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床抗生素中毒和致死的情况,主要是抗生素过量使用或者患者本身体质特别敏感而引发的。本文以一起非法行医案为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抗生素引起的疑似过敏性死亡病例中林可霉素、头孢曲松和地塞米松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合案件勘查情况、尸体解剖、病理学检验及毒物检验的结果,证实死者死于抗生素过敏反应。本结果填补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林可霉素、头孢曲松和地塞米松的空白,填充了因抗生素过敏致死的数据量,归纳了抗生素过敏致死的法医学指征及检验,可为抗生素过敏和死亡病例的临床和法医学鉴定提供方法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验人全血中地塞米松。方法采用SPE提取全血,用UPLC-MS/MS方法测定,采用ESI离子源,MRM方式监测。结果地塞米松的检出限为0.05ng/mL,线性范围1ng/mL~100ng/mL,方法回收率大于78.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结论 SPE-UPLC/MS/MS检验人全血中地塞米松的方法简单、高效,可应用于人全血中地塞米松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英捷尔法勒填充术致眼盲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捷尔法勒(Interfall)作为一种整形外科充填材料在体内软组织填充术中广泛应用。注射式隆胸引发医患纠纷较多见,而面部软组织整形致纠纷则鲜见报道。笔者在检案中遇到1例英捷尔法勒填充术致眼盲的案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某女,25岁,某年11月5日在某整形医疗单位行左额凹陷性疤痕充填术。手术记录摘录:疤痕位于额部左侧眉弓上方约3cm处,直径约0.3cm,疤痕塌陷约1mm;以英捷尔法勒(亲水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hydrophilicitypolyacrylamidehydrogel,简称HPAMG)5mL加入地塞米松2mg+庆大霉素2万u+2%利多卡因配药5mL配制成混合剂共10mL,用2.5mL一次…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高空抛物行为并非物件致人损害行为、共同危险行为,高层建筑内住户不应承担替代责任,亦不适用公平原则。侵权责任法草案第83条规定有不妥之处,应予以修改或废除。最后,文中提出了对于高空抛物行为所造成损害的救济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药物注射致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方法 收集药物注射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37例,全部患者均进行了神经肌电图检查,部分病人进行了随访观察。对此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注射抗生素等药物当时或注射后很快出现注射下肢不同程度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此事件多发生在乡村卫生室或小诊所,患者 多为儿童,其预后尚可。神经肌电图检查患肢腓总神经传导及体感诱发电位PF-CE波间期与正常值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体感诱发电位PF-CE波间期检查异常是该病典型的电生理表现。结论 药物注射致坐骨神经损伤临床及肌电图有其典型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及特点,对实际临床法医学鉴定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药物注射致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 方法 收集药物注射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 3 7例 ,全部患者均进行了神经肌电图检查 ,部分病人进行了随访观察。对此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患者注射抗生素等药物当时或注射后很快出现注射下肢不同程度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此事件多发生在乡村卫生室或小诊所 ,患者多为儿童 ,其预后尚可。神经肌电图检查患肢腓总神经传导及体感诱发电位PF -CE波间期与正常值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体感诱发电位PF -CE波间期检查异常是该病典型的神经电生理表现。 结论 药物注射致坐骨神经损伤临床及肌电图有其典型的特点 ,掌握其规律及特点 ,对实际临床法医学鉴定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是以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取代为特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通常表现为局限性右室病变。亦可弥漫性进展,侵犯左室,最终导致左心功能不全。近年来,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导致心源性猝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法医实际工作中,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发病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谭嗣同》文中有“君以徐公致靖荐,被征”句。对徐致靖,课本的注释又语焉不详,现据史料简介如下,或可供教学参考。徐致靖(1841—1917年),字子静,江苏宜兴人,老家在宜兴城白果巷内。1876年进士,选  相似文献   

9.
14例拳击致肋骨骨折分析曹际玉(山东省莒南县公安局;莒南276600)在法医临床检验中经常遇有拳击胸部致肋骨骨折的案例,由于外表无特征性损伤,很难作出致伤物性质的结论。为探讨拳击致胁骨骨折的一般规律,掌握损伤的特征,便于作出正确的结论,现将检案中所见...  相似文献   

10.
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是以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取代为特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通常表现为局限性右室病变。亦可弥漫性进展,侵犯左室。最终导致左心功能不全。近年来,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导致心源性猝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法医实际工作中。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发病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头面部外伤致严重视神经挫伤的法医学研究(摘要)王旭,宋嗣荣中国医科大学法医系临床法医教研室(110001)头面部外伤时眼球局部没有受到直接的暴力作用,而致的视神经挫伤案例屡有发生,其外力作用与视神经挫伤的因果关系,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常常引起争议。为了...  相似文献   

12.
1案例资料某男,52岁。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某年3月7日行椎间盘摘除术,术后治疗中曾使用地塞米松和阿司匹林,3月14日出现黑便并大量呕血,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尸体检验胃内约200ml暗红色糊状物,胃窦部前壁距幽门管5cm处见1溃疡,直径约0.5cm,深达粘膜下层,溃疡底部有出血,切面见溃疡底部有一小动脉,来自胃左动脉分支,在粘膜下移行约5cm。整个胃粘膜皱襞变平,胃壁张力减低。镜下:溃疡处胃粘膜内有多处较大的动脉性血管,动脉壁有纤维素样坏死,其中可见一破裂血管(照片1,2)。余脏器未见致死性病变。病理诊断Dieulafoy病,急性溃疡侵及畸形动脉致…  相似文献   

13.
反致制度自产生之日起,一直受到国际私法学界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反致制度巨大的实践价值使其受到各国立法的普遍接受和司法实践的青睐。本文以反致制度的价值考量为主要内容,藉此探求反致制度的发展定位及其在我国的立法需要和建议。文章第一部分是对反致制度的概述以及笔者对于反致制度内因的一些思考。第二部分笔者对反致的理论博弈逐一进行解析讨论,重点论述了反致在传统国际私法上扩大本国法适用范围、维护国家利益,追求判决结果一致性,软化冲突规范、保护合理期望以及现代国际私法上实现更好法律的选择,实现特殊领域的特定目的的实践价值,同时思考新环境下反致的定位。第三部分主要浅析反致在我国的实践需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物权法》第21条规定了不动产登记机关登记错误,致他人损害,登记机关应负赔偿责任。本文认为该条规定过于原则,在今后制定不动产登记法中应进一步细化。文中指出应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明确登记行为的行政行为性质,确定登记机关的国家赔偿责任,探索国家赔偿机制与保险机制相结合的道路,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以保障人民的财产权利,维持正常的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临床少见,而胆囊炎切除术后并发主动脉夹层临床更是罕见。笔者报告1例青年女性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后并发主动脉夹层剥离致急性心脏压塞死亡而产生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6.
59例眼球钝挫伤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1996年5月至1997年5月进行的59例眼球钝挫伤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对鉴定结果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找出眼球钝挫伤的临床表现与损伤程度评定之间的关系。1;唐床资料59例,男45例,女14例,年龄问岁~65岁,多为青壮年,为殴斗所致。拳击伤56例,皮带击伤致前房积血1例,木棒击伤致泪小管断裂1例,砖块抛击伤致晶体脱位1例。眼疾病和眼球钝挫伤同时存在共7例,屈光不正5例,均为结膜下出血,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结膜裂伤1例,青光眼合并泪小管断裂1例。2临床诊断与损伤程度的关系59例按临床诊断分为15类,2种症状并存的,按“重伤吸收轻伤…  相似文献   

17.
房角漏是指由于外力的作用,使睫状体与巩膜突附着处分离,房水经前房直接进入脉络膜上腔.并可致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由此形成的长期低眼压会加快眼球组织和功能的破坏.最终导致眼球萎缩等不可逆性的损害。房角漏在眼外伤中较易发生,但由于患者早期多无特殊自觉症状,且往往合并眼内其他组织的损伤,故在临床诊断和法医鉴定中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本文将报道1例外伤性房角漏致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案例,并探讨其法医学鉴定要点。  相似文献   

18.
1案情 高某,男,20岁,某年10月12日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外伤,10月16日至某人民医院就诊,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晕、烦躁、阵发性呼吸急促,颅脑MRI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癔症,急性心因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颞骨骨折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类型之一,但拳击致颞骨茎突骨折相关报道甚少,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休克死亡动物肾脏免疫复合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BC法、PAP法和LAB法对青霉素和血清过敏性休克死亡动物的肾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当Ⅰ型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发生时,伴有免疫复合物型(Ⅲ型)变态反应。在肾小球系膜、肾小管间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内皮细胞上,血管外周组织中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复合物中除检见有抗原成分,如青霉素或异种血清外,其抗体成分有IgE和IgG。检见该复合物中的IgE,可为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并可与其他原因沉积的免疫复合物相区别。过敏性休克死亡后,经室温下放置6、12小时或冰箱内48小时后取肾检验,仍可获得清晰的阳性染色结果,表明在实际检案中运用本文方法的可能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