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中,公民应当养成契约精神。契约精神属于伦理范畴,吸纳的是契约所具有的合意、权责、诚信等因素。从属性和身份两个方面可以识别出大学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主体;大学生与高校、任课教师、事务管理者、其他学生形成了四类关系,每类关系中都蕴含着契约精神。从体系上设计大学生契约精神实际上是以这四类关系为基础,并以诚信、权利和义务、自由、平等为要义的。  相似文献   

2.
正深入研究契约精神在中国和西方的起源和发展,有助于唤醒深藏于中国人心底的文化基因,恢复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敬畏,对于推动当下大批中国企业的合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契约精神虽被认为是西方社会的主流精神,但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也不难发现契约精神以各种形态存在,并且在约束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维持社会平衡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较之西方社会,古代中国的契约精神更多地具有传统文化中"信"和"礼"的属性。在儒家思想中,契约精神以"仁"作为伦理核心,以"义"作为价值导向,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3.
来凡凡 《前沿》2014,(15):77-78
契约精神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契约精神打破了传统中国建立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人伦社会,其现代性意义不仅在于它以经济契约手段和法律契约形式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它作为“公共精神”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分离的现代公民社会,符合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法治化、现代化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契约精神是一种生活道德、商业道德,更是一种守法精神。契约精神存在于东西方亘久,期间虽有所差异,但更多趋同。在人类文明史上,契约精神为维护社会秩序、公平、正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法制现代化的今天,契约精神的意义更不可低估。契约精神含义及现代的解读契约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契约精神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只不过是基于人类特有的情感和文化,而模糊了这种契约精神的存在,但是从其基本内核来追寻的话,时刻都会追寻到契约精神的影子。如社  相似文献   

5.
建构诚信和契约社会是建构公民社会的新型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人的交往关系发展的必要前提、人的能力充分发展和发挥的现实基础、自由个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必须面向现代、面向全球,借鉴西方诚信文化和契约文明的精髓,实现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强化制度伦理和民主法制建设,优化伸张诚信、弘扬契约精神的法治环境,完善市场竞争和政府监控机制,培育人们诚信与契约精神.  相似文献   

6.
通过讨论新《劳动法》的立法目标及其实施的交易成本,并把法律执行的具体条款作为约束条件进行解释,运用模型分析法律的制度绩效,以推出一些经济学意蕴:制度变迁从另外一个方面把过去在劳动雇用过程中没有界定清楚的经济权利界定清楚,提高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效率;新《劳动法》所调整的雇佣关系是最优契约选择的劳动契约,它是不完全契约约束条件下的雇佣关系准租金最大化的制度选择;在契约执行范围内,新《劳动法》不会“养懒人”;在非正式约束方面,新《劳动法》的契约精神一旦形成,可以节约劳动契约实施成本和减少对雇员的人力资本产权保护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基于契约关系产生的契约精神是社会主体主动、善意地遵守约定和规则,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公共利益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社会的契约精神以"仁"作为伦理核心,以"义"作为价值导向,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在传承中国传统社会契约精神的同时,新时代契约精神的培育创新,可着力从诚信意识、规则意识和权责意识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表征是人与人、人与政府、人与自然之间的相生相长、共生共荣。契约精神是基于契约关系的一般要求而焕发出的平等自由精神和尚法、守信品格。"和谐"与"契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两者皆立基于人们之间利利相生的合意。契约精神蕴涵的平等自由理念、法律信用机制对重塑人与人、人与政府、人与自然关系有重要价值:平等自由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向导;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信用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权利本位的角度引导大学生进行对契约精神本质的思考,能够帮助其在对契约具备相当基本知识与理论的基础之后,从感性完成,从认识契约、认可契约、应用契约最后达到崇尚契约的阶段性发展周期,真正实现培养大学生契约精神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中,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强制干预和对劳动关系双方身份的区别对待,使得劳动关系突破了古典契约所坚持的绝对自由和形式平等观念。现代劳动关系更重视有限自由、契约自由与国家干预的平衡、实质平等等目标。劳动关系在突破古典契约观念的同时,也包含了自由选择、交换、相互依赖等契约因素。劳动关系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形成的关系契约,本质上仍然符合契约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党政干部的职业法律保障的缺失,公务员制度正在部分走向契约关系的规范和约束。始于2002年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特征的吉林省政府雇员制度的出现,把具有超稳定结构、以身分制为特征的公务员制度撕开了一个口子。政府雇员制很好地体现了现代文官制度中的契约精神.符合公共行政职业化导向的制度设计理念。但在现实中,我国政府雇员制还面临着很难走出身分关系影响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大法律意识的变迁在社会法律变迁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代表着法律意识的发展现状,预示着法律意识变迁的发展趋势,引领着法律意识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3.
陈胜强 《求索》2013,(8):63-66
清代社会是个发达的“契约”社会,社会中几乎一切重要交易都通过立契进行,而中人作为重要参与人的土地绝卖契约又是“契约”社会的重中之重。清代社会又是一个关系社会,人是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存在”。中人在土地绝卖契约中发挥的说合、见证、保证和调处功能源于关系社会下国家法与民间法的断裂与协调。依靠关系社会特有的调控机制,中人在土地绝卖关系中实现了角色保全,保证了交易安全,维系了传统民间法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暴力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突出隐患。群体性暴力事件一般是在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诸多原因促使下发生,其实质在于国家与弱势社会群体间契约关系的严重失衡。大力弘扬契约精神,让契约精神在国家与弱势社会群体之间归位,政府和公民都培养政治理性和社会理性,将更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法制就意味着对契约的保护华东师大法政系蒋德海上海海运集团公司党校王靖敏现代社会的一切关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契约关系,都具有契约的性质。契约维护着人们的关系,也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因此,法律维护契约,也就意味着维护社会秩序的一切。而我们社会中的一切无序...  相似文献   

16.
张红 《前沿》2004,(8):160-162
揭示了契约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进步作用 ,指出契约关系最早产生于西方的原因 ,由此分析了契约关系在我国历史上不同阶段的历史命运。最后得出结论 :建立完善的契约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体现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法治政府的建设关系着我国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契约精神是现代文明社会重要的精神资源,其所蕴含的自由平等、权责对等、法律至上、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精神与我国法治政府的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我国在法治政府构建过程中,应积极弘扬契约精神:树立权利义务观念,实现权责法定的政府;弘扬诚实守信精神,建立守法诚信的政府;树立法律约束观念,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坚守契约正义法则,建立公开公正的政府;弘扬自由平等精神,建设职能科学的政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加速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进程,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体制改革深化,中国票据市场发展作为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被提到日程上来,对于中国票据市场必要性及当前存在问题应当有清楚认识,而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改革发展的预期目标。一、发展票据市场的意义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其发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成熟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契约经济,票据签发、取得和转让是建立在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上的。票据将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通过契约形…  相似文献   

19.
现代市场经济最本质的制度特征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尽管不能把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有的关系都归为契约关系,但是契约关系却最集中、最准确地表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公共服务体制的内在特性。因此,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体制重构的基本方向,应该是从“一元”治理模式下的行政结构走向具有多中心制度特征的契约化,  相似文献   

20.
一个好的社会和市场,必然是以法治原则和契约精神为前提的,越是尊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其文明程度也就越高,其社会发展也就越有秩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