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系一种新发冠状病毒传染病,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一样,均属冠状病毒所致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与SARS和MERS相比,COVID-19死亡率较低[1],但传染性更强、确诊病例较多。由于感染人数基数大,尽管死亡率相对较低,但疫情防控形势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2.
冠状病毒曾经给世界带来两次严重的人类间大流行,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2019年岁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再次引发了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较强,相关死亡病例的解剖工作难以广泛开展。本文对既往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尸体检验相关的病原学检测情况进行回顾,介绍了临床上正在开展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手段,旨在为开展COVID-19尸体检验相关的病原学检测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染病死者的尸体解剖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多种原因限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者进行法医学尸体解剖的数量较少,使法医学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未能及时发挥。虚拟解剖(virtual autopsy,virtopsy)对传染病死者尸体的检验具有独特的优势,积累虚拟解剖影像学资料对COVID-19的病理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COVID-19的病理学和影像学改变的对应关系以及虚拟解剖在传染病尸体检验中的应用,旨在为法医工作者在COVID-19疫情中开展虚拟解剖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两次事件经过与尸体检验情况回顾1.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SARS事件:是2002年12月开始在广东发生,至2003年8月结束,疫情迅速波及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染病大事件。SARS起病初期命名为"非典",2002年12月5日世界首例患者在广东河源市被发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在全球流行超过3年,造成690多万人死亡。COVID-19具有强传染性和长潜伏期的临床特点,能造成以肺损伤为主的多系统损伤,临床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全身多器官损伤症状,其病毒SARS-Co V-2仍在不断变异。目前全球对COVID-19相关死亡的病理改变乃至于死因判断标准并未达成共识,调查该疾病的基本病变和病变进展,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治疗药物的研制。本文综述了全球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发表的COVID-19尸体检验报告及相关文献,以有明确的尸体检验案例数量以及对应的重要器官病理学改变为纳入标准,共纳入来自18个国家65篇论文的1 111例尸体检验案例,对病理表现和死因进行归类和统计学分析,归纳和总结了COVID-19的共性病理变化,并提出分析结论 ,认为COVID-19感染能引起全身重要器官发生危及生命的病理改变,在感染群体健康水平各异的基础上,死亡案例的直接死因主要为严重的肺部损伤及其继发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6.
热词     
《方圆》2020,(3):5-5
COVID-19 COVID-19,全称Coronavirus Disease 2019,是2019年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疾病。2019年末该病暴发,并扩散至全球数个国家。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为“COVID-19”。其中,“CO”代表Corona(冠状),“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19”代表疾病发现的年份2019年。  相似文献   

7.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12月起,已造成中国7万余人确诊感染,2 000多人死亡[1],对人民生命健康、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威胁和影响。由于一直缺乏系统尸体解剖提供的完整病理学资料[2],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器官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地区首发,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继发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流行病学证实,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群普遍易感[1],甚至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2]。随着疫  相似文献   

9.
氯喹类药物是一类历史悠久的处方药,临床常用于抗疟疾及结缔组织病的治疗。2019年12月以来,在我国各地和世界多国发生了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由于缺乏针对COVID-19的药物,导致该病迅速蔓延且死亡率较高,因此亟待快速筛选抗2019-nCoV的特效药物,已批准使用的抗疟药磷酸氯喹被证实具有抗2019-nCoV的作用,并被纳入诊疗指南。但对磷酸氯喹引起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的风险意识也应同时加强,当前临床推荐剂量较以往治疗疟疾用药剂量偏大、疗程偏长,多地已要求临床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本文从法医学的角度,对氯喹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中毒与毒理作用机制、体内代谢与分布及法医学鉴定要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法医学实践及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肺炎。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17日,湖北省武汉市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42 752例,死亡1 381例[1]。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刘超  杨娅 《法医学杂志》2020,(2):268-271
自2019年12月以来,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已蔓延至世界各地[1]。由于该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2]。经过2个月的艰苦奋战,全国的疫情扩散已得到有效的抑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月21日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将疫情防控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3],复工复产正在稳步推进。为了协助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妨害社会公共安全行为,推进案件办理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及司法公正,司法鉴定工作的正常运行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春季,全球暴发流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以下简称SARS)。中国在抗击SARS之后,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并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标志着中国政府的应急管理模式从行政管理模式向法治模式的转变。然而,2020年年交之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仍然暴露出了诸多法律问题。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本文试图从疫情防控中的具体现实问题入手,归纳出《传染病防治法》已有法律原则之外,还应当遵循的其他法律原则,以期为日后修法和法律适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 华—佛氏综合征首先由Waterhouse于1911年总结文献之15例及本人所见1例,并描述为一个综合征,1918年Friderichsen又报告2例并复习文献28例,,此后便以华—佛氏综合征(Waterhouse—Frideriehsen syndrome)之名沿用至今。但也有少数作者称本病为肾上腺卒中、特发性肾上腺出血、或暴发性紫癜。本病为婴幼儿及儿童的猝死原因之一。患者多  相似文献   

14.
对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发明专利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ARS即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死亡率,数月之内席卷了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患者达8000余人。SARS的出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许多生命科学工作者积极探寻病原。2003年3月我国香港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相继从SARS标本中分离鉴定出冠状病毒,4月12日加拿大和美国的研究机构首先测定并公开了各自所分离得到的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SARS的病原体为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目前全世界相关领域的专家都在对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进行系统深入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1例青壮年不明原因猝死综合征(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syndrome,SUDS)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全外显子组水平寻找与SUDS相关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对1例常规尸体解剖及病理学检验未发现明显致死性病理改变的SUDS病例样本,利用Ion Torrent PGMTM系统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测序数据以hg19为参照序列,并通过Phylo P、Poly Phen2、SIFT等软件进行突变功能分析。最后设置三重条件过滤筛选有意义的单核苷酸变异:选取错义突变-等位基因频率1%-蛋白质功能预测。结果共发现4个罕见的可疑致病性单核苷酸变异。结合尸体解剖及病理学检验的结果,确定1个"高危害性"突变MYOM2(8_2054058_G/A)。Poly Phen2、SIFT的预测均为"有害"。结论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外显子组水平的基因突变检测和分析,可以为SUDS病例的死因分析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MYOM2基因新可能是SUDS的致病基因,但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1例青壮年不明原因猝死综合征(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syndrome,SUDS)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全外显子组水平寻找与SUDS相关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对1例常规尸体解剖及病理学检验未发现明显致死性病理改变的SUDS病例样本,利用Ion Torrent PGMTM系统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测序数据以hg19为参照序列,并通过Phylo P、Poly Phen2、SIFT等软件进行突变功能分析。最后设置三重条件过滤筛选有意义的单核苷酸变异:选取错义突变-等位基因频率<1%-蛋白质功能预测。结果共发现4个罕见的可疑致病性单核苷酸变异。结合尸体解剖及病理学检验的结果,确定1个"高危害性"突变MYOM2(8_2054058_G/A)。Poly Phen2、SIFT的预测均为"有害"。结论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外显子组水平的基因突变检测和分析,可以为SUDS病例的死因分析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MYOM2基因新可能是SUDS的致病基因,但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以下简称甲亢性心脏病)猝死案例,探讨其死亡的一般情况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为此类案件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2001—2016年6例甲亢性心脏病猝死案例,回顾性分析基本信息(性别与年龄)、临床表现、病史、解剖所见和组织病理学所见、生物化学检测指标、死亡原因。结果 6例案例多具有明确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症状;均具有明显的死亡诱因;甲状腺病理学检验符合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表现;心脏质量均增加,心腔扩张,心肌肥大,灶状坏死;死后心包液的生物化学检测可作为甲亢性心脏病猝死的辅助手段。结论对甲亢性心脏病猝死案例进行诊断时应参考临床病史、尸体检验、组织病理学检验、死后毒(药)物检验等结果综合判定,必要时进行死后甲状腺和心功能的生物化学检测。  相似文献   

18.
<正> 布朗—色夸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BSS)又名脊髓半侧损伤综合征。该综合征较为罕见,现将所遇一例报告如下。男,19岁,学生。1989年3月17日下午5时许,被人用匕首刺中背部,觉双下肢无力,麻木,感觉迟钝,不能行走,当日住院诊治。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每分、呼吸20次  相似文献   

19.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广泛流行2年余。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2021年全球因新冠死亡的人数分别为180万和350万,此外还有千百万人正在应对该病毒带来的长期影响。尽管世界各国为控制COVID-19流行及其病原体(SARS-Co V-2)的传播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但确诊病例的数量却一直在大幅地增加。公众健康受到重大威胁的同时,社会的运行效率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就业困难、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更高效精准的防控措施,尽可能减轻疫情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事实上防控措施的效率和精准性主要取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稳定性以及感染性的了解。本综述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及其蛋白结构、病毒稳定性及感染性的检测方法、在不同载体中的稳定性和感染性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文献的梳理,展现现阶段相关研究的进展,澄清不客观的说法,促进相关研究工作的进步,为法医学安全检验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正> 二尖瓣脱垂(Mitral valve prolapse,MVP)是指二尖瓣叶在心脏收缩期间向左心房隆起的一种病理综合征。其名称不少,如 Barlow 综合征,二尖瓣粘液瘤样变性,二尖瓣卡嗒杂音综合征,头巾状二尖瓣,二尖瓣塌陷等。虽然 MVP 引起猝死较为少见,然而在临床研究及病理学和法医学尸检中曾不断有报告。由于 MVP 可以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