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读者:刘律师,我丢失了一件物品,有人捡到后还给了我。但拾得人因此向我索要报酬,我必须给他吗?他的要求合理吗?刘志民律师:《民法典》第317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很大程度上,罗京用他的不苟言笑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也成为20多年来一副特定的"国家表情".在电视机里,这副"国家表情"几乎很少变化.曾有人当面问过罗京:"你会笑吗?"罗京回答:"是摄像机不让我笑."  相似文献   

3.
在实践中,确有不少人把拾得遗失物和不当得利混为一谈.我认为,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拾得遗失物的归还,所保护的是物权(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而不当得利的返还,所保护的是债权.从民法通则的体例看,拾得遗失物规定在“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一节中,不当得利则规定在“债权”一节中.根据“物权优于债权”这一古老的民法原则,我认为还可以引出下列几点区别: 一、拾得人和得利人的义务不同.拾得人一般说都知道拾得物不属于自己,  相似文献   

4.
拾得物是指拾得人拾得的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 ,涉及拾得物的纠纷一般是指有关拾得物的返还和拾得物管理费用的补偿。对此类纠纷如何适用法律进行处理 ,虽然我国民法通则第 79条第 2款作了专门规定 :“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 ,应当归还失主 ,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以下简称贯彻意见 ]第 94条也规定 :“拾得人将拾得物据为己有 ,拒不返还而引起诉讼的 ,按照侵权之诉处理。”但是由于对拾得物引起的争议法律关系性质认识不一致 ,法学…  相似文献   

5.
幽默大王     
幽默感午饭后,少尉排长兴高采烈地回到宿舍,对士兵们讲起他入伍以来听到的笑话。大家都哄堂大笑起来,只有一个士兵一直未笑。少尉排长问他:“怎么了,难道你没有一点幽默感吗?”士兵回答道:“我用不着笑呀!反正我下星期就退伍了。”  相似文献   

6.
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行为之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拾得的他人信用卡在ATM机上取走大量现金的行为,既不能定盗窃罪,也不能定侵占罪,而应该定信用卡诈骗罪.以"机器不可能被骗"作为否定信用卡诈骗罪成立的理由不可靠.认为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如同拾得他人的钥匙后用钥匙开门取走财物的观点,不符合客观事实.拾得信用卡并不等干拾得了信用卡上记载的现金,而信用卡本身也不能成为侵占罪的对象.信用卡诈骗罪具有不同于传统诈骗罪的特殊性,不能用传统的观念来解释.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是<刑法>第196条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若按其他罪定罪,就违反了有法必依和罪刑法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请你断案     
《江淮法治》2010,(10):53-53
拾得东西能否拒绝返还?大栓不久前在集市上以1980元买了一头健壮的耕牛。后来,因他一时看管疏忽,耕牛从家中走失。这头牛被邻村农民许某拾得后赶回家中,许某对邻居说这头牛是刚从集市上买的。前阵子,许某赶着拾得的耕牛到集市上出售,正好被大栓碰上,他认出该牛正是他丢失的那头。  相似文献   

8.
正早晨8点,我刚打开诉讼服务中心的大门,便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拄着双拐颤颤巍巍地走进来。经询问之后,才得知老人是被儿子抛弃了,来法院诉求赡养的。我不经打量了他一番:老人右脚有些残疾,不能走路,外面天寒地冻,老人衣着单薄且光着右脚,只套着一只破单鞋。老人看到我,说:"小法官,能不能帮我把右脚上的袜子穿上啊?我腿不能弯,自己穿不了"。我"呵呵"一笑,便蹲下身子按老人的要求帮他穿上了袜子。看着老人拄拐的双手冻得  相似文献   

9.
遗失物被拾得后,如何确认其归属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我国现有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尽完善、合理,且日益暴露出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本文认为,我国立法应完善遗失物之拾得归属制度,明确遗失物拾得人的权利与义务,确立悬赏广告制度。 一、遗失物拾得的概念与要件 (一)遗失物拾得的概念与性质 遗失物的拾得是指发现他人遗失物并予以占有的一种法律事实。自罗马法以来,遗失物拾得可否成为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原因,向来有正反两种立法例:罗马法不能取得所有权主义及日尔曼法的取得所有权主义。近代以来各国立法,如《法国民法典》第717条、《德  相似文献   

10.
预测     
《江淮法治》2013,(2):38
一群上层人物围着一名婴儿各抒己见。国防部长:"这孩子将来会当将军,你看他踢脚的动作就知道。"总理:"他将来会当银行家,你看他握拳的姿势就知道。"总统:"不对,他将来会当总统。你瞧他尿裤湿了还笑得出来的模样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1.
安宁 《江淮法治》2014,(6):62-62
正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喋喋不休的我笑啊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着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是不是还像他想念着我一样,将他放在心底最温暖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某县公安局刘局长好武,刀枪棍棒样样都会来几手.这天刘局长乘小船过河时,一不小心,心爱的剑掉到河里去了,他急得捶胸顿足.突然,他灵机一动,拿出小刀,按落剑的位置的船身上刻了一个记号.船夫好奇地问:"刘局长,您这是做什么?"刘局长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船到了岸,我再将剑捞上来!"船长听了,哈哈大笑.刘局长不高兴地说:"笑什么?我的剑是通灵的!"船靠岸后,刘局长马上电话通知各派出所,说他在船上丢了一把剑,请帮忙打捞.不一会儿,全县各派出所就出动所有的民警下河捞剑去了.  相似文献   

13.
现实生活中,遗失物品的情形经常发生,而且有时遗失物还很贵重。遗失物品的情况是如此常见,仅靠加强人们的谨慎是难以避免的。如今我国新的《物权法》也有相关规定,但这些制度过于粗陋且不合理,给人们的生活和当前的司法实践带来了不少困难,为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更为完善的拾得遗失物法律制度。一、我国《物权法》中的拾得遗失物制度及其缺陷我国《物权法》用六条法条规定了我国的拾得遗失物制度,其内容大体如下:拾得人应当将遗失物返还权利人,如果拾得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最近,我在下班途中拾到一只皮包,内有2万元现金、一部手机等财物,由于没有等到失主我便拿了回家。第二天我在当地晚报上看到一则“寻物启事”,所称失物与我所拾物品相符,还声称“一周内有知情送还者,付酬金2000元”。我立即与失主陶某联系上,将拾得物如数交还。当我要求他支付所许诺的酬金时,谁知他变卦了,说他的许诺并非其真实意愿。请问,我可否通过诉讼来讨得这笔酬金?  相似文献   

15.
对门的夫妇要去外地出差,把上学的儿子张小淘托付给我。为什么如此"信任"我呢?因为我是他爹张校长手下一教员。这小淘真难伺侯。顿顿饭要肉吃,导致我家的伙食费猛涨。最可气的是,这小子简直就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把俺两口子使唤得跟奴仆似的。为了不下岗,我任劳任怨,脸上还得堆着笑。这两天,单位传闻:张校长因贪污学生电脑集资款而被公安部门收审。啊,这真是拨开乌云见太阳,张校长完蛋了。回到家, 小淘叫我给他拿拖鞋。我怒目圆睁:"惯得你上天,自己拿去!"小  相似文献   

16.
拾得他人遗失物应当归还 出租车司机在拾得乘客遗失物后,应当主动归还.这是道德约束,也是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因为失主并未丧失对遗失物的所有权,相反,出租车司机拾得遗失物后,负有报告、保管及返还的义务.可以说,法律从各个角度充分保障了失主的财产权利,并对拾得人进行了严格的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17.
在民法起草过程中,大家对民法要不要规定有关拾得物的条款?如何规定?有着不同意见。有的同志认为,拾得物的处理问题乃是道德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民法无须对此加以强制性的规定。我却认为,拾物问题,不仅仅是个道德问题,也是个法律问题,必须有强制性的规定。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说,所有权制度乃是民法的三大基本制度之一(主体、所有权、债权),而拾得物的问题则是所有权制度中一个不可回避或遗漏的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中对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然而自动柜员机是否可以被骗,行为人所拾到的信用卡是遗失物还是遗忘物?行为人是否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实施了使人陷入错误认识而交付财物的诈骗行为?将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柜员机上使用的行为认定为信用卡诈骗是否合理?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周俊生 《法制与社会》2011,(22):249-252,258
我国现行的遗失物拾得制度承载了过多的道德因素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集体利益至上的理念,存在两大缺陷:否定了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规定无人认领的遗失物归国家所有,未建立拾得人有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制度。本文通过对我国拾金不昧传统美德进行重新解读,提出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批判无人认领遗失物归国家所有的现行立法思路,提出应允许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为完善我国遗失物拾得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拾得物归属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拾得物是指拾得遗失物。所谓遗失物,是所有人遗忘于某处,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遗失物被抬得后,如何处理其归属关系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它牵涉到如何充分地保护失主的所有权,拾得人、善意第三人能否有条件取得遗失物及国家取得遗失物的根据等问题。因而,理顺失主、拾得人、善意第三人及国家在拾得物归属关系中的地位,意义重大。本文认为,拾得物的归属处理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它本质上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应健全拾得物归属制度。一、传统民法对拾得物归属的处理首先,充分保护失主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