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我国统一合同法中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表见代理制度的价值入手 ,分析出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的缺陷 ,认定其价值追求有失公平之合同法基本原则 ,从而主张把本人 (被代理人 )的过失亦作为其构成要件 ,以平衡本人与第三人 (相对人 )的利益。可是 ,借于统一合同法已颁布实施 ,对此缺陷只能且必须用限制性司法解释给予弥补  相似文献   

2.
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无代理权 ,但善意相对人客观上有充分理由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而与其为民事行为 ,该行为的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表见代理的客观要件应是 :须有被代理人的授权行为 ,且这种授权行为能够使相对人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其主观要件应是 :相对人善意无过失 ,并且被代理人具有过失。表见代理制度的价值要考虑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相对人三方当事人的利益 ,不能为了交易安全和善意相对人的利益而蔑视甚至践踏其他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表见代理制度的确立,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对交易安全保护的重视,但在司法实践中表见代理的认定存在很大的争议。只有在司法实践中完善表见代理的认定依据,才能真正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红乔 《前沿》2006,(2):145-146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护善意取得财产的第三人合法权益,维护交易活动的动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对其理论基础及构成要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是我国合同法关于代理制度的一项新规定,是对我国民法通则的代理制度的补充和完善,该制度的宗旨在于保护交易的安全和第三人的利益。在现实生活中,因代理制度产生的纠纷大量存在,正确区分有权代理和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的关系尤为重要。本文重点阐述其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物权法的善意取得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1日施行的物权法首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制度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活动的动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沿革的介绍,在分析我国现行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的基础上,指出了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以期对完善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架构、推进相关制度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法制经济。由于商品交换的扩大化和复杂化,代理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日益频繁的经济流转过程中,表见代理行为已被广泛使用。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关系,而这种特定关系的存在,足以使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有代理权而与之为法律行为,这时无权代理人的行为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在代理制度中,无权代理人未经被代理人同意与第三人实施某种行为,第三人不能仅以善意信赖为由主张该代理行为的有效性,只能向无权代理人请求因该行为而导致的损害获得赔偿。但若是被代理人本身行…  相似文献   

8.
李军政 《人民论坛》2010,(12):76-77
善意取得制度不应仅仅以无权处分为其适用的前提,只要存在善意第三人与其他权利人的利益冲突,就有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可能。法律规定善意取得制度的目的在于补正无权处分人的处分权,即:善意取得制度应着眼于对"善意"的保护;善意取得制度不应以实际取得物的占有为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9.
善意取得制度不应仅仅以无权处分为其适用的前提,只要存在善意第三人与其他权利人的利益冲突,就有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可能。法律规定善意取得制度的目的在于补正无权处分人的处分权,即:善意取得制度应着眼于对"善意"的保护;善意取得制度不应以实际取得物的占有为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0.
善意取得制度可以追溯到日耳曼法中的“以手护手”制度,同时吸纳了罗马法上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善意要件,其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公示公信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实行善意取得制度会发生物之原所有人的所有权的相对消灭,而善意第三人(受让人)取得所有权的结果,关系到当事人的利害关系,所以各国民法对该制度的构成要件作了明确的规定。我国虽未明确完整的规定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还是承认这一制度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旅行社业法律制度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文岚 《桂海论丛》2002,18(1):95-97
文章首先理清了规制中国旅行社业的法律制度体系。其次 ,着重分析了各项具体法律制度在规制旅行社业方面的缺憾 ,同时也对旅行社业法律体系的总体缺憾作了概括性地分析。最后 ,针对这些宏观的 ,微观的缺憾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包括了制定《旅游法》;旅游合同典型化 ;发挥地方立法优势 ;加强国际交流等等。  相似文献   

12.
刘琨 《青年论坛》2014,(1):129-134
商事代理制度在实现商事活动各方当事人的互惠、扩展商主体的意思自治空间、促进交易效率并维护交易安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的立法模式,是以"区别论"为理论基础,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倾向于认为商事代理是民事代理在商事领域的特别体现,在法律中未能充分体现商事代理制度的特点,易导致法律内部出现冲突,也越来越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商事实践。这种情况下应从理论分析入手,注重于商事代理自身的优点,博采各国代理制度立法之长,以架构我国商事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瑞典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警察管理体制,警察机关对司法部负责,国家警察委员会是警察系统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瑞典注重警察职业教育训练,警察教育和培训工作,主要由瑞典国家警察学院、于默奥大学和韦克舍大学承担。  相似文献   

14.
柳青 《青年论坛》2008,(1):106-109
侵权诉讼中,法官判定侵权需要借助专利申请、审查中的文献,来判断等同侵权是否成立,为了兼顾社会公众和专利权人双方的利益,同时还要用另外一项衡平性原则即禁止翻悔原则来限制等同侵权的适用。只有准确把握限制的幅度,才能充分发挥两个原则的平衡作用,找到既保护权利人发明创造积极性又不干扰公众正常技术改进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5.
反垄断的执法机构一直是我国反垄断立法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目前反垄断法草案和国外相关立法实践的分析,试图在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关系协调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人力资本及其制度的契合为切入点,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供给、制度绩效和对策建议进行了论述.人力资本积累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和突破口,但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受制于制度的约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供给是相对丰富的,但正式制度短缺与非正式制度短缺仍然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瓶颈制约,实证调查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也证实了这一点.为此西部民族地区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教育法律制度供给,创新经济制度,加大教育投资,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形成人力资本开发的多元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系列因"助人行为"反被诬陷的案件时有发生。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之中,公民的道德建设尚未完全实现,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如何运用法律在维护人们正当权益的同时,也引导着道德建设,值得人们去关注。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助人行为"立法、美国《好撒玛利亚人法》以及现行法律对"助人行为"立法的情况,指出了立法层面上的缺陷,进而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光 《青年论坛》2013,(6):107-113
立法后评估是衡量或检验一部立法质量高低的基本制度.因立法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制度功能和意义,其可操作性的理论设计较为详备,以及对一些前沿性理论和制度的容纳,使得该制度“看上去很美”.然而,可靠性与有效性是立法后评估走向“实际很有效”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尽管汪全胜教授等所著《立法后评估研究》对立法后评估的基础理论及如何操作进行系统论述,但没有从理论上有力解答评估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问题,尤其是如何保证评估信息的可靠与评估回应的有效.立法后评估实践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也表明我们对可靠性与有效性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对此,可通过重构评估主体模式以及改进评估方法和技术等方式,来增进立法后评估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行政补偿是行政机关合法行为对相对人产权侵害的一种责任,在宪政国家,行政补偿制度由宪法予以规定。尽管我国宪法确立了行政补偿原则,但作为一项制度,仍有许多缺陷。在行政补偿立法时应该确定以权利保障为目的,采用集中立法的模式,对整个行政补偿制度作出基本规定。  相似文献   

20.
公益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或资助不特定的社会成员而无偿向公益团体或其他法定组织机构捐赠资金或实物的行为。但社会主体向临时机构所做的捐赠和社会主体向特定受益人所做的资助不属于公益捐赠。社会募捐是指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非法人组织以救助、摆脱困难为特定目的,向特定范围或全社会不特定人发起捐赠款物,用于救助特定受益人或不特定受益群体的行为。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快慈善立法。慈善行为的法律规制是慈善立法最为核心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