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英语已成为高职学生必备的一门技能。但我国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现状令人堪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运用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和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公安院校岗位实践教学中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自主学习理论出发,论述了在公安院校岗位实践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自主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警察职业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依赖性过强,自主性尚存在着缺陷,需要我们在课堂活动中加以引导、矫正、培养。我认为,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性,必须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入手;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试从教与学、讲与导、“动”与动、摘与找等方面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体会。教与学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帮助。也可以说,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在新形势下,我们的教师应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最新的教学技术,迅速树立“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思…  相似文献   

4.
没有遵守纪律的习惯就会表现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学习差。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所忧心的往往不是后进生的基础不好,而是后进生的习惯不良,因而往往十分重视后进生的习惯培养。转化后进生,至关紧要的是让后进生走上第一台阶——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后进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教师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要有一定的方法。根据多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习惯不仅影响着学生在校语文学习的有效性,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将起到重要作用。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习惯和意志品质培养的塑形阶段,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目前的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阅读时间不够,自觉阅读性差,毫无阅读兴趣的任务性阅读,而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语文阅读的有效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一化学学习困难成因分析,找到新课标下高一新生化学教学的策略,从而达到以下现实目的:能有效帮助高一学生适应高中化学学习;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有效地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学习习惯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看书自学,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而且也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教会学生学。因此,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学”应是重点,是“教”的目的。但是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重“教”而轻“学”,教师  相似文献   

8.
根据《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是小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学大纲》重点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使学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教学中改革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也是深化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笔者近年来注重学法研究,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上下了一番功夫,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上课前先预习。教师在授课之前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对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作出标记一做到自觉主动地带着问题去听课,有助于集中精力攻克难关,消除疑点,消除拦路虎。二、择要领做笔记。学习活动,是一个由肤浅到深入的渐进过程。当堂听懂了的问题不等于彻底学会了。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边听课、边择其要领作好听课笔记的习惯。为课后进行系统的复习和进一步的消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师生互动式教学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婚姻家庭法学课探索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使教师的理论讲授与学生的案例讨论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深度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有助于改变低效学习、肤浅学习的现象。高中思政课作业是思政课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布置给学生在课后完成的各种类型的学习任务。新课改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应当使学生在"主动作业"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深度理解学科知识,提升学科能力,形成学科思维,最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对中考思想品德主观题如何渗透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要求,使学业评价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进行了探索,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高中政治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时评活动,不仅有助于他们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而且有助于他们灵活准确运用教材中相关知识、原理分析时事,并且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辩证思维、语言表达、合作探究等综合能力。为使时评活动更加有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结合时评实际,摸清学生思想脉络,与学生对话,适时引导。时事是指近期发生的国内外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在“大单元教学”思想引领下,思政教师应打破教材常规顺序和思维模式,将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点予以系统整合,贯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念,构建大概念、跨教材、跨学段的完整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并构建相应的真实情境,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在学业质量测评中,设计体现“大单元”思想的教学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有效提升学生能力,使核心素养落实落地。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的概念学习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传授有关学习的知识,指导学习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点、较强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简言之,就是要使学生懂学习、爱学习、会学习。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帮助,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能力,进而实现全面发展。思想政治课新的学习方式第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  相似文献   

16.
命题是考试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必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命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考试的成败。我们知道,考试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命题上,教师意在考什么?如何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一般来说,科学规范的命题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而呆板、粗糙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形成猜题、押宝、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气,因此,必须十分认真、严肃地对待考试命题,提高命题的质量。一、命题过程中现存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公安教育正规化办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的命题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发展需要政府支持与学校探索开发共同努力,民族要发展,教育与美育起到关键作用,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探索,是在充分利用本土的资源优势基础上,使艺术教育自然而然地开展,达到全面培养学生民族艺术能力和艺术境界的美育目的。这样的探索,减少了民族地区的学生对艺术学习的经济负担,充分激发了学习兴趣,面对民族地区滞后的教学条件,容易被学校接受并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积极配合,真正地把弘扬优秀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文化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后对能够运用英语在国际上进行沟通的迫切需要呼唤研究生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在教学上,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言说,在人本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三边对话与交流中探究学习、合作研究,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创造性地学习与思考的习惯,以迎接新形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公平是教师的一把良心秤怎样才能在学习生活中更好的履行和落实公平意识呢?对学生一视同仁是践行公平意识的前提。教师在施爱时是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否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等,都是考量教师是否公平的体现。如果教师只偏爱那些学习成绩好、智力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众多英语教师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