡,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其现象频繁发生、见诸报端。该病最早在1969年见于日本报道,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起世界性关注。"过劳死"并非临床诊断定义,其隶属社会医学名词,其概念的界定于受害者能否获得劳动赔偿金及额度有关。通过对"过劳死"的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整理、总结;并归纳、探究各文献报道的与"过劳死"发病密切相关的,诸如心脑血管疾病、工作压力及个人体质(疾病危险因素)等病因;同时,列举若干相关案例报道;最后,对"过劳死"的法律赔偿体系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完善目前国内关于"过劳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问 《检察风云》2006,(14):74-75
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中国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透露,如识分子中存在着严重的“过劳死”现象。近5年内,仅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就有135位教授死亡,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3.3岁。“过劳死”究竟是可贵的无私奉献还是令人痛心的生命透支?法律规范应对之积极加以调控,还是交还社会任其自生自灭?而社会除了从道义上表示同情,是否还要进一步反思现代化与人如何保持和谐的问题?今天我们聊天室栏门特意请到了青年lT精英甲、社会学家乙和劳劝法学家丙来做客,一起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刘敏  吴俊 《法制与社会》2012,(23):175-177
近几年来,我国“过劳”及“过劳死”案例多见诸于新闻媒体,反映出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违法让劳动者加班加点的情况严重.如何避免“过劳死”现象发生,成为理论和实务界热议的一个焦点.本文选取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视角,就“过劳死”现象的原因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通过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来避免这一极端现象发生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沈臻懿 《检察风云》2014,(23):62-63
何为“过劳死”问题“过劳死”(karoshi)一词的最初诞生,即源自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社会。当时,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使得上班族们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甚至在工作中出现了猝死或者因不堪工作压力而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现象。从彼时起,日本媒体在报道这一特定问题时,就开始使用“过劳死”这一名词。与此同时,“过劳死”的英译“karoshi”亦证实,其本身即是一个完完全全源自于日语的英语外来词。  相似文献   

10.
"过劳死"是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导致基础疾病恶化,进而引起急性循环器官障碍致使患者死亡。本文总结了日本的先进立法经验,如:将"过劳死"既归为职业病又归为工伤,实行双重规范;明确无过错责任原则、用人单位应承担主要责任;赋予劳动监察部门法律权威;另外加强劳动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以期对完善我国立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量出现的因自愿加班而发生的“过劳死”案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工伤保险条例》制定、修订思路的质疑,在社会争论中出现了对现行立法“维持”与“改进”的两类观点。改进我国现行制度的观点中又可分为工伤责任说、侵权责任说和刑事制裁说三种主张,三者以不同的本位思想为出发点提出建议。“过劳死”应当纳入工伤认定,并以危险责任作为归责原则,从职业灾害的视角对工伤基金的征缴与发放制度进行重构。在借鉴日本及其他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及相关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过劳死”现象频发亟需法律规制,但目前我国关于该问题存在立法空白,大部分“过劳死”案件既无法走工伤保险程序,也难以提起民事侵权诉讼.本文在简要阐述立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工伤说”和“侵权说”的合理之处及存在问题,并通过二者的比较得出民事侵权诉讼更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结论.在本文最后,笔者针对目前适用民事侵权诉讼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亚健康:被流放的职业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都市人不仅面临职业竞争,还面临新式疾病的威胁。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疲惫、倦怠、失眠、浑身疼痛,“过劳死”已不是新闻。然而,法律还无法把更多“工作相关疾病”都纳入职业病范畴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目前对“过劳死”尚无明确的司法解释。有学者认为“过劳死”一般表现为:死者平时看上去身体健康;从事相对繁重或超时间的工作,体力、精神上的压力较大;死亡年龄较轻;无明显原因突然死亡。上海一职工连续226天,每天白天工作连晚上值夜班17小时,最终突然猝死于工作场所,由此引发国内首例“过劳死”官司。  相似文献   

15.
和谐语境下"过劳死"之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并没有"过劳死"的概念,但过劳死的现象却频频发生,立法将对其如何规制引发了学者的兴趣:是纳入职业病?抑或纳入工伤范畴?本文拟对此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6.
“过劳”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过劳死”则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据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从全国16个省、直辖市区内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调查发现,北京的亚健康率是75.31%、上海的亚健康率是73.49%、广东的亚健康率是73.41%。上海曙光医院心内科主任蒋梅先解释道,亚健康是俗称,学术上的名次是“慢性疲劳综合症”(CFS),如果长期不纠正CFS,就易引发“过劳死”。据上海社科院最新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五十八九岁降到调查时期的五十三四岁,比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  相似文献   

17.
夏学銮 《检察风云》2005,(10):58-59
当前,“过劳死”不仅已经进入中国,而且造成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如何科学地生活、合理地工作、正确地处理竞争压力,是转型期的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严肃话题。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在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的地位或受到的对待会影响人们的心理情绪变化,人们心理情绪的变化又会影响人  相似文献   

18.
著名艺人高秀敏和傅彪40多岁不幸去世,北京、上海等地高校的一些专家也英年早逝,这引起人们对“过劳死”的极大关注。心理卫生专家指出,“过劳死”现象中还“潜伏”着另一个罪魁祸首,即心理疾患。遗憾的是, 在这个全民空前关注健康的时代,心理健康仍然是人们认知观念的“死角”。  相似文献   

19.
"过劳死"是由超时加班导致的,背后有多层原因: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模"文化、"企业精神"、职场潜规则的束缚;法制意识淡薄,劳动定额标准缺失,劳动者及其家属得不到救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所以,需树立"休息是权利也是义务"的法律观念;建立和完善强制休假制度及劳动定额标准、完善和提高支付加班工资的条件和标准、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改进现行工会体制,真正做到工会成员由是劳动者选举。  相似文献   

20.
王巍 《法制与社会》2011,(21):48+50-48,50
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保险条例>的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改的<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工伤定的范围.但是对近些年较具代表性的"过劳死"是否应列入"工伤"的范围并未涉及.本文拟从对工伤保险制度进行理论上的阐述,以期"过劳死"尽早列入工伤保险的赔付范围之内,使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