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正常人短纯音诱发的不同频率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long latency response,ALR)的特点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主观检查配合的正常听力受试者20名(40耳),依次测试500、1000、2000、4000Hz4个频率的纯音主观听阈、短纯音主观听阈和短纯音ALR反应阈.结果 在4个频率上,短纯音主观听阈与纯音主观听阈之差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48±2.17、4.33±2.36、4.07±1.78、3.96±2.21;短纯音ALR反应阈与短纯音主观听阈之差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85±2.27、3.78±1.83、3.15±2.14、5.22±2.04;短纯音ALR反应阈与纯音主观听阈之差的均值和标准差(dB)分别为7.33±3.12、8.11±2.62、7.22±2.50、9.19±2.85.各频率短纯音ALR波反应阈与纯音主观听阈之差均在20dB之内.结论 短纯音诱发的ALR具有频率特异性、接近主观听阈,能够反应整个听觉通路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听觉P300电位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法医学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正常人和脑损伤患者,分别在主动(踩踏板)与被动任务状态下进行听觉P300测试。结果正常人主动任务状态P300电位中的N2、P3波波幅较被动状态高,潜伏期无明显延长,N1、P2波幅Cz点高于Pz点。脑损伤组被动任务状态下N2、P3波波幅较正常人被动状态下高.且潜伏期延长。脑损伤组主动任务状态P300电位中的N2、P3波波幅较被动状态高,且潜伏期延长。注意障碍患者P3波潜伏期改变最明显。结论任务类型主要影响N2、P3波幅。被动反应中的N2、P3潜伏期可作为评价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正常人不同刺激野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RVEPs)的特点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对30名(60眼)正常视功能的受试者分别进行全屏刺激野、中心刺激野及周边刺激野刺激,记录并分析PRVEPs的潜伏期与波幅。结果正常人左、右眼之间PRVEPs各波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中心刺激野PRVEPs中N1波的出现率为36.77%外,各波在不同刺激野PRVEPs的出现率为100%。全屏刺激野与周边刺激野N1波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波潜伏期及波幅在三种不同刺激野PRVEPs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不同刺激野的PRVEPs.可对视网膜不同区域的功能状态进行客观评定,并可以用于对受试者是否存在伪装或夸大视野缺损的评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40Hz AERP)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联合应用在法医学上的意义。方法 纯音测听结果可信86耳,分为听力正常组62耳,听力障碍组24耳。40Hz AERP用短纯音,刺激频率0.5kHz、1kHz、2kHz、4kHz。20耳进行自然睡眠及清醒两种状态下反应阈测定。ABR用短声(Click)。结果 86耳40Hz AERP引出率为97.67%,ABR为95.35%。听力正常组及听力障碍组40Hz AERP反应阈均较纯音测听气导主观听阈高,在不同的频率二者差值不同,两组差值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四个频率40Hz AERP和ABR反应阈与主观听阈回归方程的r,前者分别为0.90、0.89、0.78、0.79,后者分别为0.54、0.58、0.60、0.83。自然睡眠状态Pa-Na波的波幅明显降低,反应阈值提高。用听力障碍组反应阈代入四个回归方程,预估值与实测值接近,差值小于20dB。结论 40Hz AERP可以客观反映言语频率范围(0.5~2kHz)的听觉状况,ABR可以客观评定高频范围的听阈;通过回归方程可以用40Hz AERP和ABR反应阈客观评定听力状况;联合应用40Hz AERP和ABR可以提高客观评定听阈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和模式给撤视觉诱发电位(POVEP)的特征,探讨两种模式VEP的相关性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给予受试者4种不同空间频率全视野模式翻转和给撤黑白棋盘格图像刺激,分别记录PRVEP和POVEP,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相同刺激条件下,P100和C1的潜伏期及波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本实验条件下47'视角的棋盘格刺激时,2种PVEP的波形最稳定;P100和C1波幅的变异系数较为接近,其余3种空间频率刺激时,P100波幅的变异系数均明显小于C1波幅的变异系数。结论在相同刺激条件下,PRVEP的稳定性优于POVEP。在法医学鉴定中应用两种不同刺激模式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被鉴定人视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0例听力正常人的ABR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纯音测听对客观听阈值作出估价。结果表明,各波潜伏期,峰间期在正常范围占受试者总数的96%;纯音0.5K~2KHZ平均听阈,3KHZ听阈与ABR波V反应阈比较相差15分贝。用波V反应阈估价0.5K~2KHZ听力状况,可根据不同年龄酌减10~20分贝,使检测结果更加接近生活语言实际听力阈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据ERP理论和韦氏智力量表内容建立数字计算ERP范式,探讨正常人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数字计算ERP特征及与智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Neuroscan-ERP仪和韦氏智力量表对29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组)和46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ERP及智商检测,比较引出的ERP成分特征及与智商的相关性.结果 数字计算范式的题目、正确、错误答案3类刺激引出的ERP波形包括外源性成分N1c、P2c及内源性成分N2c和P3c;对照组引出的N1c和P2c波幅和潜伏期相近,但N2c和P3c有明显差异,其中正确答案的P3c波幅最高,错误答案的P3c潜伏期最长;外伤组引出的各ERP成分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N2c和P3c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错误答案引出的P3c潜伏期与言语智商和总智商呈中度负相关,高于题目和正确答案;外伤组P3c潜伏期与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46和-0.60(P <0.0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数字计算ERP范式可引出特征性ERP波形,其P3c潜伏期与智商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价重型颅脑损伤后数学能力损害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常人短音AEP反应阈与主观听阈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正常听力受试者的纯音主观听阈、短音主观听阈和短音AEP反应阈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达到通过短音AEP反应阈评估不同频率纯音听阈的目的。方法选择主观检查配合的正常听力受试者40名(80耳),依次测试1000Hz、500Hz、2000Hz和4000Hz四个频率的纯音主观听阈、短音主观听阈和短音AEP反应阈。结果用短音诱发AEP时,在四个测试频率上,均可见一个正相波,其潜伏期在7~15ms之间,平均潜伏期在10ms左右,我们命名为P10。在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四个频率上,短音P10波反应阈与纯音主观听阈之差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3.38±10.09、23.63±8.23、17.38±8.86、16.50±7.04dB。四个频率上的短音P10波反应阈与纯音主观听阈之差一般在20dB之内。因此,用短音P10波反应阈减去0~20dB,可以评估纯音听阈。结论短音诱发的P10波反应阈可以评估各个频率的纯音主观听阈,弥补短声诱发的ABR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眼损伤者对比度视诱发电位的特征。方法选取本中心行法医临床学鉴定的60例眼损伤者,根据最佳矫正视力分为0.2~0.3(A组)、0.3~0.5(B组)、≥0.5(C组)三组。分别观察100%、25%、10%对比度条件下的对比度视诱发电位波的振幅及潜伏期变化特征,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相同对比度时,P_(100)波振幅随刺激视角的减小而降低;(2)相同刺激视角时,P_(100)波振幅随对比度降低而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00%、25%对比度时,相同刺激视角(100%7′视角除外),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随视力提高,P_(100)波振幅增高(P0.05);10%对比度15′刺激视角,P_(100)波振幅随视力提高而增高(P0.05);(4)相同对比度下,相同刺激视角时,P_(100)波潜伏期随视力提高而缩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刺激视角时,随对比度降低,P_(100)波潜伏期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度视诱发电位有望成为评估对比度视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60耳感音神经性聋的ABR反应阈和纯音语频听阈均值(PTA)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回归方程可客观准确地判定语频听阈。同时,首次应用ABR波V潜伏期斜率和ABR反应阈综合预估纯音听力图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方法预估准确率高。其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1.
正常人蓝/黄颜色刺激事件相关电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人等亮度蓝/黄颜色刺激电生理反应及其头皮分布,探讨大脑处理蓝/黄颜色视觉信息的特征及其法医学价值。方法对20名正常人(40只眼)进行等亮度蓝/黄颜色刺激,同时记录其脑电反应。结果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早期成分显示:与蓝色靶刺激相比,黄色靶刺激引起广泛脑区N1和P2潜伏期显著缩短;此外,黄色靶刺激较蓝色靶刺激诱发出较大N1及P2,且P2振幅右半球优势效应显著。ERP晚期成分显示:与早期成分相似,与黄色靶刺激对比,蓝色靶刺激引起广泛脑区N2和P3潜伏期显著延长,以及较小的N2和P3,同时,P3表现出显著的左半球优势效应。结论以上ERP结果提示,等亮度模式下,大脑对黄色反应更敏感,黄色刺激不仅引起ERP早期成分N1和P2潜伏期的缩短及振幅的升高,同时还引起ERP晚期成分N2和P3潜伏期缩短及振幅升高。颜色ERP可能在未来法医学基础研究及临床鉴定实践中发挥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不同听力水平听性稳态反应阈值与纯音测听阈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Yang XP  Fan LH  Zhou XR 《法医学杂志》2008,24(5):321-324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下不同听力水平的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阈值与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阈值的关系。方法对听力正常的志愿者及不同听力水平的感音神经性聋的志愿者共86例(172耳),分别行PTA及500、1000、2000和4000Hz的ASSR,得出PTA阈值及ASSR阈值(单频刺激)。比较不同频率(500、1000、2000、4000Hz)下不同听力水平组(≤20、21~39、40~59、60~79、≥80dB)的ASSR阈值与PTA阈值之间的关系。结果各频率的ASSR阈值与PTA阈值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各频率下不同听力水平校正后的校正值均高于PTA阈值。结论应用ASSR阈值进行听阈级评估时需要进行校正,ASSR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听阈级评估。  相似文献   

13.
Liu H  Zhu GY  Fan LH  Zhou XR  Liu XW  Yang XP 《法医学杂志》2011,27(3):182-185
目的通过比较听力障碍者的颅顶慢反应(slow vertex response,SVR)阈值与纯音测听(pure toneaudiometry,PTA)阈值的关系,探讨SVR检测技术在法医学听觉功能障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名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者(40耳)分别进行PTA及SVR测试,根据PTA阈值分成轻度、中度及重度听力障碍组,然后用秩和检验对各组的SVR阈值及PTA阈值比较,并对SVR阈值与PTA阈值进行相关分析,拟出根据受试者SVR阈值推导受试者行为听阈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在各个检测频率,SVR阈值与PTA阈值均高度相关。并可拟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r)在0.5、1、2和4kHz分别为0.971、0.976、0.957和0.928(P〈0.05)。回代检验结果表明,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评估听力有望成为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结论根据建立的应用SVR阈值推断行为听阈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较准确地评估受试者的行为听阈。  相似文献   

14.
Chen F  Yang XP  Fan LH 《法医学杂志》2011,27(3):211-215
听觉诱发电位是由声刺激诱发听觉系统所产生的电位活动.对于不能提供可靠或可信听阈的被检者,目前已有多种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方法来对其听觉功能进行客观评估,包括皮层电反应测听、听性脑干反应、40 Hz听觉相关电位、听性稳态反应等.本文对上述4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现4种检测方法都能很好地反映行为听阈,其中皮层电反应受被...  相似文献   

15.
听力测试组合在听觉障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范利华  杨小萍 《法医学杂志》2005,21(4):255-258,261
目的分析不同听力测试方法对听阈评估的作用,探讨组合听力测试在听觉障碍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对87例外伤后听力损伤者进行听力测试,将纯音听阈测试(PTA)、声导抗、40HzAERP、ABR、ASSR、DPOAEs进行组合。听阈评估采用PTA+ABR+40HzAERP/ASSR,损伤定位采用PTA+声导抗+ABR/40HzAERP+DPOAEs。根据致伤方式的不同,分为头部损伤组和耳损伤组。比较组间DPOAEs阳性率,比较纯音听阈、40HzAERP、ABR及ASSR对听阈评估的作用。结果头部外伤组DPOAEs阳性率明显高于耳损伤组(P<0.05);纯音语频听阈异常耳与40HzAERP语频阈值及ABR比较,纯音语频阈值异常率较40HzAERP及ABR明显高,主、客观听阈明显不符。26耳40HzAERP与ASSR比较,两者在0.5kHz、1kHz、2kHz反应阈均值数相关性较好(r=0.862),ASSR语频均值较40HzAERP低,平均差17dB。结论纯音听阈与ABR、40HzAERP或ASSR组合测试对听阈的评估有互补作用。40HzAERP与ASSR均可以用于语音频率的听阈评估。声导抗、ABR、40HzAERP与DPOAEs多项检查组合,有助于确定损伤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