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权力是联结政府官员与公众的一种特殊产品。因此具备成本─—收益相统一的内在规定。公众是权力的所有者,政府官员是权力的行使人。政府官员行使权力类似于经济活动中的委托与代理关系。政府官员在委托与代理关系中充当理性经济人和权力代理人的双重角色,腐败正是双重角色冲突围绕成本—收益的比较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建立成本-收益的均衡统一是遏制腐败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提高廉洁行为的收益,以建立一支执法严明的司法队伍、从严惩处腐败分子、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等措施来提高腐败行为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腐败与委托代理失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波 《中国发展》2002,(2):59-62
本文提出,民众与国家、公职人员之间的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运行失灵是腐败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文章描述了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运行机制,分析了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运行失灵的原因,提出了这一假说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较高等级公共权力的腐败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恶性肿瘤",那么,村镇级别的领导干部利用手中公共权力进行的腐败行为则是侵蚀新时代下中国发展基石的白蚁。从社会原因来看,村镇社会中稳定的人口构成和较低的流动性导致村镇干部更容易取得行贿的机会,村镇社会中立体式圈层结构导致的低民主化使得村镇干部微腐败行为极易发生。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较低的机会成本和较高的经济收益提升了村镇干部追求权力寻租的热情,通过腐败行为带来的情感收益在村镇干部的腐败收益中有明显的加成作用。微腐败的治理需要立足乡村社会差序格局,以成本-收益为突破口,从文化、制度、经济等多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构建微腐败防治的长效机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基层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廉政文化认同感;改革村镇工作体制,全面遏制"圈子"腐败负效应;健全村镇干部薪酬管理机制,提高村镇干部岗位专职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校腐败研究中的理论命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腐败研究中涉及的理论命题包括"劣币驱逐良币"、公共权力与高校腐败、职务犯罪与权力异化、寻租与权钱交易、科技伦理与科学道德、腐败成本与腐败收益,以及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异化与分层社会的断裂等方面.高校腐败的成因既来自于权力的失衡和体制的不健全,也与社会形态的改变导致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发生异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党政机关干部腐败的基本方式就是运用手中的公共权力去与经济财富交换,即权力寻租。如何有效地制约权力寻租,总结张家港市的做法,一条关键措施就是创新制度,通过严密规范的制度,加大寻租的“成本”,减少寻租的“收益”,从而有效地防止腐败。从制度上全面、有效地制约权力寻租,应努力做到“三不”,即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使党政干部不能为、不敢为和不愿为。这三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必须相互配合,三管齐下,形成和发挥整体合力。创建使党政干部不能寻租的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对市场机制的直接干预,是制约权力寻租的一项根本措施。各级…  相似文献   

6.
何文君 《思想战线》2005,31(6):124-128
国家与公众之间形成的契约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和交换关系,是政治学与经济学国家理论一致的解释.政府的基本职能应该以公众的委托为核心,以成本收益为政府产出的原则.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委托代理特性导致政府的"败德行为"很难避免,强化政府的代理理念与服务理念就成为政府履行与公众之间的委托代理约定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7.
高管异常私有收益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后,有限理性的企业高管源于最大化自身效用动机进行权力寻租的产物(Jensen和Meckling,1976),是企业高管利用公共或组织资源为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一种腐败行为。相对于非制度化路径而言,制度化路径的实施将导致高管权力寻租行为蔓延程度升级,企业制度公正水平基线降低,高管不良行为难以遏制等更为严重的后果。需要以非制度化路径的立体治理网络为基础,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预防、探查和遏制高管以制度化路径获取异常私有收益行为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年来反腐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腐败本质问题界定、腐败行为特征及其成因、腐败测度、反腐败策略四个方面,对我国反腐败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本文提出,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特殊权利的一切行为。当前我国腐败行为呈现出绝对权力腐败猖獗、从滥用公共权力向滥用公共资源转变、腐败手段更加复杂和隐蔽、灰色腐败倾向明显等新特征。滥用权力的欲望、官员的经济理性、公共权力寻租、行政监督缺位、行政道德失范是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中国应创新腐败测度方法,科学测度腐败程度,推进反腐国际化。客观权衡腐败零容忍、全面反腐、权力反腐的利弊,综合使用经济处罚、道德教育与法律惩处手段,加强对腐败行为的行政监督。  相似文献   

9.
从委托—代理关系看国家如何保证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文力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中,国家将国有资产注入国有性质的现代公司后,显然形成了一种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国家与国有性质现代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应满足三项要求:即实现政企分开;对代理者形成...  相似文献   

10.
腐败是一重大社会病,应认真诊断,下力疗治,尽早除之。所谓腐败,是指社会公共职权的性质、功能发生变质、异化。其原因,是社会公职人员利用其代理的公共权力谋取个入私利,致使公共权力私人化。腐败有多种表现形式,从其以权谋私的实质推断,化公为私、损公肥私、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循私舞弊、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公报私仇等等均在腐败之列。这些年,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腐败的集中表现是“权力寻租,以权易钱”,即社会公共权力掌管者通过出租手中所有权产采取得租金。他们或是以“提成”、“回扣”、“索要”、“罚…  相似文献   

11.
公安队伍的廉政建设刻不容缓。当前导致公安腐败的主要因素有经济体制转型与寻租活动猖獗、权力失控与监督不利、吏制与腐败、经费匮乏与低薪浊廉、法律滞后与执法失职、道德下滑与意识扭曲等。加强公安廉政建设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淡化权力 ,放权促廉 ;强化监督 ,以制护廉 ;深化改革 ,源头正廉 ;从优待警 ,保薪养廉 ;重点惩贪 ,依法保廉 ;崇尚文化 ,以德倡廉 ;为警清廉 ,自律守廉。  相似文献   

12.
租:公共政策的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布坎南关于"租"的论述出发,运用新制度主义方法重新审视"租"的公共政策意蕴,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正式制度安排,本质上是关于规定个体和集体选择集的制度安排结构;在制度变迁中,由于不同体制、权利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额外收益就是"租",这是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寻租是有成本的,表现为政治交易费用,政府创租和利益集团寻租是不同的两种政治交易过程,表现为公共政策议程;有效率的公共政策选择依赖于制度结构,是制度结构赋予成本和收益以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行政许可中的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行政许可中存在的自由裁量权应严格限制 ,以防止行政主体利用职权进行寻租活动。可以采取公开制度、回避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从程序上保证对行政许可中的自由裁量权。有必要建立事后救济制度以防止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14.
Kilkon Ko  Cuifen Weng 《当代中国》2011,20(70):359-378
This paper examines definitions of Chinese corruption. While many Chinese corruption studies have argued that Chinese corruption has its own unique features, our review of definitions of Chinese corruption featured in current academic literature reveals that most definitions in use are similar to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corruption: abuse of public office for private gains. Valuable as it is, such a general definition does not adequately specify the actors, behavior and motives in Chinese corrup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ctors in Chinese corruption are not limited to employees in the public sector but also include any Chinese state functionary engaging in public activities. In addition, corrupt behavior refers to both economic (embezzlement, misappropriation of public funds, and bribery) and disciplinary corruption (violation of social norms and the dereliction of duty) that are damaging to public interests. In doing so, this paper finds that even behavior such as the dereliction of duty and violations of social norms, that is not motivated by private gain, is regarded as corruption in China. We also discuss the political nature of this broadly defined Chinese corruption.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寻租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 ,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时应遵循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 ,这是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本质属性。但寻租现象的存在往往导致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 ,利益集团和一些自利的公职人员以公共利益为代价谋求其特殊利益 ,从而导致公共政策偏离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本文主要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探讨制度非均衡状态下寻租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共生关系 ,指出“租”本质上内含于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之中 ,寻租破坏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又将导致新的制度非均衡。  相似文献   

16.
Jieh‐min Wu 《当代中国》1997,6(15):319-346
China poses a theoretical challenge in that corruption and rent‐seeking activities have not hindere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udies in development have documented the problems of rent‐seeking. International capital presumably hesitates to step into a Third‐World country such as China, which cannot protect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with a comprehensive legal framework. However, for the last decade in China export promotion, foreign capita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ve proceeded simultaneously. This research argues that local officials helped investors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high transaction costs during a period of institutional uncertainty and local informal rules supplied foreigners with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under corrupt circumstances. By controlling rent‐seeking activities, local officials created a wide variety of ad hoc patronage for private and foreign investments within their administrative domain. In return, local governments received extrabudgetary payments for the official patronag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in‐depth case study of the so‐called joint venture between Taiwanese enterprises and Chinese local authorit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the institutional bases for their collabora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relationship under institutional change.  相似文献   

17.
反腐败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的腐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就是“权力的资本化”、“权力的寻租”现象 ,其根源在于体制 ,主要是体制性腐败。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 ,关键是通过加快改革和体制创新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8.
腐败的历史性、世界性和顽固性决定了腐败成为21世纪各国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和制度反腐的实践,良好的制度建设已成为我国治理腐败的关键。但多而快的制度建设不一定能减少腐败,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制度漏洞"和"制度软约束"反而可能导致制度性腐败。本文在提出制度性腐败概念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制度变迁和制度约束三个角度对制度性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就如何对制度性腐败进行破解提供了一定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