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张彬 《人民公安》2007,(18):15-16
从世界各国来看,不论是基于制约权力的现实需要,还是基于展示权力正当性的炫耀心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刑事侦查程序都是现代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2.
乱弹炒隐私     
何谓“隐私”?隐者,藏而不露;私者,属于个人的东西。所以隐私就是不愿告人或不愿意公开的个人之事。这是人性使然,所以也是一种人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但这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即对大众来说是如此。作为公众人物,不管是官员,还是演艺明星,他们必然要失去一部分隐私。这不是法律不保护他们的权利,而是他们的社会角色要求他们“牺牲”掉一部分“权利”。其中官员私人档案和私人行状的透明性,是为了廉政和公众监督的需要,这也符合法治精神。那么演艺明星呢?人们虽然不能要求他们暴露一切隐私,法律从原则上说也应该保护他们的隐私…  相似文献   

3.
一 无制约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贪污腐败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 ,或者说是公共权力异化的结果。“权力倾向于腐败 ,绝对的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由于人性的不完善 ,人类追求利益的天性总是难以排除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失去他律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种内在必然性 ,完全可以从无制约权力的特点反映出来。无制约权力具有随意性。在缺乏约束的条件下 ,领导干部的自律与自制性大大降低 ,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 ,他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管辖领域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就像支配自己口袋里的工资一样。他可以不受约束地自由决策 ,事情可以办 ,也可以不办 ,可…  相似文献   

4.
权力滥用和家族政治的根本原因在于权力难以受到有效制约,而非权力拥有者来自哪个地方。如果权力拥有者不能受到有效约束,不论其去何处任职,都难以避免权钱交易等滥权现象。反之,即使是本地任职的官员,在本地权力体系的构成因素之间具有相互制衡功能的前提下,也不可能滥用权力。  相似文献   

5.
蔡恩泽 《政策瞭望》2003,(12):31-32
要根除官场上的“期货交易”,根本之策还在于界定权力运行边界,强化官员在位时的权力制约和监督,铲除权力投资的温床和土壤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行政管理过程中,虽然并不缺乏对透明度和公开的赞美和认同,但受到管理型体制的影响,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管理主义色彩,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导向的公开”。信息就是权力,这句话的本质在于揭示了信息不对称的权力性质,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组织,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势能差,具有类似于权力的控制性功能。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营造信息势能差是人性的一部分。人性如此,组织亦如此。通过信息的“管理”,本质上就成为权力行使的一种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7.
郝峰 《前沿》2014,(7):11-13
我国在权力制约和监督方面仍存在着“弱监…‘虚监”和“漏监”的问题,这说明我国现行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造成这些局限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权力制约监督的机制不健全的原因,还有权力运行不够公开透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只有官员手中的权力受到了制约,能够从法律的高度来约束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官商”现象才能真正成为历史。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自从国家产生后,就形成了官员阶层,随之产生了官员和民众的关系。然而,官员的权力是不是民众赋予的,官员运用权力要不要受到民众的评价和制约,这样的问题即使到了今天也未完全解决,现实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回答和做法:究竟是"官评官",还是"民评官"。长期以来,组织人事部门对于干部的考核评价和提拔升迁,主要采取由本单位或本机关  相似文献   

10.
◆ “村干部”的“身份空间”  近些年,官不大权不小的村干部中多有贪污侵占集体资财而犯罪的。一些有经济实力的村子的干部大权在握,不仅胃口大,胆子也大得惊人,简直到了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地步。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今天,还真是不能把村干部小瞧了。现在的农村实行的是村民自治制度,村“两委”成员有着上不是国家干部、下不是真正村民的“身份空间”,上不好管、下不敢查的现状又留给村干部以极大的“权力空间”。在适当的条件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相对于国家干部,不论是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还是接受教育的机会,村干部…  相似文献   

11.
约定受贿在我国刑法中并无规定,不是一种单独的受贿类型。理论和实务界对约定受贿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属于受贿罪的哪种犯罪形态,分歧颇多。通过对中外受贿犯罪的立法比较,以符合构成要件的法益的解释论为立场,"约定"应当被认为是"收受"的"着手",约定受贿是受贿罪的未遂形态。从体系解释和量刑纠偏的角度出发,约定受贿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而"达成合意既遂说""代为保管既遂说""将来交付既遂说"等观点并不具备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效率违约立法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违约是经济分析法学派提出的一种新的违约理论,是指违约方从违约中获得的利益大于他向非违约方做出履行的期待利益;或者指当履行的成本超过各方所获得利益时,违约比履行更有效。在这一理论下,合同法已由原来的“单纯惩恶扬善的工具”变为一种“合理划分商业风险的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3.
被害人“恶逆变”犯罪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被害人“恶逆变”犯罪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尊重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畅通上访渠道、建立公平机制、及时排查纠纷矛盾、努力化解各种积怨等遏制和消除“恶逆变”犯罪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嫌贪污与职务侵占犯罪的处罚往往较轻,有的只按违纪处理,仅收缴非法所得,惩治“村官”犯罪出现空白地带。同时,司法机关对相关罪名的认定存在分歧,刑法威慑受到约束,刑罚效果不甚理想。对此,统一和深化认识,严密法网、填补法律漏洞势在必行。在司法实践中,要准确把握相关司法解释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相关事务管理的内涵;对于以虚报数量等方式侵吞土地征用补偿费的,或在村集体未提留前侵吞以及在提留后侵吞应发放给村民的款项的,都应以贪污论处;只有侵吞村集体提留资金的情形,才可认定为职务侵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当前商品房销售中纠纷日益增加的成因分析,提炼其中“虚假广告”这一成因,并加以认真剖析,并以社会实例为依托,结合法律关于广告及要约、要约邀请的相关规定和解释,详细阐述广告在不同形态下的不同性质,乃至于不同性质引发的不同法律后果,意在对陷入商品房纠纷中困惑的人群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论贿赂案件的诱惑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是侦查赂贿案件行之有效的手段。在适用诱惑侦查时,其范围应严格限定于有证据证明的严重受贿行为,其对象应是很可能因同一事件或其他事件继续受贿的犯罪嫌疑人,其证据条件则是缺少相关物证书证或"第三方证据"。可以从人、物和环境三方面来设置侦查诱饵,由此设计行动方案、创造侦查条件、确定合理行贿理由、实施贿赂交易、荻取监控证据。从而,利用诱惑侦查之结果,通过监听、搜查、调查和审讯等秘密的或公开的侦查措施,全面查清侦查对象的受贿事实。  相似文献   

17.
论性贿赂犯罪的惩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贿赂"使得行贿人对受贿人的"关照"从物质层面上升到感官、精神层面,在"体贴入微"的同时更具隐蔽性;"性贿赂"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具有比财物贿赂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贿赂犯罪的一种新形式."性贿赂"呈愈演愈烈之势,道德的调整已不足以抑制其危害,惩治性贿赂犯罪不违背刑法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18.
依法执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依据反映人民群众根本意志的宪法和法律管理公共事务的行为和过程。执政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执政的方式是依法,执政的客体表现为“他物权”性质的权力,执政的责任包括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相关类犯罪包括九大类型:电讯服务系统的盗窃行为;用于犯罪的通讯手段;盗印、伪造及仿造信息;攻击性材料的散播;电子洗钱及逃税;电子故意破坏公私财物和恐怖主义行为;电子商务中的欺诈行为;非法拦截和电子基金转移的欺诈行为等。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霍桑在他的重要短篇小说<教长的黑面纱>中,通过描述胡伯牧师为掩盖其罪恶戴上黑面纱,以及教徒们对黑面纱的种种反应,告诉读者,每个人都有罪恶的念头、犯罪的冲动,都有不为人知的黑暗与秘密,哪怕是"圣洁的牧师",这是人性的阴暗面,是压抑与扭曲的结果.从社会历史背景、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方面对该作中人性的扭曲与阴暗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