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庭内外》2011,(4):58-59
我于1个月前与一家房地产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认购书》,约定:我订购5栋103号住房一套,总价款60万元,面积120平方米;我预付给公司5万元定金,并于半个月内与公司签订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一周后,公司发给我一份《通知》,内容之一是每平方米必须增加400元。因遭我拒绝,双方至今一直未能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请问:公司的行为是否违约.我能否要求其按《商品房认购书》中的房价签订正式合同?  相似文献   

2.
于淼 《江淮法治》2010,(7):34-35
2004年10月21日,陈三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认购书,购买该公司开发的商品房一栋。同年11月,陈三向该公司缴纳了首期款,并与之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办理银行按揭的相关资料、合同,缴纳了办理按揭的相应费用。不久,房屋交付给陈三使用。但是,直至2008年5月,该房地产公司仍未能为陈三办妥按揭手续,陈三心存疑惑,于是前往当地房管局了解情况,经查询后得知,陈三于2004年购买的房产并未登记在陈三名下,而是登记在另一第三人名下,且早已抵押给银行。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案情 刘某为承接房地产开发项目,挂靠到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名下,并以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名义开发某综合楼工程。工程开发资金由刘某自行筹集,刘某在借了数百万元高利贷的情况下,开发资金仍短缺,于是,刘某于2004年至2005年lO月间,在综合楼工程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形下,与多名购房户签订商品房预售协议进行商品房预售,  相似文献   

4.
商品房认购书作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签署前买卖双方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书面凭证,虽并非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必经程序,但能有效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维护买卖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因此,目前在我国许多省市已开始推行《商品房认购书》示范文本制度。实践中,有些开发商从自己利益出发,并不使用《商品房认购书示范文本》而是擅自削减商品房认购书的内容,在扩大自己权利的同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厉兵 《法制与社会》2013,(29):261-262
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但房地产开发企业误导、欺诈、违约等行为层出不穷,投诉与诉讼数量众多,但因《消法》未将商品房列入其调整范围,使消费者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立法背景、商品房的特殊性及公平性等是《消法》未将商品房列入调整范围的主要原因。但从《消法》的立法宗旨、所调整的法律主体的性质上以及从商品房的属性上来看,应把商品房列入消法调整范围,才能有更加有效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1999年 4月,原告李××与被告中山市××园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中山××园商住小区认购书》,原告向被告购买××园商住小区 C型 1座 601房,后又签订了《商品房购销合同》,该《商品房购销合同》约定了与《认购书》基本相同的条款。原告在房屋峻工搬入居住时,发现该栋住房首层有高压水泵房并存在严重噪音干扰。而在被告销楼给原告时,其印制的广告画册及相关宣传资料均标示 C1栋首层、二层为商铺,楼盘模型上也没有用文字说明或图片标示 C1栋首层设置有高压水泵房。据此,原告认为被告在房屋买卖过程中隐瞒事实真相,误导其购买…  相似文献   

7.
读者答疑     
《法制与经济》2008,(11):42-43
朋友宁可违约,也不把房子卖给我,我该怎么办?编辑同志:2001年,朋友和我商量,决定把其买的一套商品房卖给我。卖房时,产权证没有办下采。当时,我和朋友签了一份协议,大致意思是:朋友同意把房子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我。先交一半的钱,剩下的钱等到房屋过户时再付;如任何一方违约,须向对方支付2万元的违约金。  相似文献   

8.
1997年8月,山东青岛的甲公司因工作需要,欲在北京市城区内购买两套住房作为在京的办事处。公司随即通知在京的业务员杨某搜集有关售楼信息。杨某上报公司称乙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好运花园的位置及房价比较理想,并将乙开发公司的营业执照、经营资料以及由乙开发公司已盖上公章的《商品房购销合同》寄回甲公司。该份合同主要载明,甲公司购买乙开发公司的好运花园中两套商品房。面积159-6平方米,单价为每平方米人民币4450元(其中包括装修费,实际价值为每平方米人民币2200元),购房款共计人民币71万余元,乙开发公…  相似文献   

9.
基本案情 2007年1月25日,李某等与广西玉林市一家房地产开发商签订某小区二期《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2008年8月交房. 2008年1月,房地产开发商向李某等预收购房款12000元,2009年3月,开发商从预收款中扣除水、电表安装材料费和房屋交易手续费. 2012年2月,李某等小区业主向某市物价局反映在购买某小区二期商品房的过程中,被该房地产开发公司乱收水电安装材料费和房屋交易手续费.举报人认为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行为不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属于违规收费,要求查处. 查处情况 某市物价局受理了该举报件,并进行了调查核实,于2012年4月13日给予举报人书面答复.  相似文献   

10.
商品房预售认购书的性质及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凯 《律师世界》2002,(10):14-16
认购书是广泛存在于商品房预售中的一种文书。由于其独特的法律地位和对双方权利义务不甚清晰的界定,由认购书及其中定金所引起的纠纷正日渐增多。纠纷的症结在于:认购书是购房人与开发商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合法,则其是否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如果认购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否意味着购房人必须于认购书所约定的期限内与开发商签署合同,而不论正式合同的内容如何,否则开发商即可没收购房人数千元乃至数万元的定金?本文试结合实践,对该问题从理论上予以深入分析。一、认购书的性质辨析认购书(又名认购意向书、购房订购单…  相似文献   

11.
1997年8月,山东青岛的甲公司因工作需要,欲在北京西城区内购买两套住房作为在京的办事处,公司随即通知在京的业务员杨某搜集有关售接信息。杨某上报公司称乙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好运花园的位置及房价比较理想,并将乙开发公司的营业执照、经营资料以及由已开发公司已盖上公章的《商品房购销合同》寄回甲公司。该份合同主要载明,甲公司购买乙公司的好运花园中两套商品房。面积159.6平方米,单价为每平方米人民币4450元(其中包括装修费,实际价值为每平方米人民币2200元),购房款共计人民币71万余元,乙开发公司还在合同上注明“精装…  相似文献   

12.
商品房买卖预约合同解除后的定金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裁判要旨】房屋认购书是预约合同,当事人负有达成本合同的磋商义务。因不可归责一方当事人的事由没有达成商品房买卖合同,不存在违约情形的,预约合同解除,交纳定金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对方当事人返还。  相似文献   

13.
从一起房地产买卖合同看意思自治原则□万长友原告某广告公司(以下简称广告公司)于1992年3月14日根据市计委文件批准,与被告某房产公司(以下简称房产公司)签订《购房协议书》,载明广告公司购买房产公司商品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每平方米1620.00...  相似文献   

14.
黄某在1996年3月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购销合同,购买鸿运花园小区商品房一套。黄某按约预付了部分购房款。该房地产开发公司承诺在年底交付商品房。但是直到1997年10月10日该房地产开发公司才将房屋交付。黄某入住后,发现诸多问题,煤气系统推迟到1998年7月1日才供应,房屋处处出现漏水现象。小区的绿化、环境、停车、物业管理等配套设置与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售房时的广告有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5.
请你断案     
《江淮法治》2009,(8):58-58
商品销售者违约,合同却没有约定违约责任,怎么办? 小孙于去年6月与某市场开发公司签定了商品房预售合同,购买该公司营业房一套,然而在交付时却发现该房未按建筑施工图施工,而且铝合金门窗、水、电等附件都使用了劣质建材,因此小孙认为该开发公司已经违约,应该赔偿他的经济损失,可是由于该合同是开发商所拟定的格式合同,合同中并未约定违约责任,而小孙在订立合同时,已向开发商交付定金2.5万元。  相似文献   

16.
引言 对商品房预售的预购人权益保护的法律现状 规范商品房预售的法律渊源较多,如《民法通则》、《刑法》、《建筑法》、《房地产管理法》、《金融信贷法》等与商品房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否适用于房地产消费者,学界争议较大。我认为既然商品房是商品,即可以用于交换的人的劳动,则该法适用于房地产消费者是不能怀疑的。《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及建设部和  相似文献   

17.
陈开冬 《江淮法治》2011,(20):19-19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广州一家房产公司向国土房管部门补交了地价。将限价房合法地“变身”成商品房.价格也从原来的每平方米2800元飙升至6000多元。涉事公司回应称“改变身份程序合法”,国土局称转为商品房经过同意。(10月1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8.
《法庭内外》2011,(8):59-60
法官:2010年10月,李某通过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从一家房地产公司购得A栋1单元扣2号房屋,并支付了部分房款,但未搬入居住及办理房屋产权手续。4个月后,公司又通过签订《商品房购销合同》,将上述房屋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我。我一次性付清房款后,与公司在房屋交易所进行了备案登记。不久,公司因一房多卖事发而引发诉讼,可法院却在我与公司已办理备案登记的情况下,驳回了我要求获得该房屋的诉讼请求。请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与生活》2011,(9):55-55
2011年5月1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的任务是加强房地产市场价格监管,着力解决商品房销售中存在的标价混乱、信息不透明、价格欺诈等问题,从价格监管层面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对商品房预售认购书法律效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房预售认购书的出现,为发展商迅速占领市场,快速筹集资金,争取并吸引住一部分潜在的买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商品房预售认购书独特的法律地位和双方权利义务不甚清晰的界定,由其本身的法律效力及其中定金所引起的纠纷日渐增多,探讨其法律效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