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9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 在法医生物物证检验的DNA分析中,经常会遇到多个个体的混合血样的检测,如受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的混合血,受害人阴道上皮细胞与犯罪嫌疑人精子细胞或男性上皮细胞的混合斑等。对这类检材  相似文献   
42.
科技动态     
▲辽宁警专制定2 0 0 4~2 0 0 8年科研工作规划为使辽宁警专的科研工作更快地适应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和加快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根据辽宁省公安厅《关于组织制定〈2 0 0 4~2 0 0 8年科技强警工作规划〉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辽宁警专制定2 0 0 4~2 0 0 8年科研工作规划。其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教强警”方针,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龙头,以科研为先导,紧密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和公安实践,突出优势学科的研究特色,发挥人才、梯队、基地、项目四…  相似文献   
43.
用分离自广东某猪场并适应于传代细胞生长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G_V毒株作猪流行性腹泻(PED)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检测了五个猪场共152份血清,其中未发生过PED的一个猪场35份血清,抗体滴度≤1:2;三个发生过PED的猪场77份血清,抗体滴度在1:4~1.512;一个接种过PED油佐剂灭活疫苗的猪场40份血清,抗体滴度在1:8~1:1024。猪传染性胃肠炎、伪狂犬病、猪瘟和轮状病毒阳性血清均不能中和PEDV,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微量重复取样法对兔玻璃体液样本离子浓度或元素含量检测的可行性。方法28只家兔分为3组:Ⅰ组:死后12h一次取出所有玻璃体液;Ⅱ组:死后12h微量取样50μl,连续取15次;Ⅲ组:死后120h微量取样50μl,连续取15次。分别检测样本中Ca2+、C l-、K+、Na+和磷元素的含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Ⅱ、Ⅲ组左、右眼的Ca2+均数分别为1.956和2.068,1.942和1.948,2.071和2.045;C l-为111.520和121.240,116.744和117.022,106.322和106.767;K+为13.016和13.900,11.230和11.144,35.411和34.828;Na+为127.200和141.880,133.872和134.566,111.511和110.647;磷元素为0.556和0.744,0.284和0.280,5.585和5.597。3组双眼上述5种成分含量经配对t检验,其P值范围分别为0.2753~1.2365,0.1627~1.6596,0.1520~1.3446,0.2386~1.0892和0.0575~0.8195;Ⅱ、Ⅲ组的重复取样检测经方差分析,其P值为0.9433和0.8638,两组总体重复取样检测的方差分析,P值为0.8772。结论微量重复取样法对兔玻璃体液样本离子或元素含量的检测无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一种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复合检测的方法,并对人类DR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双脱氧核苷酸进行单碱基延伸反应,同步检测人类DRB基因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结果 应用该方法检验了人类标准细胞株K562、9947A及其他法医学常见生物检材,包括血斑2份、精斑5份、烟蒂8份、毛发3份,各样品间未发现相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组合单倍型。DNA模板需要量仅为0.5~1.0ng。结论 该方法是对微量生物物证进行个体识别鉴定的理想方法。同时还可为法医学及其他研究领域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提供快速、高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6.
瓶(杯)口微量生物物证的DNA分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尚宝良  平原 《法医学杂志》2004,20(4):233-234
常规检材(如血痕、精斑等)的DNA检验方法已经成熟并规范化[1],越来越多的微量生物物证也已得到有效的DNA分析检验[2-4],本文结合实际检案工作中的3例案件,对瓶(杯)口上微量生物物证的提取和DNA检验进行初步探讨。1案例例1:2003年11月17日在上海市长宁区某居民家中发生一起盗窃案,现场勘查中除怀疑客厅桌子上的紫砂茶杯曾被动过外,未发现其他任何物证线索,侦查人员将该茶杯送检,要求检验茶杯上是否留有犯罪嫌疑人的生物物证。检验人员经仔细检查,未发现该茶杯上留有血痕及汗潜指纹等本实验室以往可进行检验的生物物证。根据犯罪嫌疑人可…  相似文献   
47.
在实际检案中,经常遇到案发现场可获取的生物检材量微,在进行必要的种属检验、精斑确证实验、ABO血型检验等常规物证初检后,便无多余的生物检材移送DNA实验室进一步做法医DNA检验。因此,笔者通过对检案中遇到的上述微量物证检材的再行处理利用,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其进行了TH01、HUMACTBP2、AluVpA、DIS80等位点的DNA-PCR分析,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其在实际办案中更充分地发挥了证据作用,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检案中已经种属或ABO血型检验后的血痕、唾液斑(如烟蒂外层纸)浸泡凹板,加入300μl去离子水,…  相似文献   
48.
任宏  李健  孙耀东  陈月勇 《法医学杂志》2006,22(2):I0002-I0002
微量生物检材的提取是DNA检验技术中经常碰到而又较难处理的问题。作者通过对在实际检案中遇到的两种特殊生物检材上微量DNA的提取,成功进行DNA分型,报道如下。1案例案例1:某日,我市一女子被杀,现场提取到有价值的物证仅为6个果冻壳。通过擦拭果冻壳“撕口处”脱落细胞,采用推柱去载体,离心浓缩细胞,Chelex-100法提取,均成功检见包括Amel在内的10个位点。结果显示有4个与死者血的DNA分型一致,另两个为同一男性的DNA,经过调查确认为犯罪嫌疑人所留。案例2:某日,某盗窃案现场提取到犯罪嫌疑人喝过的“娃哈哈鲜橙汁”饮料瓶1只。通过擦…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间隔多次微量取样玻璃体液是否可用于死亡时间推断。方法99只家兔分为2大组(I)大组45只,再分为A、B、C、D、E五个小组(每组9只),右眼(实验眼)于死后间隔12h多次取样直至24h(A组)、48h(B组)、72h(C组)、96h(D组)和120h(E组);各小组左眼(对照眼)仅分别于死后24h、48h、72h、96h和120h取样一次。检测Ca2+、Cl-、K+、Na+和P含量,同一取样时间的双眼做配对t检验。(II)大组54只,再分为2小组F组9只,每隔12h双眼交替多次取样直至120h;G组45只,每隔12h一次取样10眼(动物左右眼均编号后随机抽取每次10眼),直至120h;检测Ca2+、K+和Na+,两组差值做t检验及PMI回归方程比较。结果E组K+有差异(P<0.05),其余A~E组双眼物质含量配对t检验均无差异(P>0.05)。F与G组物质含量差值t检验无差异(P>0.05);K+、Na+的PMI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截距无差异(P>0.05),Ca2+与PMI无相关性。结论控制间隔时间和取样次数,多次微量取样对死后玻璃体液元素含量的规律性变化无显著影响,可以替代传统方法进行死亡时间研究。  相似文献   
50.
文章综合运用物证技术手段对一起看似离奇的交通事故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重现,并详细介绍了交通事故现场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