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1 世纪头20 年相对于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 我们将面临着比较有利的国际 环境。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当今国际社会是战略机遇期内中国将继续面临的外部环境, 日 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是战略机遇期内国家发展的动力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 战略机遇期内中国继续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应有的大国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 战都迫使我们必须紧紧抓住20 年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2.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纵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党在全面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判断。进入新时代以来,从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与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来看,可以判断中国依然处于可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战略机遇期的形成与能否延续,不仅取决于国内和国际的客观因素,更可以主动塑造。要把握新时代的战略机遇期,一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二是要处理好不断崛起的中国与世界,特别是与国际体系主导国美国以及周边国家的关系。此外,还要积极主动参与引领全球治理改革和全球秩序变革。  相似文献   

3.
当前和未来相当时期内,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正在经历重大背景转换,一是国际权势全面进入重构时期,二是中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发展时期。在此背景下,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生成条件从相对稳定型和自发型为主向相对脆弱型、更加依赖主动塑造能力的方向转变,所带来的发展空间正在发生质变,从粗放发展方式下的规模扩张维度向发展转型形成的质量提升维度转移,维护和使用中国战略机遇期产生的经济成本将显著增高。为此,我们需要增强驾驭复杂国际战略环境的能力,增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竞争力,增强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塑造有利外部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国际安全秩序的变革与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以下简称“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战略机遇期的出现既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又与国际安全总体有利的大环境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安全秩序正处于转换和变革过程之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的“战略机遇期”的形成,既有国内的原因,又与国际环境密切相关。 “9·11”事件以后,特别是美国发动伊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期,这是对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作出的科学论断。从机遇方面看,主要有:大国关系进入总体稳定期,有利于我国巩固战略机遇期的基础;国际力量对比进入日渐均衡期,有利于壮大维护战略机遇期的依靠力量;国际体系进入深度调整期,有利于构建维护战略机遇期的制度保障;我国发展崛起进入加速期,有利于增强维护战略机遇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从挑战方面看,主要有: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大国竞争进入多方角力期,我国周边环境进入敏感多事期,我国发展壮大进入“树大招风”期。我们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政治形势走向,不断提高科学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随着中国自身发展提质增量,中国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者为主转变为贡献者,从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弱势者逐步转变为强势者,从国际体系的被动适应者转变为国际体系改革的推动者,从周边环境现状的被动维护者转变为主动塑造者.中国战略机遇期新阶段内涵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其核心还是中国的变化.相应地,新时期中国对外工作宜坚定地奉行和平发展,坚持推动建立和谐世界;悉心经营大国关系,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理性运用资源,主动而建设性地推动构建亚太新秩序;强化危机管理,积极探索以合作超越争端的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中的时间包括时间点、时间段和时间过程。从国际博弈的时间长度来看,既有宏观时间的博弈,也有微观时间的博弈,二者都有可能产生战略性的影响。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把握“战略时间差”虽然不一定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但能够做到以更小的代价获得博弈的优势地位。中国的战略安全是与战略机遇期联系在一起的,过去四十多年中国发展和大国成长战略机遇的获得主要由于技术革命、权力转移和西方的战略失误三个因素,但中国在新时代需要主动通过把握和运用“战略时间差”来塑造战略机遇。从总体战略来看,中国仍然需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彰显中国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时的世界担当;要尽力争取所有的国际博弈尤其中美博弈为正和博弈,以化解既有主导国对正在崛起的中国的担心和不信任;关键还要着力中国的内部发展,这是获得战略机遇期的实质性内容。把握所有“战略时间差”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世界舞台上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发展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处于复杂的“矛盾凸显期”。如何抓住 机遇,应对挑战,已成为当前必须回答的重大战略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坚持和平发 展,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政策主张,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中国 在把握21 世纪头20 年的战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国际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遇。  相似文献   

10.
王南 《亚非纵横》2013,(3):27-33
中国“西进”问题的提出,有其相应的背景和原因。其内涵涉及外交、经济、文明和国际公平正义等诸多方面。“西进”事关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延长和中国未来发展大计,事关南南合作乃至整个世界能否均衡、顺利的发展,应当成为当今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当世界进入了一个新世纪、新千年的大转折、大调整的时期,正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能否紧紧抓住今后15-20年充满希望的战略机遇期是一个关键。 从国际上看,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当今的时代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各大国都在根据新的情况,制订新世纪的战略和策略,力争在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占据主动有  相似文献   

12.
从国际形势看我国的战略机遇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大国关系调整,已构筑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并以此为基础,使睦邻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起飞提供了契机。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3.
郭锐 《东北亚论坛》2021,30(6):19-23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叠加,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新旧世界秩序交替和大国战略竞争加剧的影响,面临诸多威胁与挑战.其中,既有现实紧迫的问题,也有中长期的课题,需要从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立场出发加强加深认识并做出应对,增进和确保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和实现中国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新兴大国,中国外交日益呈现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平衡、开放包容、务实灵活的特征.中国外交的调整,顺应了世界大变化、中国大发展的形势需要,有助于抓住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基于世情、国情的总体形势及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外交将保持延续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经济危机后众多国家步入调整与发展竞争新阶段,国际战略格局与国际秩序也难免经历某种深刻重塑与转型.随着中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新阶段内涵与条件的变化,中国处理对外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放眼长远,特别是要充分估计到中美关系将在10年后迎来高风险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在考察中国外部安全环境时,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出发点。在中国国家安全体系中,政治安全是核心,其外部环境最具挑战性。中国外部安全环境虽然面临许多挑战,某些领域的安全形势相对复杂、严峻,但总体可控,维护安全并未超越发展成为最紧迫的任务,中国仍然面临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宋魁 《东北亚论坛》2004,13(6):32-35
当前黑龙江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 ,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要抓住这一机遇 ,必须从国际市场的导向、全国的战略布局以及黑龙江省的主要优势出发 ,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 ,通过产业合作实现黑龙江省与东北亚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外向型特色产业 ,以提高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中亚地区作为中国西部的主要邻区,对中国西北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日趋重要。冷战后,中亚地区由于民族、宗教和大国博弈等原因,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各种传统的与非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不断出现。对中国而言,如何充分演绎好中亚各国可靠战略伙伴的角色,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因素的挑战,既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地区稳定与发展应尽的历史职责,也是为赢得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而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评析八国集团的作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3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应邀出席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八国集团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之后,2004年10月1日,中国财政部长金人庆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又首次应邀参加了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中国和八国集团之间的未来关系走向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如何从中国长远利益和战略需要出发发展与八国集团的关系,成为未来二十年战略机遇期内中国外交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形势下,世界性大战在短期内难以爆发,大国因第三国而引发的大战在正常情况下有望得到理性控制。虽然大国关系出现阶段性紧张,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国际社会应对风险的能力也在增强。作为世界上一支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和平力量,中国实力的增强不仅可以保证战略自主,而且可以进一步拓展战略空间。中国外交正在经历转型,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存在重塑自身地位的机遇。未来中国能否维护和延长发展战略机遇期,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战略运筹能力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