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7月初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修订草案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公众眼球,仅一周时间就收到意见、建议3000多条。生命和健康权高于一切。不仅如此,在一向奉行"民以食为天"的中国社会,食品安全无疑是涉及民生、政府公信力乃至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皮革奶等每个触目惊心的名词背后,都是一段不堪凹首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断挑战着社会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极大地挑战了我国人民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从这些事件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食品安全立法一定要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从这些事件中,我们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监管部门的责任之重大。我国《食品安全法》发布实施一年多了,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应认真的加以思索。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继续完善和细化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强化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升企业诚信意识,建立科学可行的监管方法,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等,以加快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两年前,在一轮强劲的食品安全风暴中,食品安全法高调出台并实施。可以说,是一起又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催生了这部法律。所以,当时就有媒体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将使乱象频现的食品安全形势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相似文献   

4.
一部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引发了国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热议。时过几个月后,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仍在持续。的确,由于食品安全涉及到每一个公民,再加上这个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会成为一个公共话题。而通过法律来维护食品安全,将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韩忠伟  李玉基 《求索》2010,(6):155-157
分段监管易产生行政权的碎片化,引致职能部门对监管权行使的掣肘与推诿。行政权衡平监管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有效的公共行政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在相互推诿与掣肘中无谓地耗损与抵消了权力的威慑力度与执行力度。"多管"与"少管"甚至"不管"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仍的根源。因为"多管"源自我国食品安全法分配的权力不均。不均衡的行政权结构诱发"争权夺利"的冲动。在权力争夺过程中必然损伤良性的行政权架构,导致低效率,甚至行政权运行限于停滞。美国、日本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体制反映了行政权衡平监督对食品安全的有用性,这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上海人大月刊》2011,(10):F0004-F0004
我国食品安全法颁布施行已经两年,然而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这直接影响到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更好地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把好食品安全关,努力保障广大居民群众能吃上放心的食品,今年上半年,闸北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区联动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的工作要求,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惠德的关心、支持下,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的监管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食品安全问题.很多人已经见多不怪,甚至到了麻木的地步。2009年6月1日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了,但新法的实施并没有杜绝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就应该引起我们思考.为什么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所以现在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归结为法律体系不健全。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其实这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我们的监管体系出了问题。由于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才造成不断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8.
论食品安全法之预防性原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德凡 《求索》2011,(10):174-175,120
风险预防的概念从环境保护法领域发展演绎到食品安全法领域,并成为了食品安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明确了在科学不确定条件下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理念。这不仅导致了食品安全制度空间的大大扩展,而且给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理念及手段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而也对传统的法律观念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9.
拿什么拯救食品安全的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染色馒头"热气尚存,宜昌"毒生姜"仍在熏制,沈阳"兽药豆芽"又在疯长…… 短短数天内,如此密集的曝光,说明了全社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也印证了不久前温总理的判断:"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无止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法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根本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全国人大代表姜健通过专题调研,走访了解到食品安全还存在监管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综合协调机制不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河南省既是"中国粮仓",也是"国人厨房"。近年,"瘦肉精"、"地沟油"、"病死猪"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一度成为困扰百姓生活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如何呵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成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出台《河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河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对食品安全开展专题调研、审议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专项工作报告、举行食品安全专题询问,省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工作持续关注,不断促进河南食品安全工作上台阶。  相似文献   

12.
彭东昱 《中国人大》2014,(14):12-13
"预防为主、风险管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首次在总则中作出明确规定。1995年制定并实施的食品卫生法(已废止)虽然推行了食品卫生监督制度,但却没有体现预防原则的主导思想。与之相比,现行食品安全法新增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一章,并放在总则之后,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但在立法内容的设计上,条文中并未出现"预防"字样。  相似文献   

1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是一项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领域"毒大米""问题奶粉""染色馒头""瘦肉精""福喜过期肉"等一系列事件的曝光,引起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担忧。宝坻区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重视,为加强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决定在听取和审议区政府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报告的基础上,对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专题询问。8月27日,常委会第22次会议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14.
崔晨 《北京观察》2011,(11):12-14
"柔滑得如丝绸一样","松软得可以弹起来"……你是否经常被这样的食品广告词所吸引?其实,食品的美妙口感与诱人品相很大程度借助于食品添加剂。此时,你是不是因担忧食品安全而放弃购买和食用呢?近年来,从"三聚氰胺奶粉""、红心鸭蛋",到"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相似文献   

15.
实施四年后,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即将启动修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表示,《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已列入国务院法制办2013年立法计划。从染色花椒、毒生姜到近期曝光的镉大米、毒皮蛋,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摧毁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公信力。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何“重典治乱”将是《食品安全法》修订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讨论最激烈的焦点。(6月17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几乎都与监管部门及其责任人员的渎职行为有关。其渎职监管方式主要表现为不作为或乱作为、"马后炮"式监管、"养鱼执法"式监管等。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既有现行监管体制的问题,亦有监督立法不足和法律监督不力的因素,但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公共权力失去社会力量制衡。因此,有效遏止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必须正本清源,消除腐败;密织法网,严惩重罚违法犯罪分子;建立职责边界明晰和高效率的监管体制,防止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发生;创建多样化的社会力量监督机制,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17.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即将出台的《中国食品安全法》将为我国食品安全发展提供依法监管的基础,与此同时食品安全监管内一些法规和机构设计也需要做相应的改革。在此方面,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改革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和经验。欧盟食品安全基本法的出台是一个三步曲的递进过程。从绿皮书到白皮书再到基本法,从基本目标到具体的机构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8.
数据     
《时事资料手册》2009,(2):119-119,121,123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月28日通过的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1.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这一食品安全监管“预防在先”的理念,转变了只注重“事先许可、事后抽检、出了事故进行处罚”的传统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舌尖"上的安全备受民众关注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法的修改吸引着外界的目光。前不久,经过初审并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在2014年年底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并审议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丛斌作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农夫山泉"标准门"、"老鼠肉假冒羊肉"、"毒生姜"等事件相继曝光,再次引起了社会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公众的不安甚至恐慌,人们不仅要问:还有什么食品可以让人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