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法总则》的制定过程可以从政治决定与政治推动、立法进程、学者和公众参与三方面进行阐述。《民法总则》在承继《民法通则》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又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其规定具备体系性与合理性。《民法通则》以来的中国民事立法,曾受到德国民法和前苏俄民法的影响,但是探索和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道路。《民法总则》的制定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提升了公民的人身权地位,实现了维护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与财产权平等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充分体现了保护个人信息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时代特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已于 2 0 0 2年 1 2月 2 3日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 ,这标志着延续了 50多年的中国民事立法活动终将结出实际的成果。为配合民法草案的讨论、修改 ,法律出版社于近日出版了《新中国民法典草案总览》(何勤华、李秀清、陈颐编 )一书 ,该书收录了从新中国建立至 1 986年《民法通则》颁布为止我国立法工作者制定的民法草案 96个 ,是一部填补我国民法研究空白、极具史料和文献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这是我国法制建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更是我国民事立法进程中的里程碑.本次《民法总则》的颁布,不仅吸引了法律界空前的关注目光,而且广泛吸引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国人大也先后三次在网上颁布《民法总则(草案)》《民法总则(草案二次审议稿)》《民法总则(草案三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法律界专家、学者纷纷通过年会、专题研讨会等组织、收集意见,并通过网络、学术报告、学术论文等多种方式发表意见.作为一名民法学者,助益《民法总则》的制定与完善,乃个人义不容辞之事.笔者通过全国人大征求意见的网络端口、所在律协组织的专题活动、参加学术年会等方式,提交了从实体意见到语言文字方面的修改意见20余条.《民法总则》颁布,认真通读之后,笔者欣慰地发现:自己所提《民法总则》"草案"第一章基本原则"应改为"第一章基本规定";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设定为六岁太低,应上调为八岁等多条建议得到采纳.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社会主义民法的指导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将要制定的民法应当是一部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由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我国的民法与资本主义以及一切剥削阶级的民法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应当体现在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上,而且还应当体现在体系结构和具体的法律条文之中。因此,弄清我国民法同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民法的根本区别,弄清我国民法的根本指导原则,对于加强我国的民法研究,促进民法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加速我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应当贯彻哪些指导原则?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颁布了,它是我国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民法草案(四稿)财产继承编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制成草案,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而制定的。 继承法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我国宪法为根据,从现阶段我国社会实际出发而制定的。贯彻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九□杨明仑【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届全国人大第2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合同法》的制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立法举措,反映了建立我...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民法》是我国近代立法史上一部重要的民法典。它是在继受西方法文化的基础上制定的,同时又渗透着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精髓,是中西法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民国时期《民法》的内容比较完整,特征比较突出,较好地体现了法的时代精神。如今,我国民法的法典化日益受到重视,对民国时期《民法》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1970年订于布鲁塞尔的《关于旅行契约的国际公约》颁布后,制订旅游合同相关立法已成国际趋势。我国目前虽然尚无统一的旅游合同立法,但已拟定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室内稿)》、《绿色民法典草案》都对旅游合同做出了专门的规定,我国统一、系统、详细的旅游合同立法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9.
梁慧星 《北方法学》2017,11(1):37-45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现行《民法通则》基础上,制定作为民法典总则编的民法总则,在各民事单行法基础上,编纂民法典各(分则)编,最终形成民法典。2016年6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进行了初审。该草案后在中国人大网正式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修改意见。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较,该草案在法律结构合理性、概念准确性、制度目的性、体系逻辑性及法律规范可操作性等方面确有提高,但尚有进一步修改完善的余地。着重介绍民法总则草案对《民法通则》的重要修改和新增内容,能够引起学者对草案相关变动利弊的进一步重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民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我国民事立法方面尚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存在的问题及有待进一步完善作一浅析.一、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之不足我国现行民法的绝大部分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陆续制定的.为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初步的法律基础.但是,从总体来说,现行民法还是很不完备的,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民事立法体系散乱,缺乏应有的合力.我国尚无统一的《民法典》,《民法通则》虽有效地解决了民事立法中的许多基本问题,但内容上过于简单、粗疏…  相似文献   

11.
论“进一步完善民商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要“进一步完善民商法律”的决定,从词义上说是十分明确的,但理论界在认识论有歧议。一部分学者认为完善民商法律,就是民法、商法分别立法;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完善民商法律就是民法包括商法,民法、商法合一立法。今就此问题谈点意见。“进一步完善”就是民法、商法分立《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之前,国家已颁布了《民法通则》、《破产法》、《海商法》、《公司法》,并正在加紧制定《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和着手修改《破产法》。从民法的…  相似文献   

12.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界的有识之士便开始呼吁民法典的制定,五十年来我国民事立法取得长足的进步,在统一《合同法》制定以后,《物权法》与《侵权责任法》又在2007年和2010年正式颁布实施,从而使得人们对于民法典的出台更加翘首期盼。因此有关民法典的制定和其如何编排也成为了法学界的一大热门话题。本文正是基于此,从法历史学,法哲学和法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明现阶段就算出台任何形式的民法典,也只是达到形式上的统一民法,而还没有真正领悟到民法的精髓,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把民法中的民主思想植根于中华大地上。  相似文献   

13.
民法的法源即民法的裁判依据,是我国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作出裁判的依据所在。在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民事法律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主要依据,但是我国未对宪法、行政法规等制定性法源以及合同、法理、习惯等非制定性法源在民事案件的具体适用做相应的规定,导致民法裁判依据比较混乱,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民法法源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法学界对制定中国民法典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也把大力开展民法立法研究摆到了民法立法研究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国政法大学40周年校庆之际,民法教研室召开了中国民法立法研究理论讨论会。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社科院法学所、最高人民法院等首都科研和实际部门的民法学者和领导同志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认为,当前历史条件下,对我国民法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制定民法典的必要性,列宁早在1922年就指出制定良法典是“特别紧急和特别重要的”国家大事,并且亲自领导制定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民法典——《苏俄民法典》。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前都关注我国民法典的制定。毛泽东同志在1962年曾尖锐地指出,不仅刑法要,民法也需要,现在是无法无天,没有法律不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规范我国的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经过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它总结了我国立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立法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并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  相似文献   

17.
韩冰 《河北法学》2011,29(1):99-103
所有权绝对原则是近代三大民法原则之一,其在近代中国民法中最早确立于《大清民律草案》。虽然所有权绝对原则在晚清没有发挥实际效用,但其后的《民国民律草案》和《民国民法典》继受了此项民法原则。重新审视该原则在我国近代民法中无论是立法上抑或理论上的传承、发展与继受经验,仍可为我国现今民法理论的发展提供历史的镜鉴。  相似文献   

18.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中华民国民法》。该民法典采用了德国民法的编制体例和概念体系,吸收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民法理论成果。它标示着中国民事法律制度和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接轨,也因为内容过于超前,远远脱离中国社会实际,在实施中困难重重,步履维艰。《中华民国民法》移植德国民法的得失成败,对我国当今民法典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的“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的最高法律规范。乔石委员长在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今后五年是我国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有法律来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一、确立民法在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首要地位。几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历代王朝颁施的律例规章均以刑法为核心内容,有关民法的钱、债、田、土、户、婚等内容的规定,处于  相似文献   

20.
分析法学与中国民法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法学与中国民法的发展王涌*一、中国民法面临的基本问题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后,中国民法的基本体系逐步形成。但是,由于经济体制,意识形态,学术传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国民法仍然存在种种缺陷,制约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