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没有官方明文规定,或不须组织认可,成员之间以共同的观点、利益、兴趣、爱好为基础自发形成的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在作为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狱这一特定场所里,也存在非正式群体。监狱中罪犯的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监狱按照惩罚改造罪犯需要组建的正式群体而言的。它是罪犯在服刑期间,为了满足自身交往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青年非正式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的青年组织和团体而言的。它与一般正式群体不同,既没有严格的组织形态,又不必规定成员的人数,而只是在人们相互认同的基础上,由于观念、爱好、志趣、习惯等一致而自发形成的结伙关系。例如大学生组织的“文学社”、“青史会”,青工中兴起的“业余足球队”、“自费旅行团”等,只要是有相对稳定的成员,并为了某种共同的目的而开展一定的活动和交往,都可称为青年非正式群体或小群体。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管理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正式群体对组织、人们的行为以及心理倾向性具有很大影响。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者的目标一致时,非正式群体往往起正面的积极作用;而当两者相背时,非正式群体将会成为正式组织运行的障碍,甚至对组织具有极大的危害。对高校而言,在组织管理中应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用良好的党风、校风、学风对非正式群体进行目标导向,通过目标管理,把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目标行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一)青年非正式群体是与青年正式群体不同的一种群体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群体的组成没有明文规定,不经过正式审批也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而是由青年根据各自需要,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自发自愿组成的.维持非正式群体的重要纽带是情感因素,一旦群体成员因某种原因产生了情感矛盾,这种非正式群体就会自然解体.  相似文献   

5.
蔡根畅 《求索》2012,(6):211-213
非正式组织群体成员以感情交融、情趣相投或价值取向联系的,其存在的基础是组织成员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共谋发展的需要,非正式组织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这种关系中充当着不同的伦理角色,形成了特有的伦理群体。非正式组织的伦理影响表现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在社会的伦理关系中,既带来了伦理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也带来了伦理的问题与社会的激荡。对个体、社会、国家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非正式组织的伦理调控需从伦理文化调控、核心人物伦理控制、组织伦理调控、人性化主体伦理调控及伦理教育实践调控等多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青年非正式群体与青年的发展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是人群中最活跃的群体,其生理、心理都处于迅速变化之中;青年期是一个人人格发展定型定向的关键期,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人喜欢结群,他们常为实现某一目标和实现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结成行种类型的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青年工作者往往只强调对青年正式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忽视了对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关心和指导,甚至简单地把非正式群体一概斥之为无组织、无纪律的小团体。事实上青年非正式群体是广泛存在、异常活跃的青年群体。它对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对青年的社会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索青年非正式群体与青年  相似文献   

7.
罪犯群体,包括由行刑机关正式组织的群体和由罪犯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他们作为在行刑场所存在的一种特殊群体,与其它社会群体在成员构成、活动规律、相互关系、群体结构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凌学武 《前沿》2006,(10):148-150
在一个现代性的社会结构中,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设计而产生了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了自然的人际关系。在现代复杂社会环境中认真追踪非正式组织的发生、发展,研究其内在规律,分析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对现代组织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团体分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正式团体是经过有关政府机构周密考虑、精心组织的一种有形组织。非正式团体是指那些自发的、以个人感情、友谊、爱好或共同利害关系为基础结成的小群体。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磨擦,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研究,是青年学生组织行为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流动性强,以对学生工作的影响可分为积极型、中间型和消极型非正式组织。从高校学生工作实际出发,对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目标设置为进行自我教育、丰富校园文化、检验正式组织工作。管理积极型组织,采用强化自我教育、构建学习型非正式组织、适时转化为正式组织的方法;对于中间型组织,引入管理学中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加强激励、处理好激励与保健因素的关系;针对消极型学生非正式组织,实施刚柔相济的管理措施,一方面加强多种渠道的沟通,另一方面,以学校的硬性制度引导和规范其行为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中国农村针对孤儿的社会保护制度,重点是正式和非正式的儿童保护制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中国农村的孤儿保护方面,主要的福利提供者为国家和家庭或扩展家庭。其他非政府组织力量基本缺位。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三种情形:错位、互补和正式制度的缺位。在错位和正式制度缺位的情况下,国家对孤儿群体没有提供足够的保护。农村孤儿承担了制度保护不足的负面后果。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群体形成具有自发性;群体结构具有不稳定性;群体成员信息交流多元化;群体成员凝聚力强;群体种类具有多样性;核心人物作用大等。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必须加以正确地引导和控制:要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合理性;要根据非正式群体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要认真做好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工作;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群体心理;要注意调整和改变非正式群体规范中的与社会要求不一致的东西;要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般将由各种需要形成的团体分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正式团体是为了组织的目的正式明文规定的一种组织形式。非正式团体是相对正式团体而言的。其主要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约(ELTONMAYO)提出,梅约的理论认为,非正式团体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有自己的规范和领袖,它是性  相似文献   

14.
加强非正式群体管理提高大学生工作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非正式群体,要积极加以引导,以提高大学生工作效能(1)要合理利用非正式群体特征加以引导;(2)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3)要善于改造大学生非正式群体;(4)要重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5)要合理利用正式群体.  相似文献   

15.
世界要闻     
有18个成员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15日在印尼茂物结束。会议主要讨论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问题,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问题。会议发表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  相似文献   

16.
一、大学生小群体及其成因小群体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认同而自发结合起来的、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小群体是指处于相同年龄段的青年大学生为了思想上认同的需要或情感归属及交流的需要,而结成一种伙伴关系.相对正式群体而言,它不用任何部门批准.成员没有明确的权利、义务、职责和行为准则.成员之间互相作用,互相理解,彼此沟通.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军营生活日趋多边化,出现了一种独立于班、排或党、团等正式组织之外,以志趣、友谊、乡音为基本纽带而自发形式的一种团体,称为“非正式群体”。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思想疏导,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一) 应克服“左”的思想偏见,把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作为加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必要补充。“非正式群体”中经常谈论的问题,大至国家、军队的大事,小到对人和事的评论、个人的欢乐与忧虑。无所不及,无话不谈。如果引导得好,常常能够起到思想互助、增进知识、加深友谊的作用。如若不加引导,这类“非正式群体”与“小集团”之类的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农村非正式组织在农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学通常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类。正式性组织一般是指县乡(镇)党委、县乡(镇)政府、村支部、村委会等;非正式性组织则五花八门,如家(宗)族组织、宗教组织,近些年兴起的“公司加农户”组织等。非正式组织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联系,伴随着人们的态度、习俗形成的,尽管它缺少正规结构,但它有沟通信息、影响个人意愿,增进个人归属感、自尊心等功能。当前,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明显提高,农村道德教育的物质条件也显著好转,但毋庸讳言,农村道德教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做得不够;农村社…  相似文献   

19.
大学章程的实施是基于文本逻辑的执行,从而指向行为人的观念意识及行为的过程。因此,为防止大学章程实施的形式化和虚化倾向,引用非正式制度理论的解释框架,研究作为非正式制度重要形式之一的大学组织文化在此过程中是如何生成的,具有重要意义。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以及逻辑与意义的视角建构出大学组织文化生成机制:学术信念的习得,制定规则与有效监督,及落实责任与行为习惯。从所建构的理论模型中获得两条政策建议:处理好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政策推动力与文化生成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罗悠悠 《当代广西》2012,(21):45-45
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沟通是管理的本质,没有有效沟通就没有科学管理,有效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其他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并获得理解及交互作用的过程。沟通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由沟通者、沟通方式、沟通内容、沟通渠道、信息的接受者、反馈、内外部环境和沟通效果组成。产生正面效果的是有效沟通,否则就是无效沟通或负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