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建构诚信和契约社会是建构公民社会的新型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人的交往关系发展的必要前提、人的能力充分发展和发挥的现实基础、自由个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必须面向现代、面向全球,借鉴西方诚信文化和契约文明的精髓,实现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强化制度伦理和民主法制建设,优化伸张诚信、弘扬契约精神的法治环境,完善市场竞争和政府监控机制,培育人们诚信与契约精神.  相似文献   

2.
基于契约关系产生的契约精神是社会主体主动、善意地遵守约定和规则,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公共利益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社会的契约精神以"仁"作为伦理核心,以"义"作为价值导向,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在传承中国传统社会契约精神的同时,新时代契约精神的培育创新,可着力从诚信意识、规则意识和权责意识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张涛 《理论月刊》2005,(1):107-109
现代诚信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具有开放性、功利性和权利义务对称性的特质,契约精神所蕴含的自由交往、利益本位、权责对等的理念恰好与现代诚信的特质相一致。在经济、社会日益契约化的当代中国,合理引进和倡导契约精神,无疑会为现代诚信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建立起现代诚信坚实的基础性资源。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的诚信观念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强调个体自律的道德价值,其缠绕着浓重宗法关系的"人格诚信"因缺乏公共性而无法明显衍生出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西方诚信以契约原则为核心,理性主义的"契约诚信"成为社会治理的一种基本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诚信层面汲取中国传统诚信追求人格完善与道德规范的自律价值,吸纳西方诚信对于政治经济领域的契约信守意义,立足于现代社会更多依赖于理性和法治的运行机制,利用制度力量传递诚信价值导向,赋予诚信现代文明内涵。  相似文献   

5.
颜华 《求索》2011,(9):17-19
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投资结构是探讨项目所有权分配问题,其本质是通过契约形式进行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配置问题。通过分析投资结构中的契约形式,探索投资结构中各投资主体缔约的基础问题包括风险分配的问题和契约形式多样化的问题,从而提出投资主体基于投入要素的契约关系形式,即基于权益资本、债务责任、其它专用性资产和信用的四类契约关系,并在风险一收益一成本原则下提出四类契约综合治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诚信思想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深厚道德底蕴,是立国之道、做人之本及修德之基,也是当代大学生立身处世必备的重要品质。当代大学生群体出现诚信缺乏的问题,其原因与社会、高校和大学生群体自身有重要关系。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需要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发挥社会的道德教化功能、高校的教育功能,同时倡导大学生的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7.
吴喜梅  韦祎 《前沿》2013,(7):91-94
股票发行红利是公众公司发行股票时产生的多种财富效应。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由于契约精神的缺失,导致契约诚信低下,契约期待利益受侵害,由此侵害了众多普通投资人的利益。因此需深入研究发行红利的构成和制度设计,找到加强公众公司诚信监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从权利本位的角度引导大学生进行对契约精神本质的思考,能够帮助其在对契约具备相当基本知识与理论的基础之后,从感性完成,从认识契约、认可契约、应用契约最后达到崇尚契约的阶段性发展周期,真正实现培养大学生契约精神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城镇化建设投入既要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与保障,也要大力吸引民营资本的参与。建议:一是推进政府诚信建设,增强契约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对诚信政府建设工作逐级监察,不断增强各级干部及全社会的契约意识、法治精神,树立诚信品牌,使我省成为民营资本放心投入的首善之地。二是建立民营资本投入城镇化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民营企业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体现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法治政府的建设关系着我国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契约精神是现代文明社会重要的精神资源,其所蕴含的自由平等、权责对等、法律至上、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精神与我国法治政府的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我国在法治政府构建过程中,应积极弘扬契约精神:树立权利义务观念,实现权责法定的政府;弘扬诚实守信精神,建立守法诚信的政府;树立法律约束观念,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坚守契约正义法则,建立公开公正的政府;弘扬自由平等精神,建设职能科学的政府。  相似文献   

11.
李羽 《岭南学刊》2008,(5):120-123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诚信就是人与人相处时应诚实不欺,言行一致,恪守信用。中国传统诚信文化既有其精华又有其缺陷。中西诚信文化的比较,旨在于努力促进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规则诚信。现代诚信观认为,诚信不仅是一种公民和法人的理性精神,而且是体现契约精神的道德规范;不仅是一种社会制度,而且是重要的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12.
钟祥财 《传承》2012,(5):88-90
契约是制度,也是文化。契约社会的建立是一个由意识、制度、精神到文化的发展过程。现代意义上的契约不仅有法律的约束力,而且有当事人的合意;不仅有道德的维度,而且有相应的操作性和扩展性。对重塑上海城市文化而言,近代的契约精神是一份家底,一笔财富,它解释了这座城市曾经繁荣的原因,也给出了未来追求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价值取向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新就业大学生个体感知角度出发,探讨新就业大学生心理契约构成维度及其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契约包括交易型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和发展型心理契约三个维度,并且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发展型心理契约履约程度和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新就业大学生的工作满意度又与离职倾向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作为警界预备人才的公安院校学生,其在校期间养成的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将对日后的执法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借助调查问卷和地方公安机关对公安院校毕业生法律素养的评价,我们能够了解到公安大学生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培养的现状,阐明其中的原因可以为公安大学生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的培养探索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诚信教育面对的困境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学生不诚信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代价是多方面的 ,对社会、学校和学生本人的影响是长远的。对此 ,高校在诚信教育中要确立四个途径 :一是努力健全诚信教育的三个体系 ,二是树立诚信教育的大教育观 ,三是严格惩戒引导 ,四是促使学生达到诚信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美玉  任凤琴 《前沿》2006,(10):80-82
在高等教育发展至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大学生信用危机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深入地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及主体意识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诚信缺失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发挥诚信主体的作用,积极拓展诚信监察、管理渠道,树立真实可信的榜样四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做了有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时,有必要看到在这个经济体制中内涵的契约精神,它是现实生活中契约关系的反映并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说明当代契约关系及契约精神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根据,揭示法律意识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契约精神中的法律意识及特征。  相似文献   

18.
传统契约文化中的官民关系能够成为一种比较融洽的社会关系,其关键在于传统法律制度尤其是传统契约法律制度以恰当的方式审时度势地处理了这种官民关系。在当代中国,这对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的表征是人与人、人与政府、人与自然之间的相生相长、共生共荣。契约精神是基于契约关系的一般要求而焕发出的平等自由精神和尚法、守信品格。"和谐"与"契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两者皆立基于人们之间利利相生的合意。契约精神蕴涵的平等自由理念、法律信用机制对重塑人与人、人与政府、人与自然关系有重要价值:平等自由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向导;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信用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20.
诚信缺失是经济主体的一种具有较强的负外部性和负内部性的经济行为,必须进行规制。诚信缺失的经济行为是对制度缝隙寻隙的结果,与不完备契约、制度变迁粘性密切相关。诚信规制的制度安排主要在于完善和创新一系列制度,通过改善不完全市场、修正普遍报酬递增的不完全性来改进不完备契约和制度变迁粘性,从而达到规制诚信缺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