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2,(7):32-33
救灾资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拨给受灾地区用于灾民生活困难救助的财政专项资金,对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关系到广大受灾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政治敏感性强,管好用好救灾资金历来是救灾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西安市民政局时刻紧绷"救灾资金是高压线"这根弦,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定,不断规范相关程序,明确纪律要求,建立责任制度,筑起"四道防线"切实保证救灾资金合理合法使用,打造了救灾资金使用的"安全网"。  相似文献   

2.
高彬 《中国减灾》2007,(4):59-59
为加强救灾资金管理使用,山东省武城县近日制定了《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办法》分九章二十六条,对救灾资金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做了明确细致规定。《办法》明确规定了救灾资金的支出范围;救灾资金申请实行逐级申报,规范了申请内容、格式及程序;救灾资金的办理,由县民政部门在收到救灾资金之日起,对新灾救济资金和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金1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救灾应急资金5目内落实到灾民手中;  相似文献   

3.
孙爱东 《半月谈》2004,(15):43-43
我国每年都有一些地区发生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灾情发生后,国家总是想方设法以最快速度把救灾款物送到灾民手中。救灾资金是灾民的“救命钱”。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或部门挪用、截留救灾款的情形时有发生。为杜绝这类问题,确实保障灾民的权益.即将出台的民政部灾民生活救济管理规程。对灾民救济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  相似文献   

4.
灾民生活救济是农村社会救济的主要内容之一。去年以来,山东省民政厅把推行灾民救济卡制度作为救灾工作的重点之一,纳入到整个农村救济制度建设之中,并在全省普遍推广。实行灾民生活救济卡制度,确保了灾民救济的落实,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救灾工作管理的规范,确保了灾民生活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5.
救灾资金是灾民的救命钱,如何防止腐败,保证救灾资金发挥救助灾民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救灾资金监管体系可以确保救灾资金管理和使用的严格、公正、安全与高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紧紧围绕“保障灾民基本生活”这个核心,强化“五种能力”,走出了一条西部欠发达、后发展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减灾救灾工作的新路子,开创了广西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获嘉县自1994年实行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分级负担责任制以来,共列入乡镇级求灾匹配资金114.65万元,并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使灾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政府就救灾资金拨付发放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救灾资金拨付发放工作。民政,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增进对受灾困难群众的感情.各负其责.加强配合.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分配、国库及时调度,救济及时到户。要按时拨付发放救灾资金。市级财政、民政部门接到省财政厅,省民政厅拨给所辖区的救灾款文件后,要在3日内转拨到区。县、区财政、民政部门接到省,市拨款文件后,救灾应急资金要在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新灾救济资金和冬令、春荒救济资金要在1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所有以现金形式的救灾补助资金发放到户时间,均以打八财政涉农补助资金银行卡日期为准。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9.
郎溪县梅清镇因其坡状的地形地貌之故,常年易旱易涝。在长期以来的救灾救助工作中,他们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救灾救助工作方针政策的同时,既不死搬教条,也不超越救灾救助的范围,形成了一套既切合自身实际,又规范、有效的救灾资金使用管理模式,使救灾救助工作既能为政府分担救助工作的压力,也为灾民安度灾荒提供了有效而安全的保障。准确掌握灾情和重灾户基本情况是做好救灾款分配的基础工作救灾救助工作要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就是把有限的救灾款用在最需要救助的重点灾民身上。对这一点的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应该是梅清镇救灾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这次会议有周转金和双赌会两个议题,我就周转金的有关情况,讲几点意见。1周转金工作的简要回顾和主要经验救灾扶贫周转金是救灾工作改革的产物。80年代初期,一些地方的民政部门总结以往救灾救济工作的经验教训,尝试对传统的救灾救济工作方式进行改革,改变单纯救济做法,把解决灾民生活困难与扶持生产结合起来,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启动灾民自身活力,提高救灾款使用效益。1983年召开的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认真总结了各地经验,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纪要)的通知什,确定了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04,(9):47-47
近年,辽宁省本溪市采取资金补助、政策优惠、社会帮扶等形式帮助农村“三老”优抚对象、特困户和灾民新建住房,使他们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月25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遭受龙卷风灾害袭击,造成重大损失.严峻的灾情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蒋大国、省民政厅副厅长谢继伦、市委书记袁良宽、市长刘力等领导亲临灾区慰问灾民、察看灾情,指导救灾.蒋副省长在察看灾情后,当即决定拨付荆门市东宝区救灾应急资金100万元,市、区两级政府先期投入应急资金80万元,并随即启动了应急救灾预案.经过半个月的艰苦努力,因灾受伤的群众全部康复,灾区的电力、交通、通讯等设施全部修复,灾民住房基本恢复,灾民生活得到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张军  张婷 《中国民政》2012,(8):59-60
湖北省南漳县民政局印发《关于加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切实加强救灾款物管理工作。具体内容:一是严格使用范围,确保专款专用。下拨到镇(区)的救灾应急资金主要用于灾民紧急抢救转移安置,解决灾民吃穿住医等生活困难,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  相似文献   

14.
孟繁合 《中国减灾》1995,5(4):12-13
发展农村救灾互济会 增强救灾实力孟繁合(承德市民政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怎样增强农村抗灾救灾能力,保障多灾贫困山区灾民的基本生活?这是摆在民政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承德市民政局从1989年以来,逐步建立农村救灾互济会,并大胆地将国家的救...  相似文献   

15.
惩治与预防灾害管理行为腐败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救灾资金监管体系。救灾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拨付给受灾地区用于抗灾救灾的专项资金。从广义上讲,救灾资金包含政府动用公共资源用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抢险救灾的所有资金、物资及设备等。从狭义上讲,救灾资金是指政府用于赈济灾民的生活费、安置费、医疗费及恢复生产的补助资金,救灾资金俗称灾民的“保命款”或”救命钱”。救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每年因灾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救灾工作,每年都下拨巨额的救灾资金。救灾款是党和政府为救助灾民、解决灾民基本生活困难下拨的专款,是灾区群众的“救命钱”。但是,救灾款在一些地方不能及时足额兑现甚至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救灾款不救急的问题成为困扰救灾救济工作的一大难题。为保证救灾款及时足额地发放到灾民手中,专款专用,近年来·些地区陆续建立了救灾款专户管理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是新时期民政部门根据救灾工作内在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切实转变救灾工作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江西在这项工作中的探索和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省、区、市借鉴和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17.
2月14日上午,李立国副部长作了重要工作报告,简要回顾了“十五”期间的救灾救济工作,分析了当前救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2006年救灾工作的基本任务,强调要做好2006年春季灾民生活安排工作。本刊特节选李立国副部长报告中“2006年救灾工作基本任务”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我是山西省吉县民政局长,谈谈我们用扶贫资金创办经济实体的做法与体会。救灾扶贫是民政部门的重要工作,这就要求发挥扶贫资金的效应,对此我们做T新的探索和尝试。从1989年起,在原局长张长冉的倡导下,我们对扶贫资金的使用进行改革,改变过去拉胡椒面的做法,在保障灾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集中一定资金创办了一个以养、种为主体的经济实体,人称“民政庄园”,为贫困山区救灾扶贫走出了一条新路。创办经济实体之初,我们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以及当地的资源优势,从办实体的宗旨、项目\方法、步骤到发展过程等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  相似文献   

19.
徐娜 《中国减灾》2005,(3):11-11
首先,春季灾民救济是当前救灾救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各级民政部门要把春季灾民救济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切实做好。其次,春季灾民救济是整个救灾救济工作的关键时段,是救灾救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三,春季灾民救济是当前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和难得的主题实践行动。  相似文献   

20.
准确掌握灾情信息是做好灾害救助工作基础性的工作,是各级领导分析灾区需求,掌握灾区救灾工作动态,了解救灾实际效果,及时进行政策指导和救灾投入的重要决策依据。救灾资金是政府用于灾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的专项资金,是受灾群众的“救急钱、救命钱”,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和关怀。准确掌握灾情,管好救灾资金,是及时、高效、有序做好救灾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