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2012年12月6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召开立法项目联合论证会,这是上海继2009年试行立法项目立项论证制度、2011年开展立法项目专项论证以来的又一次新探索,对于进一步完善立项论证制度、加强人大在立法中组织协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阿计 《人大建设》2009,(5):18-20
“政府报什么,人大审什么”是地方立法沿袭多年的基本立法模式。 从2008年下半年起,北京市、广东省人大先后启动了“法规立项论证”的程序,试图在立法源头就建构起科学的立法机制。这项立法制度的改革引发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立法工作要有计划性。地方立法实践中,通常都是先编制立法计划、规划,再开展具体项目的起草工作。我省从八届人大开始,每年编制立法计划,每届编制五年立法规划。在编制立法计划、规划过程中,如何选好立法项目,一直是立法工作中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在立法选项过程中如何开展立项论证,提高立法选项质量,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在此,笔者就开展地方性法规立项论证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地方人大法规立项论证工作早已开展,而建立完善相关机制是近年地方人大改进立法工作,在源头控制、提高立法质量,强化人大立法主导地位的重要尝试。在实践中,各地人大涌现了很多好的做法。笔者试予以简单归纳。笔者认为,所谓法规立项论证,是指论证主体对提请立法项目的必要性、合法性、可行性、整体性、规范性等开展的论证。  相似文献   

5.
2009年末,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为上海打造历史上首个“无烟世博”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这部年初还是预备项目的法规在5月份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主任会议上通过“立项论证报告”,转为年度正式项目,这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对于地方性立法“立项论证”制度的首次尝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尽快把立法起草的思路理清楚,把需要协调的难点提出来。”对于这一尝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制订年度立法计划是地方立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制订年度立法计划工作主要分为立法建议项目的征集提出、论证协调、筛选确定和立法计划草案的编制、审定、报批等四个环节,其中立法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受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建立课题组,对近些年来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履职的做法和经验,广泛收集案例,反复听取意见,仔细梳理,形成了专题研究报告。课题组对照案例认真思考,提出了地方人大工作18条初步建议。1、做实立项论证工作。北京市人大常委会2008年开始开展立项论证工作。主任会议对立项论证报告讨论后决定立项、不予立项或暂缓立项。未经论证的立法项目不列入立法计划。四川省人大常委会2010年首次引入立法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8.
2月14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12年度立法计划,明确了新一年的立法任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对地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为积极顺应、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地方立法工作的新特点,今年的立法工作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真正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立法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完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9.
从2008年起,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试行立法前的立项论证,对立法必要性、立法时机、立法思路、预期立法效果等进行评估,6个纳入试点的立法项目经论证后,有的改变了原有立法思路,有的暂缓立法。  相似文献   

10.
制定一个时期的立法规划或年度立法计划是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工作的通行做法。然而把什么样的项目列入立法规划或计划却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这个过程需要多方论证,而依据什么论证却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本文试从"不抵触、可操作、有特色"的地方立法原则入手,对地方立法项目选择作一分析探讨,以期提出可行的办法,用于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1.
2月27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13年度立法计划,为新一届人大常委会明确了开局之年的立法任务。这份立法计划凝聚着两届市人大常委会的心血——早在2012年9月底,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就未雨绸缪,提前做起了立项选项等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人大立法重心前移,开始试行地方性法规"立法前论证"制度。2009年初步安排14个立法项目拟予论证,有关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2009年1月14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3.
李适时 《中国人大》2014,(20):18-19
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也是充分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针对部门利益影响甚至阻碍地方立法进程,或者滥用地方立法资源等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地努力从制度上加以规制,推出了不少好的做法。比如,有的健全立法立项机制,加强立项主导,努力改变部门提什么人大就审什么的模式,由被动"等米下锅"转变为主动"点菜上桌"。  相似文献   

14.
他山之石     
《新疆人大》2009,(8):43-46
上海:立法立项认证初结成果近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将《上海市控制公共场所吸烟条例(暂定名)》从年度预备项目转为年度正式立法项目。对预备项目转为正式项目进行论证,是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立项认证制度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起,北京试行立法前开展立项论证,6个项目纳入试点。从2009年开始,北京将逐步建立立法项目储备,每年将更多的项目纳入立项论证,并从中选择条件成熟的项目立法,增强市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立法选项的科学性。近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副主任郭金忠接受采访时表示,实现立项论证后,一些明显保护部门利益的项目,肯定不能纳入立法项目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禹园 《新疆人大》2013,(5):16-16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注重改进立法方式,坚持把法规草案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贯穿于立法全过程,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工作的渠道,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立项论证是指就某一事项是否需要并可能建立法律制度所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科学确定立法项目和编制立法计划的基础。国家立法课题确定前一般都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研究,地方立法虽然相对短平快些,但基本上也应当有这个过程,只是实践中不够自觉、不够清晰。本文拟结合地方立法实践,分析当前地方性法规立项中的问题,揭示立项论证的价值,探讨立项论证的内容和程序。一、立项论证的价值立项需要论证吗?可能有人认为这个问题太肤浅。但是如果换个问题“你们立法项目确定前都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论证吗?”就未必能有明确的答案了。因为实践中的一些…  相似文献   

18.
2月24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本市2009年度立法计划。早在去年第四季度,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启动了这项立法计划的编制工作,确立了“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成功举办世博会提供法制保障”、“反映群众呼声和人大代表立法议案要求”和“符合国家新制定或修改的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的立项原则,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平衡,突出重点,最终在立法规划项目和立法计划申报项目中精选出本年度24件立法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有害人体健康,而且影响城市文明形象,特别是在距离上海世博会越来越近的时候!对此顽症陋习,是依靠道德规范还是制定地方性法规加以规范,在本市曾存在争议。今年市人大首次尝试进行立项论证,促成各方达成“控制公共场所吸烟’侧重于重点区域立法是必要和可行”的共识,将其由本年度立法计划预备项目转为正式项目,并已启动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  相似文献   

20.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人大立法重心前移,开始试行地方性法规“立法前论证”制度。2008年对6个立法项目进行了论证,其中1个立法项目未获通过,2009年初步安排14个立法项目拟予论证,有关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2009年1月14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