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刑事司法协助是同一国家内不同法域的刑事司法机关,为共同打击刑事犯罪而进行的协作或相互提供的便利。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得不同法律体制的地区间的刑事司法协助被日益重视和研究,而三地间警务工作的配合与协调是区域刑事司法协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区域刑事司法协助中的警务合作,应该在总结现存机制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司法协助的经验与做法,探讨合适的模式,从宏观层面确立警务合作的原则与协调机构,从微观层面探讨警务合作的具体措施的可操作性,通过日益密切的警务合作,促进三地法律制度的衔接和刑事司法合作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高兰英  隆雨蕊 《人民论坛》2012,(11):178-179
构建中国-东盟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又是解决中国-东盟各国民商事法律冲突的需要,有助于提升诉讼效率。欧盟在民商事司法协助领域的成功范式、中国-东盟各国的法律认同与合作、现有法律协议的强力支撑等,证明构建中国-东盟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完全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的合作已从"紧密合作"进入到"深度合作"期。从法律制度来说,粤港澳的深度合作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和明确的法律地位,区际司法协助和纠纷解决机制遭遇法律制度上的瓶颈。为此,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区际冲突法》,成立粤港澳自由贸易委员会和争端解决中心,创新调解机制和仲裁制度,拓宽经济纠纷解决渠道。  相似文献   

4.
构建闽台共同打击犯罪警务合作机制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因两岸之间的法律制度差异较大,又缺乏常态化协调机制,在共同打击互涉犯罪的具体合作和制度建设中遇到不少难题,影响了司法成效。《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订,为闽台警务合作带来新的契机。福建警方应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在该协议框架内先行先试,积极推动闽台警务合作,共同打击跨区犯罪,保障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两岸交流秩序,为海西建设和社会稳定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在开平案上的合作表明,随着国际公约的通过和司法协助实践的深入,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多边机制初步建立、资产追回已成为司法协助的重点、司法协助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我国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对内继续完善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对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不断探索刑事司法协助的新办法,以有效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论公安机关境外追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境外追赃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追赃意识,加强研究国外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洗钱工作机制,采取直接请境外警方协助、刑事司法协助、引渡、由境外警方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由被害人在境外提起民事诉讼及促使犯罪嫌疑人自行退赃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境外追赃工作。  相似文献   

7.
两岸四地自开展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三十年以来,对治理跨境犯罪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其中一些法律制度的创立,标准与规范的确认,执法工作机制形成以及司法实践中处置手段与方法运用已呈现雏形,并具有了自身的特色。但面对不断升高的两岸四地犯罪状况及其导致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两岸四地有必要进行通盘考量,借鉴有关的历史与现实经验与教训,积极创造条件,探索一些有效解决的最佳途径,使协助与合作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年来外逃犯罪分子的增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及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要使这些犯罪分子得到法律的制裁,必须依赖与有关国家的合作,即开展刑事司法协助.而我国在惩处外逃罪犯与各国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方面却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完善这一制度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加强粤港澳三地法治建设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大湾区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粤港澳三地法律制度差异明显、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通的制度保障不到位、相关协作机制有待建立健全、广东立法执法水平还有待提升等问题仍然存在。今后应着重从加强大湾区建设的制度供给、健全大湾区行政执法合作机制、加强大湾区司法协助、推动大湾区法律服务协同发展、完善大湾区建设法治服务保障的实施机制等方面,不断推进大湾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两岸虽然签订了知识产权合作保护协议,但由于该协议是综合性合作协议,在具体操作上仍存在许多制度上、法律上的障碍。福建作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在管辖权、协助调查取证、裁判的认可与执行等司法协作方面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11.
邵培樟 《前沿》2013,(20):68-71
海峡两岸知识产权民事司法协助是一国内部的区际司法协助,二十多年来,尽管海峡两岸在司法协助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囿于政治分歧、法律制度差异以及文化心理差异等因素,海峡两岸司法协助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但知识产权问题恰恰是海峡两岸在政治、法律和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分歧或差异最小,并受“公共秩序保留原则”的限制较小,是海峡两岸司法协助中最易突破和最易取得成效的领域,这也符合海峡两岸司法协助工作的“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先民间后官方”原则.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警务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务合作机制系不同地区警方相互提供治安防控与刑事侦查诸事项的支持、便利和援助的特定平台。从《金门协议》到《南京协议》,经双方共同努力,大陆与台湾警务合作及其机制逐步成熟,实现了从间接到直接的重大转变。目前,两岸警方围绕着"FT913"平台,已经建构了遣返移交、热线联络、应急处突、对口协作等相对成熟的合作机制,但因双方制度差异与认知分歧,仍面临着法律衔接冲突与配套措施滞后等现实问题。为此,应在创新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理论的同时,不断推进两岸警务合作相关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国际合作在反贪污中的作用陆云生,邱宝林对国际司法合作与协助在反贪污贿赂中的作用的认同,是促成国际司法合作与协助不可缺少的基础。那么,在反贪污贿赂中国际合作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起码有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有助于维护各国法律的权威和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4.
跨境犯罪的特征是其犯罪行为发生在一国内并跨越了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域 ;境内外犯罪势力相互勾结甚至融入国际犯罪浊流 ;获取非法经济利益成为跨境犯罪的主要目的 ;犯罪分子利用案件管辖的复合性逃避惩罚 ;案件的侦破需要实行跨区域警务合作。对跨境犯罪的防治对策有 :增强合作意识 ,树立联手防治的战略思想 ;完善协调机制 ,提高各方协同作战能力 ;严格边境管理 ,控制犯罪分子跨境作案的通道 ;强化侦查合作 ,严厉打击跨境犯罪活动 ;开辟新的合作途径 ;实施司法资源共享制度 ;制定区际司法协助法 ,协调合作各方的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15.
刘晓巧 《桂海论丛》2005,21(4):80-82
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的全面发展,各国的投资和贸易往来日益紧密,跨国的民商事案件将出现,由于各国的法律制度不同会引起不同国家的法律冲突,建立国与国之间的司法协助是解决法律冲突的重要途径。文章就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民商事司法协助的法律依据、范围、程序及方法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民事司法协助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各国间互涉民事案件呈现增长趋势。现行的中国—东盟民事司法协助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需要,中国—东盟民事司法协助机制亟待完善。文章对中国—东盟民事司法协助制度构建前提及协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7.
证据在诉讼中的有效性是海峡两岸刑事司法互助中难解的困局。两岸不同的证据制度和证据规则反映了对刑罚权程序正当性的不同认识,这种差异日益影响到两岸司法互助的效果。法律程序的"演示性"功能能够提升司法互助证据的公信力与证明力。海峡两岸应互信合作,借鉴与其他法域司法协助的成功经验,尽早细化《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证据条款,使证据的取得与转换具有可视性和操作性,提升司法互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刘焱 《人大研究》2005,(10):45-46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缺乏一个针对腐败犯罪国际性的预防和协调合作机制,对外逃贪官的抓捕、遣返只能采取“友好合作”的方式,根据国家之间的双边引渡条约进行,能否成功则取决于诸多因素。《世界反腐败公约》的签订首次在国际层面上构建了腐败犯罪引渡的国际合作机制,完善了有关腐败犯罪引渡的法律制度。一、一般引渡规则概述引渡,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国际司法协助行为。传统意义上的引渡制度来源于欧洲国家的君主之间将反对统治者的政治犯、宗教犯和逃兵相互引渡,…  相似文献   

19.
香港与内地打击跨境犯罪应建立和完善跨法域司法协助制度,在侦查预审、协助缉捕、移交案犯、转移诉讼、代为执行刑事裁判等方面,通过两地直接达成司法协议的途径,以有效的合作打击跨法域犯罪。建立跨法域刑事司法协助的原则有:维护国家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国际条约义务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双方”),愿在相互尊重主权和互利的基础上加强两国友好关系,促进在司法和法律领域富有成效的合作; 认识到促进最广泛的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需要; 达成协议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