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 ,“存在”不是任何形式的“存在者” ,而是“意义之放光辉” ,因而是“缘起”的、需要“被揭示”的。“语言”的本质在于“道说”。“道说”乃是“让显现和让闪亮意义上的显示”。正是借助“词语”的“道说” ,“物”才“被赋予”了“存在”。所以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本文从八个不同角度阐发了这一命题的基本含义 ,以及它所蕴涵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肖永明  戴书宏 《求索》2013,(8):113-115
在理学视域中,“中”可以从“时中”与“在中”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中”指的是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内心情感尚未表现于外在行为,能够恰如其分。无所偏倚.这是“未发之中”,或称“在中”;另一方面,“中”指的是喜怒哀乐已发之后,表现于具体行事过程中,恰到好处,各得其宜,这是“在事之中”或称“时中”。二者之中,“在中”为体,“时中”为用。“和”实质上指的是“时中”的状态.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与“和”的关系中,“中”是“和”的本体,“和”是“中”的发用。“和”的修养功夫必须落脚在“中”.不能仅仅关注“中”的显发状态而不从根本上下功夫。其基本思路是“由中而和”。由于“中”并非实体.没有具体的实指的内容,需要通过“诚”,才能达到“中”的状态。“诚”是“中”的根本,而“中”是“诚”的外在显发。简言之.即“诚”能达“中”,由“诚”而“中”。  相似文献   

3.
向明瑞 《前沿》2008,(8):42-45
韩非子在改造、吸收春秋战国道家、黄老学派“道”论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形上学理论——道理论,为其“法治”思想获得了终极性说明和支撑。在道理论中,“道”具有既“不可感知”又“可感知”的二重性,“理”是可以感知的,“理”是“道”在万物上的具体化。“道”与“理”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大一与小一的关系。遵循“道理”,取得做事最大成功的关键是治身,其途径是处“虚静”,以求积聚“精气”保存聪明智能,实现“无不克”的目标。而要在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下,运用好“法术势”治国,必须注重“朴实”、“参验”、“端直”、“适度”、“体道”、“慎刑”、“无暴政”、“无侵略”等原则,才可以达到治道、治身与治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王毅 《今日上海》2008,(11):54-55
“设计”的含义十分丰富。中国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诠释道:“设”乃“陈设”,“计”乃“会”。在现代汉语中,“设计”一词的主要含义是“设想”、“构思”、“计划”等。在英语中,“design”也是“意图”、“计划”、“目的”之意。  相似文献   

5.
黄麟渝 《公民导刊》2007,(11):48-49
“茶托儿”虽然都具有“诈骗”和“敲诈勒索”,“以非法占有”的目的和手段,但是客人和“茶托儿”在茶楼是属于消费。消费之后理应“埋单”,它的性质有别于“婚托儿”,用“诈骗”和“敲诈勒索”难以定罪。“茶托儿”狡猾地打了法律的“擦边球”,给执法带来诸多困扰。本期“社会”,一位在执法第一线的公安民警述说了他的困惑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王乾荣 《人民公安》2012,(19):56-57
“安”非天然因“暴”在所谓“公安”.即“公共安全”.也即社会秩序、公共财产、公民权利等方面的保护。任何国家均有公安机构及人员,咱们叫“公安局”和“民警”,更多国家包括旧中国,称“警察局”和“警察”。,“警局”、“警察”、“警探”,不怎么悦耳——常听老太太吓唬顽皮孙子时说,“再闹,叫警察来抓你!”这当然是对旧警员的坏印象.也是对新警察的误读。咱们在“警察”前缀以“人民”,叫“人民警察”,简称“民警”,“人民警察为人民”.感觉亲多啦。  相似文献   

7.
吴亚明 《台声》2014,(1):54-55
2013两岸年度汉字评选于12月18日在台北揭晓,“进”字当选年度汉字。得票位列2至10名的汉字分别为“梦”、“福”、“信”、“爱”、“躁”、“控”、“开”、“革”、“忧”。  相似文献   

8.
自从民进党上台以来,台湾媒体上关于“繁荣”、“稳定”的字眼已经罕见,经常出现的却是“混乱”、“危机”的报导,诸如:“财政危机”、“金融危机”、“社会危机”、“诚信危机”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岛内又出现了两个新的危机——“人口危机”和“人才危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现阶段,“合法性”概念的使用有被“误置”的潜在可能性。本文针对人们对“合法性”认识上的片面性,全面澄清了有关“合法性”概念认识上的误区,指出“合法性”完全有别于“合法”,“合法性”有特定的运用领域,文章也对“合法性”与“合法化”及“有效性”与“合法性”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10.
“宪改”长期以来是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中心内容,目前各种势力围绕“修宪”、“制宪”、“行宪”之争关系到台湾“宪政秩序”的塑造。从李登辉时期“宪政改革”到陈水扁当局的“宪政改造”,台湾的“宪政秩序”同时具有法理意涵和政治功能。目前台湾“宪政秩序”塑造的焦点在于:“行宪”和“宪改”哪个更迫切,“宪改”本质上到底是“修宪”还是“制宪”?不同的“宪政秩序”的塑造途径将会产生对民众的不同“国家认同”导向,导致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倾向的混乱。  相似文献   

11.
邹元江 《新东方》2012,(3):11-13
成中英先生对《老子》道之意象的解释有诸多可以讨论的问题。不能将具象的“水”“婴儿”“母亲”“朴”确指为“道”的意象,亦不能将“朴散为器”的“器”确指为显现“道”之无形无名的“确定的器皿”,因为这种对“道”之意象的确定明晰的解释是无效的,对“道”之意象的“正名”(立言),正是对“道”之“无名”的限定。因此,使“道”具象化,“道”的“实体的次序和概念也变得便于界定和描述”这种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而认为某物“反映了道”,这也是将“道”视作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即某物可成为反映“道”的对应物。显然,这是将非对象化的“道”加以对象化、客体化和实体化。  相似文献   

12.
孔子“无讼”论,即孔子关于消灭犯罪不能单靠法律,杀人不能止“讼”,依靠“礼教”实现“无讼”,依靠“人治”实现“无讼”,依靠“人情”实现“无讼”,依靠“旌善”实现“无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人们通常是用西方形而上学的观念来看待老子的“道”,要么认为“道”是精神的存在,要么认为“道”是物质的存在。然而老子并没有像西方哲学家那样去探究世界是由物质还是由精神所构成,而是思考存在的意义问题。“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而是指“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道”所蕴含的“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是“众妙之门”,天地万物由此而生,故老子以“道”这种“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作为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在“道”的“有”与“无”矛盾转化中生生不息的逻辑过程。老子“道”的本体论显示了东方形而上学不同与西方形而上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3月4日,陈水扁在参加“台独”组织“FAPA”的活动时,提出了“四要一没有”。岛内外舆论认为,“四要一没有”只是再次证实了他的“台独”本性,他又在“台独”路上迈出极其危险的一步。“四不一没有”下的“台独”在“台独”问题上,陈水扁有过“两极化”表演,以“四不一没有”为主题的“不搞台独版”是他的主要伪装,“四要一没有”是“台独”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15.
谭文旗 《前沿》2013,(14):40-44
作为一种时间性的存在,人总是在寻追永恒、本原、真理、家园。这种寻追情态我们称为求“道”。中国哲学显示出:“道”在自然显现(道家),“道”在“我”“心”的敞开(儒家),“道”在自如其是(禅宗)。西方哲学显示出:“道”在上帝(本体论阶段),“道”在科学(认识论阶段),“道”在“言说”(语言存在论阶段)。“言说”指引“道”,“言说”通达“道”,“言说”构建“道”。“言说”其实就是“道”。  相似文献   

16.
“福”是由“一”、“口”、“衣”和“田”构成。也就是说,老百姓心目中美满生活的基本标准:“一家人”,要“有饭吃”、“有衣穿”和“有田种”。只有具备了“有饭吃”、“有衣穿”和“有田种”这三个基本条件。才可以算得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沙楚  熊金超 《小康》2005,(5):51-53
“公“”私”分明——这种信息披露上的“双重标准”,使周济给外界留下的印象只限定于“校长周济”、“市长周济”、“部长周济”,或者是“院士周济”。而“生活中的周济”,却少为人知。  相似文献   

18.
覃世进 《当代广西》2008,(16):34-34
壮族原为僮族,1965年改为壮族。僮族世居岭南,在古代汉文文献中相继被称为“西瓯”、“骆越”、“乌浒”、“俚”、“僚”等,宋代开始称“僮”。僮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支系繁杂,各种自称达数十种。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人民政府把广西及广东、云南等地自称“布僮”、“布土”、“布侬”、“布泰”、“布沙”、“布陇”、“布衣”、“布越”、“布寮”、“布雅依”、“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僮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方块壮字),有独具特色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保存了显著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知识人假设的知识型员工引导激励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的,传统的人性假设不适用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是“知识人”,他们具有“利己性”、“公益性”和“理性”。基于“知识人”假设构建的知识型员工“引导激励模式”是:满足“知识人”的“利己性”,引导“知识人”的“公益性”,促进“知识人”的“理性”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制》2013,(2):5-5
“正能量”居十大流行语之首 语文期刊《咬文嚼字》去年年底发布“2012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舌尖上”“躺枪”“高富帅”“中国式”“亚历山大”“最美”“赞”“接地气”。分析称,“正能量”位居流行语榜首,表达了人们对于社会正义的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