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兢 《求索》2014,(8):178-182
高等教育评估的内涵主要包括认知性价值、合理性价值和功能性价值。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有助于教育资源分配,二是教育价值有利于办学质量提升,三是经济价值促进大学提升办学效益,四是学术价值帮助大学提升办学质量。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是教育评估主体在自身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判断,政府主导的价值取向、多元合一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反思和批判的价值取向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主要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丽红 《前沿》2007,2(6):161-163
国家决策要有正确价值取向,而舆情机制恰好反映了国家决策应有的民众利益取向和客观可行性取向。因此,要把舆情机制作为国家决策的根本机制。健全国家决策的舆情机制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伊继东 《求索》2007,(2):138-140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是“知识价值取向”、“个体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并存。本文在明确区域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理想与现实的基础上,力求从认识论上实现“知识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与融合,从实践论中探索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新时期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大众化教育是与精英化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演变是各国教育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经济发展滞后型的、政府主导型的、高等职业教育畸形发展的、模式单一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它应该实现由国家本位价值取向向个体本位价值取向转变,由先验论价值取向向经验论价值取向转变,从本体论价值取向向功能论价值取向转变。  相似文献   

5.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德育理念,将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主体层面的价值取向统一起来,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个人维度来看,要将德育和专业教育统一起来;从家庭维度来看,要发挥家训和家风的德育功能;从社会维度来看,要实现高校以文化人的终极目的,为国家现代化事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在政策设定中,学科交叉融合建设通过突出学生培养和学术发展目标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改革要义相契合。但实践中存在的学科文化约束、传统体制束缚和评价体系滞后等因素阻滞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复合型人才培养薄弱和高水平学术成果较少。为此,有必要从理论、理念、体制、管理、政策五个维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的支持体系,从而为持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但青年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可度、价值取向、校园文化的构成和完善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就高校校园文化的构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兢 《求索》2013,(6):222-224
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是一种体现在高等教育评价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在它的评价活动中.评价双方的主观活动与客观活动通过一定的标准和途径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诉求,同时要进一步考虑这种评价活动是否可以满足或者适合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实际价值要求。在社会价值方面,一元价值主导和多元价值导向评价模式促进了社会责任与义务价值的实现。在教育价值方面.人本价值取向和批判价值取向则体现了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目的与方式的价值一致性。只有这样,高等教育评价才能有坚实的根基.高等教育评价也才会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法律发展最为基本的价值理念,这表现为法律发展有三个价值维度:法律发展的终极关怀是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法律发展的现实关切是以人为本的实践取向,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以人为本的评价尺度。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这三个价值维度,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法律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高校管理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在对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一般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价值取向的现状进行基本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教学管理目标取向、教学管理主体选择、教学管理过程组织、教学管理评价导向等方面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来看,我国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教育价值取向研究:一方面剖析我国传统教育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审视我国当代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客观因素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本身的发展水平等.主观因素有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立场、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所受教育的程度以及自身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12.
赵月罗 《前沿》2012,(19):175-176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当前大学校园中风气日渐消散,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学习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们要大力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坚持正确的高等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一份力量.本文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学习状况与价值观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和谐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构想中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是以思想批判为逻辑起点,坚持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以科学维度为理论支撑、以价值维度作为对未来社会设想的最高要求。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龚为纲 《青年探索》2006,1(6):34-37
本文在对1146名青少年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当代青少年学生劳动价值取向的现状与变化态势。发现:随着青少年学生受教育阶段的提高,他们的劳动态度有消极化态势,劳动价值取向有逐渐模糊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维度,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坐标.注重人的本性、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调适人的身心健康,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支点;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提升幸福指数,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坚持科学化原则、人文化原则、生活化原则、艺术化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6.
民族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多元价值载体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将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价值载体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相统一,才能增强学生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相融合,以此为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二课堂”、网络及宿舍等多元价值载体赋予易于认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当代企业家价值取向的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家的价值观不是单向度的或一维的,企业家存在的社会条件的多样性和企业家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企业家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和多维度价值取向构成的一个体系。我国现代企业家应有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的层次和维度,这就是企业利益最大化、服务社会最优化、实现人生价值和促进自我发展。这三个维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我国现代企业家的价值观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景云祥 《前沿》2002,30(1):23-28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蕴含的道德价值取向契合了当代人的价值追求。本文在论述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当代道德价值选择的必然趋向 ,进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的基本层面和提升层面进行了探讨。文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价值取向的探讨旨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确定出其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19.
在70年的历程中,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在遵循国家整体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民族高等教育体系。我国民族高等教育70年的发展经历了初步建立(1949-1965年)、遭受挫折(1966-1976年)、恢复与初步改革(1977-1991年)、调整与优化(1992-2000年)、规模与质量并举(2001-2014年)、交融与创新(2015-至今)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标志性事件与发展任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民族高等教育应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更精准的发展方式和更完善的结构为保障,进一步深化改革,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普及化。  相似文献   

20.
邹智贤 《求索》2007,(12):127-129
伦理取向、致恩趋向是事关道德建设“全局”和“根本”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伦理取向维度强化教化伦理,在致恩趋向维度凸显工具理性,忽略乃至遮蔽了生活伦理和价值理性,这就割裂了道德结构的内在统一,致使道德践履出现严重偏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呼唤与之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在社会转型的当代语境中,道德建设的发展走向应当是教化伦理向生活伦理贴近、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