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沿视点     
《法治与社会》2012,(1):112
中国模式的开创意义曹雷在《中国改革报》撰文认为,中国模式首先是一种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主要体现为"四主型"制度: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和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模式的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它区别于其他模式的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从指导思想层面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  相似文献   

2.
曹雷在《中国改革报》撰文认为,中国模式首先是一种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主要体现为“四主型”制度: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和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模式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3.
“德法之辩”是中国传统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透过它我们可以知晓中国传统社会曾经在国家治理模式、法律制度体系构建方式、法律意识培育途径以及政权合法性建构逻辑等问题上所作出的选择与坚守。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方围绕着它的方向、内容以及主题价值上所出现的激烈争辩,几乎奠定了这一文化现象贯穿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格调,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的国家治理模式与法律制度特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力至今依然若隐若现。  相似文献   

4.
何增科 《中国监察》2012,(13):48-49
从国际社会行政监察机构设置模式及其核心制度安排的比较视野中,考察我国当代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对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行政监察机关恢复组建至今已经25年。25年来,监察机关在认真履行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等三大行政监察职能的同时,积极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卓有成效。中国的行政监察机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反腐败和行政监察机构中的重要一员。从国际社会行政监察机构设置模式及其核心制度安排的比较视野中,考察我国当代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对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  相似文献   

5.
凯尔森是欧洲违宪审查制度的理论奠基人,他的宪法司法保障理论旨在响应时代挑战,亦是其纯粹法学理论的应用。对于凯尔森宪法司法保障理论内容的重新审视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司法意义和政治意义,也有益于分析违宪审查欧洲模式的历史变迁。这种反思对于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具体建构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国政府决策机制的真实过程,是理解中国现象或中国模式的必要方面。鉴于该问题具有突出的中国制度-社会-文化情境性,适合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策略和“问题中心”的方法进行。基于现代社会人在制度-心理张力下生存的基本事实,制度-心理视野下的决策过程分析是必要的。理论分析显示.政府决策的相关因素为公共问题及锚定、决策的制度框架和决策程序制度、以第一决策人为核心的直接决策者及群体,决策相关意见方。由于中国政府的党政结构和实际存在的领导中心模式,中国政府决策表现出领导中心模式的现实规则,即某一层级政府或部门的第一领导人对于公共问题的锚定、决策程序,方案选择有根本作用。这样的决策模式表现出制度一人双重效应,第一决策者锚定效应,自上而下的聚合论证,决策制度约束层次递减,决策模式的稳定性等特征。领导中心决策模式是国家利益取向的,具有全局性和方向性,决策效用能够最大化。然而,由于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心态发生了变化,这一模式遇到愿景和利益取向分化的挑战。文章提出了决策模式分层化和两种途径的决策完善方式:分层即中央和大区域政府仍可采用领导中心模式,而基层政府应采用分中心决策模式。两种途径为基于人性的领导人愿景培育和权力分解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7.
NDC模式对中国的适用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保险改革已经成为一场"国际性"运动,名义账户制是近年来国际养老保险改革中出现的一种制度创新,它在欧亚一些转型国家社保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一直以来,NDC模式对于中国到底适用与否的问题争论激烈,透过NDC在中国适用性分析的综述不难看出,完整的计算整个制度的成本和政府的财政补偿计划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控辩式的诉讼模式,交叉询问制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观念、制度、实践层面等原因,交叉询问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正确认识这一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完善控辩式的诉讼模式和相关制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段伟 《中国司法》2007,(8):52-54
物权登记制度与公证制度的互动关系是新近理论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我国《物权法》颁布后,在未来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中,公证制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效力,更为同仁所关注。德、法的不动产法定公证制度能否被我国所直接借鉴,或者它是否仅仅适合生存在德、法国家,而在中国会必然地碰到水土不服的问题,从而不能在中国生长。在中国,昆明在实践着德、法的不动产登记模式。运行近七年以来的昆明不动产登记模式,其发挥的效果如何呢?本文着重从昆明公证的角度来探讨,在中国物权登记制度与公证制度的契合问题。一、昆明不动产登记模式:在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检察委员会制度是在借鉴苏联检察制度的基础上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委员会的职责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这种集体决策模式,对于加强对检察业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保证人民检察院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然而,在运行过程中,检察委员会制度仍面临着来自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双重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浪等一批企业以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y)模式赴海外上市以来,VIE模式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融资一种重要方式.VIE模式是一种公司制度与金融制度的创新,采用该模式的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也不可避免的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解读VIE模式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价值诉求和合规限制,从而就VIE模式企业知识产权资产安排、风险防范、财务报表合并、费用转移支付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VIE模式企业知识产权策略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制度现状,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区际司法协助模式构建的目标和原则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研究国外常见区际司法协助模式的研究以及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学说争议.本文认为我国构建区际司法协助模式的途径,可以尝试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宏观层面的宪法协调模式和微观层面的分阶段模式.  相似文献   

13.
褚福民 《证据科学》2011,19(4):431-436
从台湾地区法制的变革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诉讼模式对于推定产生着重要影响。具有转移证明责任效力的法律推定,只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存在;而事实推定则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都有存在的空间。这对中国大陆学者开展推定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的检察制度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前苏联的检察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作为我国宪法规定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承担着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法制统一和尊严的重要职责。不断完善和加强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对于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海坤 《法学论坛》2008,23(3):40-44
中国行政诉讼制度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的"和谐诉讼模式"直接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新依据.目前国内学术界不仅在行政诉讼调解相关概念的界定方面没有形成共识,而且对于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本身赞同与否定的声音并存.对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不能简单地否定,应该加强域外相关制度经验的研究和借鉴,树立全面看问题的观点,立足于实践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检察制度的法律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中国检察制度的基本评价,大体有两类说法:一种是,中国的检察制度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另一种说法是,中国的检察制度与世界各国的检察制度都不相同,不伦不类。按照第一种说法,对检察制度的改革思路是在现行的框架下,进一步改革和...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从立法的内容还是立法技术的层面来看,立法推动主义的制度变革道路都存在着日益严重的问题。未来的制度变革应更多地重视司法机关自生自发的制度变革经验,采取一种司法机关改革试验先行、立法机关将成熟的改革经验上升为法律的法律发展模式。对于正在发生重大社会转型的中国而言,这是一条更有可能取得成功的制度变革道路。  相似文献   

18.
艾佳慧 《法律科学》2011,(5):143-153
根据《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一书展示的两个理论命题(合作性司法模式和案卷笔录中心主义),以一种制度变迁的大历史观和理性行动者视角,站在社会科学研究的立场,分别从刑民边界模糊还是清晰、两种司法正义观的冲突以及时空交错背景下的刑事诉讼制度变迁三个角度对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些重要的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此,对于未来的刑事诉讼制度变革,"拿来主义"式的法律移植效果恐怕不佳。在司法实践层面,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地方性的制度创新和试错;在理论研究层面,则需要更多扎实的实证研究和基于中国问题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孟涛 《法学研究》2012,(1):108-125
紧急权力法律制度是一种内在矛盾的组合,其古代形态是古罗马专政制度和中止一般执法活动制度,近代形态主要是戒严法和围困状态法,现代则以紧急状态和紧急权力的规范形式兴盛于全球。西方的法律与紧急权力理论有例外型和规训型两类,前者主张紧急权力居于法律之外,后者主张紧急权力应受法律的充分规训。法律与紧急权力共有五种理论模式:调适、例外法、惯常、政治动员和权威专政。除惯常模式以外,其他四种模式都在中国出现过。中国现行紧急权力制度遵循政治动员、调适和例外法三种模式,未来发展是建立融合政治动员和例外法模式优点的调适模式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央与地方间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制度转型中的一个轴心问题,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范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国家审计署组织实施的省长经济责任审计,是法治化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平台,也是在制度框架内进行信息交换和沟通的机制,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法治框架下的中央与地方间关系处理模式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