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3篇
法律   187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累犯宣告拘役刑是否存在法律适用错误,与如何把握《刑法》第65条规定的"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有关。最后考虑累犯情节的做法可能不利于被告,并且会存在着将法官导入先入为主之误区的危险。判断是否"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应该只根据与后罪本身直接相关的犯罪事实,在确定了是否成立累犯之后再考虑其他的与行为人的可谴责性有关的案前或者案后情节,这种将累犯情节前置的思考方法有"严而不厉"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2.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开展,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整体转隶,检察机关又一次被推向重大改革的当口。中国检察机关在宪法上被定性为法律监督机关,但如何实现法律监督,却是1979年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遗留的一个历史性难题。在新的依法治国语境下,检察机关必须寻找行使法律监督的新的切入点,成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守护者、宪法法律的守护者。为了实现上述职能,必须对检察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职权配置进行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53.
刑事法官只有掌握并且运用规范论的立场来适用死刑,才能消弭我国目前在死刑适用上遇到的困境和产生的乱象。"罪行极其严重"是指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后果在违法性和有责性上都极其严重,要根据刑法分则中配置死刑的条文所描述的罪状,参照刑法分则中把死刑作为绝对确定的法定刑来配置的条文所描述的罪状,综合判断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是否属于"罪行极其严重";要从《刑法》第50条第1款关于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执行死刑的规定中推导出"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条件,即,如果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确实不存在再次实施情节恶劣的故意犯罪的危险,对他就"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但是,如果行为人在犯下某一应当判处死刑的极其严重的罪行之后,又犯下另一情节恶劣的故意犯罪的,对他就"必须立即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54.
在2004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指导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稳步前进的重要保证.回顾过去一年我国的刑法学研究,可以看到,研究方法越来越科学,研究视野越来越开阔,无论是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具体问题方面,均有显著进展与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55.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中华 《法治研究》2014,(1):97-108
在满足法定的犯罪年龄和刑罚程度条件的前提下,无论未成年人所犯罪行属于何种性质的犯罪,无论未成年犯罪人是初犯、偶犯还是再犯.亦无论未成年犯罪人有无认罪、悔罪表现,其犯罪记录都应毫无例外地予以封存。行为人跨越18周岁前后实施犯罪的,如果其中成年时的犯罪行为轻微,对于包含未成年及成年两个年龄阶段犯罪行为在内的犯罪记录予以整体封存,可以较好地体现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应当扩大解释到包括定罪免刑、存疑不起诉、酌定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从最大程度地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特殊保护的角度出发,各个司法机关在自己职能对应的诉讼阶段结束后,应当及时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本部门保留的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各种卷宗材料予以封存。被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效力具有持续性。犯罪记录封存机关在审查有关单位据以要求查询的“国家规定”具体内容时,应当注意这些规定是否与《刑法》第100条第2款规定的未成年犯罪记录报告免除义务制度相冲突。  相似文献   
56.
付立庆 《法学》2012,(6):107-113
明知是他人捏造的事实而恶意予以散布以败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何定性,在刑法理论上存在不同的理解。无论其被认为构成诽谤罪的正犯还是共犯,都存在解释上难以跨越的障碍。同时,将此行为定性为侮辱罪也会带来新的问题,甚至有将侮辱罪视为口袋罪之嫌。尽管这样的恶意散布行为在情节严重时具备刑法上的可罚性,但在现行刑法的规定面前,对类似行为只能作无罪处理。通过立法变动将类似行为纳入诽谤罪的法网实有必要,而在中国当下,比对个案的实质正义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信仰和坚守。  相似文献   
57.
犯罪过失客观化论虽然从研究范式转型、刑事政策目标、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构造差异、准确认定业务过失犯罪、在监督过失中实现主观归责等方面提出了理据,但是犯罪过失客观化不仅在理论上有可商之处,而且在实践中潜藏着危险。在理论层面,犯罪过失客观化会削弱刑罚的谴责功能,其抽象一般人标准难以维持,并与信赖原则的法理存在冲突。在实践层面,犯罪过失客观化放大了过失犯认定的结果责任倾向,导致出现大量的“将行政违法视为犯罪过失”“将违反公司内部管理规定视为犯罪过失”的现象,造成过失犯的处罚范围不当扩张。犯罪过失的认定思路应当是“客观事实→主观心态→规范评价”,探寻行为人主观心态的步骤不应被省略。在认定行为人的注意义务时,无论行为人的能力高于一般人还是低于一般人,都应当以特定情境下的行为人能力作为标准。在此意义上,犯罪过失客观化的反思实际上是对“违法是一般的,责任是个别的”这一命题的反思。这有利于推动刑法学中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走向深入,从而构建中国自主的刑法学体系。  相似文献   
58.
经济犯罪立法模式之所以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我国20多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犯罪发展态势和刑事立法内容的特点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9.
60.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执法行为的新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为契机,改革和完善我国的不起诉制度,是非常必要的。11月1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人民检察杂志社共同主办,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检察院协办的"不起诉制度改革与完善理论研讨会"在珠海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运作机制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来自全国部分地市、区县检察院的检察长、研究室主任、起诉处长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与会代表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