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刚性制度与地方需求多样性之间的常态化治理困境,已有基层治理手段和组织结构设计不能总是有效回应。在系统梳理我国地方政府弹性化组织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对L市农业农村局与经济发展局“模块化”改革的深入剖析,引入了“业务制”弹性化组织概念。研究发现:“业务制”改变了传统政府组织结构的职能导向特征,以流程导向、需求导向、数据导向为核心,通过打破原有的横向职能分工以及纵向垂直管理,在组织内部嵌入了更具弹性、开放性与动态适应性的运作机制。不仅提升了政府内部横向协作的效能,而且能够更好地保障政策的贯通执行,为推进纵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但“业务制”弹性化组织也存在一定的合法性风险和结构性阻碍,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是政府组织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结构化协调、自主平行协调和等级协调三种类型,而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下部门间协调机制也有不同的表现。在科层化政府模式下,等级协调机制是一种最常用、最重要的协调机制,自主平行协调较少使用,结构化协调则表现为大部制的建立;在市场化政府模式下,不管是等级协调还是自主平行协调,都遵循了经济性的原则,结构化协调表现为执行局的建立;在网络化政府模式下,自主平行协调是一种主要的协调机制,权力不再通过强制的手段发挥作用,结构化协调表现为无缝隙政府的建立、电子政府以及政府流程再造和任务小组的大量建立。  相似文献   

3.
"二传手干部"有四种表现形式,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布置一下""传达一下""上传一下""推脱一下"。造成"二传手干部"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纵向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权责不清、偷懒避责的"经济人"行为模式、形式主义的考核机制和干部的专业化能力不足等。治理"二传手干部"应多管齐下,实现体系化、制度化的管理,才能实现领导干部队伍的健康稳定。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作为执政党新时期治国理政理念升华的标志性概念,使得探究社会治理法的调整对象,诠释社会治理法的性质、特征等成为该学科基础理论的攻坚任务之一。社会治理法无论是形式与内容都呈现出与行政法、民法等公法或私法不同的特征,其以社会治理关系为特定调整对象,并融合了公法与私法、"软法"与"硬法"的不同调整方法,需要厘定、界分和构建执政党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地位、作用及其运行模式,形成科学完备的社会治理法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差序—协同”:基层治理主体间关系的意涵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玉成  臧文杰 《求索》2022,(1):184-195
基层治理主体间良性互动是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治理主体的关系互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境。从认知层面归因,关系互动困境源于主体认知偏误和关系认知偏误,由此导致对治理主体间关系的界定偏差。这种偏差包括界定内容不全面和界定所涵摄主体类型不完整两种情况。对此,可整合元治理、协同治理、网络化治理以及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核心理念,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依据,萃取"差序"这一本土社会文化概念,将基层治理主体间关系界定为"差序—协同"关系,阐述其特征,诠释其生成互动逻辑,并提出相应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6.
当前,开展切实有效的气候治理已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议题。现阶段我国气候治理工作主要由政府推进,但依然存在治理主体单一、缺乏区域协作组织、区域合力有待增强等问题。构建多主体参与机制,实行区域多主体协同治理是破解诸多问题,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通过以京津冀地区气候治理为例,在梳理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政策发力方向和政策着力点两个维度,将推进协作治理的一系列政策划分为治理场域、治理机制、治理意识与治理氛围四类,并根据这四个切入点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精准制定并落实政策,以更好地促进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间、以及政府与非政府主体等不同维度的协同,实现区域多主体协作治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这对于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居于基础地位,而基层社会的犯罪治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久治安。以浙江龙泉为例,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社会犯罪治理的发展历程,其治理模式大致经历了"全能主义治理""综合治理""合作式治理模式转型"等三种类型的更替。犯罪治理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内容与治理模式的变化。70余年来,基层社会犯罪治理一些特有的机制得以延续,成为了当前犯罪治理的基本特征与经验,主要包括国家主导与地方探索、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综合运用、常规治理与运动式治理并存三个方面。未来,应当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犯罪治理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8.
区域合作是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重要趋势,但是单纯依靠地方政府的横向协作难以解决区域合作难题,需要中央政府介入,采用纵向嵌入式治理机制加以解决。根据区域合作问题的复杂性和中央政府的介入程度两个维度,可将纵向嵌入式治理的政策工具分为四类:政治嵌入、行政嵌入、机构嵌入和规则嵌入。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涉及多重复杂性问题,中央政府介入程度不同,纵向嵌入式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具有多样性。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为例,对纵向嵌入式治理的政策工具进行分析,认为当前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应把握好中央政府介入的强度,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更好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其借鉴意义是只有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紧密协作下,用好纵向嵌入式治理的政策工具,才能有效解决各类区域公共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畅 《思想战线》2019,45(4):97
腐败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腐败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治理目标和法律体系等构成。西方国家腐败治理体系由于权力监督制约的具体特点不同,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和社会参与型。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腐败治理则大致经历了运动型、法制型、依法惩治型、制度型、治理型等主要阶段并不断发展完善,但重管理轻治理、重惩罚轻预防、重立法轻成效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新时代新阶段,腐败治理体系也亟需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优化,治理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共治,治理手段突出预防和保障,治理机制体强化协调和统一,法律体系彰显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都市圈、都市区发展将是新一轮城镇化的重要态势,区域公共管理治理模式应运而生。地方政府是区域公共管理的重要参与者,提升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公共事务治理能力意义重大。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提炼出地方政府职能与治理结构协同机制分析框架,围绕区域公共问题,地方政府与上层级政府、区域内各级政府组织、市场和社会等主体间的互动是协调职能与治理结构关系的关键。浙江省"五水共治"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两大案例的比较研究,验证了分析框架的理论预设,同时也发现要确保协同机制正常运行,离不开利益驱动机制与组织内技术化、专业化设置等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1.
王磊 《电子政务》2023,(3):73-84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社会治理创新向纵深推进的宏观背景下,各类信息技术向治理领域广泛渗透,导致权力实践变为一个需要经由“技术”这一中介机制加以理性化的过程。采用权力政治学理论框架,分析了作为独特的权力主体,技术在基层治理权力结构中承担的中介作用,进而总结了“分布式治理”概念,发现有机接合技术重塑基层治理的权力结构存在两种基本样态,即以控制为核心的政治职能和以技术行政为核心的治理职能。从“任务情境”“主体间性”和“技术作用”三个维度呈现了分布式治理有别于传统集权式治理、分权式治理的组织学特征。这些特征使分布式治理能够融合“技术-主体-权力”多重治理要素,并在复杂性任务情境中助推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在包容性治理视角下审视,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起码包括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过程协同化、治理机制迅捷化和治理结果共享化等学理内核。面向"十四五",我国亟需破解医疗卫生体系在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果等方面面临的新难题,坚持以包容性治理理论为指导,理性选择着力方向与重点,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0,(7)
正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共47次提及"治理"一词,在部署2020年主要工作任务时强调,要"加强精治共治法治,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民生是永恒的主题,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治理能力。"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看望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三  相似文献   

14.
整体政府理论涉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与沟通,也涉及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协调与整合,旨在克服当前政府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制度结构和部门自我中心主义,提升政府处理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整体政府理论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央视大火"应急处置中地方政府与驻地中央机构的互动过程,考察不同层级政府间合作的利益协同机制、资源共享机制、责任分担机制、信息沟通机制,以及由此引发的合作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各地复杂的治理创新环境中,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其环境适应性密切相关。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域,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表现出"失谐增量"的适应性创新实施特征,具体包括机械式适应实施、依附式适应实施和偏利式适应实施三种基本形态,引发创新目标短视、治理结构单一和管理配套滞后等短效化创新问题,影响着该型创新的持存性发展。结合这些创新实施问题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预设,可以通过构建"增益自适应控制"型创新实施机制,提升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的"痛点思维",搭建开放、合作的治理平台,加强治理创新管理等优化策略,以重塑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的适应性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为公众拓宽信息来源、提供交流沟通平台的同时,也给政府的公共治理带来了挑战。当前,网络舆情表现出传播机制的复杂化、参与主体范围的扩大化和运行规则的系统化特征。对此,政府应从意识形态领域着手,创新治理理念;应从单一到多元,形成协同治理模式;应从线性到系统,形成生态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李礼 《求索》2012,(7):52-54
公共安全服务的合作网络是包含多重联结的多个节点的结构(这些节点包括官方与非官方的安全服务的机构与组织)。为了实现共同的公共安全利益目标,不同节点之间构成相互依赖、平等协商、竞争且合作的联结关系。合作网络运作过程中,多元行动者之间的府际协作网络(110社会联动、区域警务协议等),公私伙伴关系(治安合同承包、特许经营、政府补助等),以及社会间合作网络(安全志愿服务、自我服务等)为三种主要合作网络形式。政府作为公共安全合作网络治理的核心主体,在复杂网络中扮演着"促网者"与"结网者"的重要角色,政府以外的多元社会主体作为辅警力量,通过平等协商、互利互信的行动共同维护着公共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8.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公共管理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所组成的管理体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它包括以政府为本位的政府管理和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治理(包括政府治理)两个阶段的内容,以及大致由政府管理的集权化、政府管理的民主化、政府管理的社会化和社会治理的自主化、社会治理的多中心等五个不同的模式组成。  相似文献   

19.
伦敦大都市的形成和发展是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伦敦在19世纪已经成长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大都市,之后其政府治理机制经历了复杂的变迁,总体上呈现出从分散走向集中的演变趋势。伦敦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的运行实践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背景因素的影响。总结伦敦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运行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的运行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赵佳乐  王斌 《重庆行政》2021,22(1):52-55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我国新时期的治理体系、机制的完善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现代公共治理理论背景下,为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我国在治理主体的选择上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的良性互动在治理过程中受到重视.城乡基层公共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可以在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下得到提升.本文通过界定基层公共治理的理论内核和运行环节,分析基层公共治理由于治理主体间关系不明、运行流程不畅所导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应对基层公共治理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