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城市交通人性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城市交通人性化的意义,从城市交通的特征出发阐述了城市交通人性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黎刚 《公安研究》2002,(3):83-88
城市交通管理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我国的城市交通必须经历一个大规模的规划和建设时期,才能有根本的改善;城市交通和管理工作的发展依赖于适宜的社会环境;正确处理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及管理的5个关系,才能解决和协调好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维护交通供需平衡;加强管理,挖掘现有交通设施的潜力,规范市民参与城市交通的行为,可在相当程度上缓解拥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改革,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有力地促进了武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武汉市城市交通建设投资还将保持相当长的一段快速增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问题是一直困扰着发达国家的一道难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交通发展历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似。作者在剖析了当前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后,进而提出要使中国城市交通21世纪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的社会和政府必须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正畅通的城市交通不仅对城市发展、吸引投资、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如何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保障城市交通畅通无阻,已成为多数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一、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6.
张平 《公安研究》2012,(7):34-37
随着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城市交通问题普遍成为困扰城市管理的难题。形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化、机动化进程快速发展,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以及慢行交通出行方式萎缩。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要确立城市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确立城市与交通协调发展理念,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确立动态与静态制衡理念和绿色出行理念。  相似文献   

7.
交通需求管理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城市交通工程的发展过程,阐明交通需求管理思想产生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的作用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广州智能交通建设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主要支柱,城市交通的智能化被认为是解决日趋恶化的城市问题的一条新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广州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和智能交通系统在广州发展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以满足主体需要为价值基点的"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形成的城市交通系统,正面临着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严峻挑战。本文提出城市交通系统生态能力的内涵,并进一步分析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城市交通系统生态能力建设的自然价值基础和社会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十大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势一:城市交通一体化 在现代世界城市发展中,交通一体化是最鲜明最主要的趋势。交通布局的全面立体化和大规模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将使现代城市交通成为整个一体化服务系统。从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个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应由完善的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两大系统组成,两者之间相辅相成。静态交通管理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静态交通管理的相关概念及静态交通管理的内容,以大连市为例,分析了城市静态交通的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大连市静态交通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复杂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属于社会系统,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首先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包括管理主体复杂性、管理客体复杂性、管理过程复杂性及管理环境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合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动车保有量每年以15%到20%速度增长,道路管理亟须智能化参与。采用智能化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掌握道路实时变化,制定对策主动干预交通,使交通事故、车辆拥堵发生率降到最低点,全力保证道路畅通。目前,合肥市在智能交通(ITS)、系统控制、物流规划与管理领域已有一定的发展。在道路“大建设”后所形成的新的城市交通系统状况下,构建和运用智能交通系统,将对合肥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日益严峻的现状,在分析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引导与反馈的相互关系.然后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提出通过制定交通管理规划解决交通安全的各种对策,对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宏观管理整体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秩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其原则是它的科学性 ,而完善的科学体系 ,需要管理者对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有清晰的认识 ,建立并实施一套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 ,有助于提高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出行决策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福 《中国发展》2007,7(4):16-19
阻碍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中,由出行决策引起的障碍,不容易破除。该文具体分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出行决策障碍来源,通过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研究。在总结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提出了一套包括机制建设、政策法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在内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出行决策障碍的综合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自从问世以来就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也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最重要的方面是对电动自行车在法律上的定位问题不明确,对日益增多的这一类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工具缺乏管理机制。导致由于电动自行车违章引发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交通秩序混乱,乃至成为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当下我们生活的城市伴随着私家车辆的急速增长,交通拥堵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空气窒息、交通窝心、停车闹心、出行发愁、骑车恐惧,难道这就是我们文明的发展结果吗?巨大的矛盾使得城市交通问题上升为民生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大中城市面临的一大课题。笔者试图从交通环境的生态法治建设角度为切入点,以法律生态化为价值引导,提出自己对城市交通环境的立法建议,以期通过立法引导、规范政府决策、引导人们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改变,最终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车辆及道路的高速发展,交通矛盾与冲突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对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尚不健全,立法模式欠缺科学民主,违法行为认定标准模糊,处罚不适当,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与交通发展难以匹配。因此,需要在立法与执法层面,运用法治思维,确定管理主体,明确管理职责,体现法律的公平原则、统一原则以及处罚相当原则,以求公平合理处理交通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问题,城市不断地蔓延,城市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城市人口迅速膨胀的同时,土地供需矛盾严峻、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道路交通拥堵严重、社会稳定存在隐患等综合性问题。本文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建立立体城市的城市化创新发展模式,以期能够解决居民的居住、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土地供需矛盾及社会和谐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