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部制改革自2008年推行至今,取得了较大成效,也存在一定问题。文章通过对大部制改革推进重点进行预设,并对中央和地方近三千名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公务员对现行大部制改革的效果存在一定质疑,对决策与执行适度分离的推进方式支持度最高,不同府级公务员对改革的支持度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我们认为在进一步推进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应当明确改革的重点在于决策执行适度分离与内部结构优化,并充分考虑地方大部制改革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政府公务员“两官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言  胡晓东 《学习论坛》2008,24(11):48-51
"政务官与事务官分离"是美国公务员管理的开端,从此,以"两官分离"为基础的文官制度奠定了现代美国政府公务员管理的高绩效.从美国政府公务员管理的实践来看,"大部制"的机构设置解决了公务员管理的组织问题,而"两官分离"制度的确立保证了公务员工作的高绩效.因此,分析"两官分离"制度将对我国今天的政府机构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部制改革     
所谓"大部制"即大部门体制,是指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大部制,是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比如"大运输"、"大农业"等。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如决策权与执行  相似文献   

4.
以案例形式介绍了我国省、市、区县各级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状况,指出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启示在于:职能有效整合优化、突出地方经济特色、寻找改革的突破口、获取高层政治支持、化解党政体制束缚、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合理进行人员分流、渐进改革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5.
大部制建设中的十大误区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年多来,我国积极稳妥地进行大部制改革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观念误区和实践问题.主要有五种观念误区:一是认为大部必然比以前的部门"大",二是把大部制改革等同于机构重组,三是认为大部制改革应一步到位,四是认为部门机构设置应整齐划一,五是认为地方应与上级完全对接.实践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职能未有机整合,二是部门内部运转不协调,三是职能未彻底转变,四是改革未突出战略和重点,五是大部门决策协调能力亟待提升.显然,厘清这些观念上的误区,有效地解决这些实践中的问题,是建设有机统一的大部制,从而继续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6.
喻怀峰 《求实》2006,(Z3):72-73
一、国外观点解说在日本,对执行官是所属地方的国家公务员这一点没有什么异议。但日本是执行法官与执行官各自行使执行权限。执行官有着相对独立的地位,专事执行,但并非是唯一的执行机关,法院也是重要的执行机关。可见,日本将民事执行权定性为行政权与司法权双重属性。德国的执行员和日本的执行官一样,是司法机关的特殊公务员。法国于1993年正式实行执行法官制度,执行法官是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纠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大部门体制自上而下的全面正式实施,部分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在大部制建设中出现了一些创新的运行方式,重庆市"四规叠合"就是实施和运行得较好的一种模式.重庆市大部制改革在创设统领机构、整合基层部门和虚拟大部制方面,还有进一步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以专业分工为立足点、以各司其职和层级节制为基本特征的科层制,日益导致了政府各部门之间、各地方政府之间、垂直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各行政层级之间的分割,形成了"碎片化"的政府机构治理模式。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这种治理模式的缺陷日益凸显。大部制就是针对"碎片化"问题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然而,从本质上看,大部制并未突破传统组织管理理论的理论框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兴起的整体性政府是当代行政改革的新理念,是改变"碎片化"政府治理模式、实现"跨部门协作"的一场革命,是21世纪政府机构改革最迫切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建立有机统一的政府:大部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部制产生的背景是:应对专业分工与整体协调之问的冲突;缓解权力分散与统一领导之间的矛盾;化解部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谋求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当代公共事务本身的复杂化趋势和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有力支持.大部制具有职能整合、统一领导、运转协调、资源共享、结构优化等特征.大部制的建立,应适应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国家战略管理能力;应突出政府管理的重点,强化政府的核心职能;应依事权统一,指挥统一,权责相称,决策与执行分工的原则进行;应明确划分部门权限;应重视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应强化部委机构政策制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提高执行力,但在行政执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执行的缺位或越位、执行中的任意"变通"或"加工"以及盲目执行等,由此造成了行政执行力的不足与虚弱.相反,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政府再造运动的兴起,国外形成了三种较为典型而有效的行政执行模式,即执行局模式、法定驻外机构模式和市场化模式.当前我国要积极稳妥地探索大部制改革,既需要汲取国外行政执行模式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完善大部制内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又需要政府有效地授权,逐步将一些公共服务职能市场化,形成行政执行的多元竞争格局,还需要在行政执行中加大绩效评估的环节,实现执行力与公信力的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11.
在2008年度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央提出地方机构改革“7+1”的指导思路,首次将“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一方面,“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另一方面,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亦有存在着“大部制”思维改革的必要性。以“大部制”视域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形成职能清晰、分工合理、关系理顺、结构优化、效能提高的新型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六个典型发达国家为代表,通过对各国公务员法、工资法案、政策文件、政府定期报告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总结,比较分析了六国公务员工资结构和工资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和典型特点,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做法,提出对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股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潮流,其核心是将决策与执行分开,即设立执行局的做法。决策与执行分开属于行政机构内部纵向的管理职能的划分和转变,为当代行政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制度模式。研究西方政府决策与执行职能适度分离,对于我国的行政三分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大部制改革与中央政府行政组织制度中央政府组织制度分为五种类型:以英国为典型的内阁制政府、以美国为典型的总统制政府、以法国为代表的半总统制政府、瑞士的委员会制政府和中国的人民做主制政府。  相似文献   

15.
“大部制”改革是当前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这将对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促进部门间机构整合与协调水平产生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行政机关的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弊端铺平道路。与此同时,对“大部制”改革进程中某些根深蒂固的制约因素也不能掉以轻心,其中尤以条块关系的牵制、部门间权力分配与制约机制不健全、部门利益与行业垄断的加剧三大现象为最。因此改革应坚持渐进式模式,把握最佳改革时机。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公务员改革采用的方案上世纪70年代末,英国实行决策与执行机构分离的行政改革举措被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效仿,所有高级公务员改为任期合同制,不再实行原公务员制度中的委任制和常任制。高级  相似文献   

17.
大部制作为对西方改革实践的借鉴已经在我国正式拉开帷幕。通过对西方大部制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中央政府部门间高效、合理的协调机制是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大部制与部际协调机制是加大政府机构整合力度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研究西方政府建立部际协调机制的基本经验与做法,对我国成功实施大部制改革并实现机构的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直接决定着整个国内政府间关系的基本格局。在当代行政改革的共同背景下,各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上的改革呈现出共同趋势下的国别特色,并进一步表现出对政治文化的路径依赖。英国和法国都是单一制国家,与联邦制国家相比,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上具有共同性,但两国集权程度有所不同,控制模式相异。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执行不力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归纳了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执行不力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并由一般到重点分析了中央政策执行不力的影响因素,进而从政策制定、政策领会、政策执行原则、政策决策机制、政策执行条件、政策执行者素质和政策执行理论研究等方面,探讨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政策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大部制改革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切入点。中国政府施行大部制改革是社会历史的选择。从行政发展意义而言,大部制改革有利于建构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大部制作为改革工具需要贯彻职、权、责的统一性,同时需要体现政府管理的终极价值取向。大部制改革为代表的行政体制改革必然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历史需要给予改革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