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邹积超在《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撰文认为,恢复性司法是当前法学界和司法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以其全新的理念和良好的实验效果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然而,透过恢复性司法的美丽光环,我们应当看到恢复性司法在理念上、功能上,甚至构成要素上都相当不成熟。恢复性司法在构成要件和实践效果上存在五大疑问:1.恢复性司法是否双方自愿的选择;2.其中产生的腐败如何遏制;3.能否真正节约成本:4.能否有效预防犯罪:5.能否成为一种普遍的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指出,“恢复性程序系指通常在调解人帮助下,受害人和罪犯及酌情包括受犯罪影响的任何其他个人或社区成员,共同积极参与解决由犯罪造成的问题的程序。”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的《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宣言要素的修改稿》指出:“恢复性司法方案”是指采用恢复性程序并寻求实现恢复性结果的任何方案。“恢复性程序”是指通过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并经过专业人士充当的中立的第三者的调解,促进当事方的沟通与交流,并确定犯罪发生后的解决方案。“恢复性结果”是指通过道歉、赔偿、社区服务、生活帮助等使被害人因犯罪所造成的物质精神损失得到补偿,使被害人因受犯罪影响的生活恢复常态,同时亦使犯罪人通过积极的负责任的行为重新融入社区,并赢得被害人及其家庭和社区成员的谅解。  相似文献   

3.
王屏 《人民调解》2006,(8):29-30
一、刑事自诉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的法理基础——恢复性司法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运用恢复性司法方案于犯罪问题的基本原则》宣言草案,恢复性司法是指运用恢复性过程或目的实现恢复性结果的任何方案。所谓恢复性结果则是指作为恢复性过程的结果而达成的协议,如赔偿、社区服务和其他任何用来实现被害人和社会的恢复以及被害人和犯罪人关系重新整合的方案或反应。  相似文献   

4.
关于恢复性司法的涵义,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2002年4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从恢复性程序和恢复性结果两方面对恢复性司法做了全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19世纪70年代复和正义理念的兴起,促使联合国《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的出台。科学的理解和把握恢复性司法方案的性质、意义、概念、特征、适用原则和范围,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刑事调解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恢复性司法"是近年来国际上一项新的刑事司法制度.指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让犯罪人与被害人面对面接触,通过犯罪人的道歉、赔偿、社会服务等,使被害人因犯罪所造成的物质精神损失得到补偿,使被害人因犯罪影响的生活及时恢复常态.同时也使犯罪人通过积极负责任的行为重新融入社区,并赢得被害人和社会的谅解。恢复性司法作为一项刑事司法改革措施.发端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美.最早的努力可以溯源于六十年代少年司法系统内被害人和加害者调解程序。1999年7月28日,联合国通过了《制定和实施刑事司法调解和恢复性司法措施》,2000年7月27日,联合国又通过了《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方案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刑事司法改革浪潮的影响下,上海市大力推进轻伤害案件委托人民调解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式恢复性司法模式的雏形。一、构建中国式恢复性司法的利弊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产生和发展,刑事和解制度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联合国于1999年至2002年分别通过了《制定和实施刑事司法调解和修复性司法措施》与《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修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法国20世纪90年代在刑事领域掀起“和解普遍化运动”;德国在立法中具体规定了刑事和解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8.
周勇  张灵 《中国司法》2009,(6):45-48
一、恢复性监狱的兴起 将恢复性司法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程序应用于监狱实践、进而将监狱建设成为一种恢复性监狱(Restorative Prison),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矫正界兴起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新理念。从字面上看,恢复性监狱一词由恢复性司法(RestorativeJus.tice)和监狱(Prison)两个词语合并而成,意指致力于应用恢复性司法原则与程序的监狱。  相似文献   

9.
李磊 《法制与社会》2014,(10):109-110
加强生态司法、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是当前社会关注一个重要议题。在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理论是环境犯罪适用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在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具有可行性;"轻微性"和悔罪表现是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适用的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犯罪率居高不下、司法资源严重紧缺以及司法腐败现象依然存在等问题,可以凭借恢复性司法模式来逐步解决。从恢复性司法利弊影响比较考察,无论是恢复性司法的内部绝对性利弊比较,还是与传统刑事司法的外部相对性比较,都是利大于弊。从法的自由、正义、秩序的基本价值考察,恢复性司法具有传统刑事司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恢复性司法在我国具有借鉴及推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论“恢复性司法”应该缓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恢复性司法”是当前法学界和司法界一个热点问题 ,它以其全新的理念和良好的实验效果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透过“恢复性司法”的美丽光环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恢复性司法在理念上、功能上、甚至构成要素上都相当的不成熟。在我国现有的环境下 ,推行恢复性司法必须谨慎、冷静。  相似文献   

12.
姜涛 《政治与法律》2007,3(5):82-87
恢复性司法论在国际上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理论观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司法改革导向。作为一种理念和制度的创新,恢复性司法的基本路径是通过实施程序化的刑事和解,以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秩序,并以西方的自由主义为其理论基础。如果从恢复性司法的政治哲学基础出发进行仔细考量,不难发现恢复性司法与我国司法职能之间的矛盾性,我国在司法改革中并不具备实行恢复性司法的历史前提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恢复性司法的本土资源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常青 《法学论坛》2006,21(3):52-56
恢复性司法缘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刑事司法实践,并逐渐成为影响传统刑事司法的重要司法范式。恢复性司法是在反思传统司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可以弥补传统刑事司法过于对抗、忽视被害人等缺陷,从而迅速风靡于西方国家。我国无论是文化观念,还是刑事司法制度与实践,都存在着契合于恢复性司法的因素。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有必要吸收恢复性司法的理念,结合我国刑事司法的本土资源,建立恢复性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4.
“恢复性司法理论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4月21日,由山东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恢复性司法理论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大学新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日本以及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40多名刑事法学者和司法实务人员齐聚一堂,就"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基础"、"恢复性司法的价值取向"、"恢复性司法的实践模式"、"恢复性司法的具体运作"以及"恢复性司法引入中国的可行性"五个论题展开了热烈、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现将此次会议研讨的主要问题与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的报应性司法相比,恢复性司法是一种通过恢复性程序实现恢复性结果的犯罪处理方法。它通过承认错误、分担并理解有害的影响、在补偿方面达成一致、就将来的行为构筑理解等四个步骤把犯罪人和受害人组织到一起,以便建立一个使犯罪人和受害人进入对话状态的“模式”,进而创造一个更加紧密的社区关系。本文通过对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念及其所面临问题的阐述,提出在中国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借鉴该制度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6.
黄梅 《法制与社会》2013,(26):130-131,140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制度模式,其核心在于改变传统刑事司法以惩罚为主的观念,把促进和解、修复受损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社区、受害人关心犯罪和罪犯,促进罪犯回归社会作为依归,同时改变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受害人边缘化的地位。在监狱刑罚执行阶段,监狱应成为恢复性司法程序的启动主体,在罪犯入监服刑改造初期为罪犯制定个别矫正方案的同时,为适用恢复性司法的罪犯制定恢复性司法方案。将罪犯"认罪悔罪,积极参加劳动改造,获取劳动报酬赔偿被害人,取得被害人的谅解",确认为"确有悔改表现",结合其他减刑、假释条件由监狱向人民法院提出减刑或假释建议。这涉及到对《监狱法》的修改,是对我国刑事奖励制度的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7.
恢复性司法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恢复性司法与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存在着许多区别,其最主要特征在于恢复性,是一种通过恢复性程序实现恢复性后果的非正式犯罪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提供了一条以和平的方式、在当事人充分参与的基础上解决刑事冲突的新途径。恢复性司法已在西方诸多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同样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恢复性司法是近些年以来对传统司法反思。本文通过介绍恢复性司法的主要理念,以求从恢复性司法中找到对待青少年犯罪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9.
恢复性司法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健 《河北法学》2007,25(11):67-69
恢复性司法是指由受害人、违法者及其他可能受犯罪行为影响的个人或者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刑事事务的解决的任何程序.恢复性司法理念有利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在我国适用恢复性司法存在着有利的群众基础、政策支持、组织保证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恢复性司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性司法的各方面优势需要通过广泛的实证研究来真实展现,而各种恢复性司法的具体模式的优缺点也将在实证研究中表露无遗。维拉司法研究所基于其长期从事司法制度改革实证研究的经验,针对通过实证研究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恢复性司法模式的优缺点创造了一种混合的恢复性司法模式并将之运用到恢复性司法示范项目中,对大量真实案件适用这一混合模式,并运用追踪、信息的评估等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这一混合模式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