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0例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案例的病因、诱发因素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以期为心源性猝死案件的法医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法医病理检案中的心源性猝死案例,对其年龄、性别、死亡时间、死因、诱因及场所等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0例心源性猝死案例中男性多于女性,18~45岁发病最多;病因包括冠心病(129例),心肌病(78例),心肌炎(36例)等;应激为SCD最常见的诱发因素(157例)。结论 1应激和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2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除了要进行系统的尸检及病理学检查外,还要对死者的相关资料如:基础疾病、诱因、死亡时间、死亡经过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明确死因。  相似文献   

2.
据文献报道,有很多心源性猝死是由于致死性心律失常所致。在法医学鉴定工作中,心律失常所引起的猝死往往很突然,尸检及镜下病理学检查又缺乏特征性的改变,使得鉴定其死亡机制成为一大难点。因此,寻找一种客观、准确的心律失常鉴定方法,对于致死性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猝死的鉴定尤为重要。本文将就上述问题,从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定义、分类、产生原因、致死机制、形态学所见及死后生化检测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心源性猝死致死原因的法医病理学分析、鉴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unexpected sudden cardiac death,USCD)因其不伴有心脏结构的异常,尸体解剖呈阴性改变,一直是法医病理学鉴定的热点难题。USCD可能与部分致死性心律失常有关,该类心律失常多由心脏离子通道蛋白或其相关蛋白发生异常所致。窖蛋白可以通过其脚手架区域与多种心肌离子通道蛋白结合,在维持心肌动作电位的去极化和复极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当窖蛋白由于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异常等因素导致其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时,受其调控的心肌离子通道的功能也受到损害,继而引起多种离子通道病的发生,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研究窖蛋白对离子通道功能的影响对于探索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流损伤HSP70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缺血再灌流损伤心肌组织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的变化 ,为心源性猝死的法医病理学鉴定寻找新的依据。 方法 建立家兔早期心肌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 ,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HSP70的表达。 结果 心肌缺血 15min再灌流 30min后 ,再灌流区心内膜下可见HSP70阳性表达 ;缺血30min再灌流 30min后 ,HSP70阳性反应细胞数目较多 ,散布于心肌全层 ;缺血 6 0min再灌流 30min后 ,再灌流区阳性表达明显减少 ,而其边缘见阳性表达略有增强。各实验组正常区和对照组心肌组织均未见阳性反应。 结论 心肌组织HSP70的阳性表达是一项显示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流损伤的灵敏指标 ,HSP70的免疫组化检测对缺血再灌流损伤所致心源性猝死的死后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肖俊辉  李永宏 《证据科学》2002,9(4):222-225
目的探讨早期缺血再灌流损伤心肌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 的变化,为心源性猝死的法医病理学鉴定寻找新的依据. 方法建立家兔早期心肌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HSP70的表达. 结果心肌缺血15 min再灌流30 min后,再灌流区心内膜下可见HSP70阳性表达; 缺血30 min再灌流30 min后,HSP70阳性反应细胞数目较多,散布于心肌全层;缺血60 min 再灌流30 min后,再灌流区阳性表达明显减少,而其边缘见阳性表达略有增强.各实验组正常区和对照组心肌组织均未见阳性反应. 结论心肌组织HSP70的阳性表达是一项显示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流损伤的灵敏指标,HSP70的免疫组化检测对缺血再灌流损伤所致心源性猝死的死后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猝死案例中,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及猝死发生后死因鉴定一直是难点问题。因此,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研究和法医病理学鉴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代谢组学逐渐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检测生物体液的"代谢指纹"可以为疾病早期诊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发掘等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心脏性猝死的研究现状以及与心脏性猝死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代谢组学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分析代谢组学在心脏性猝死鉴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心源性猝死居猝死发生率之首,除了心血管疾病等因素之外,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血管损伤致心源性猝死也时常发生。在法医学司法鉴定案例中,因部分猝死案例有抗精神病药物服药史,案情调查可以发现心电图呈现缺血或者心律失常改变,但尸检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明显病理改变,故法医病理诊断该类型猝死存在一定困难。因此,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源性死亡的原因和机制,寻找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源性死亡的特异性指标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常见抗精神病药物药理作用及心血管毒性进行总结分析,为下一步开展抗精神病药物致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研究及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或中断导致供血区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局部坏死,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机制之一,也是法医学死因判定的难点之一。人死后尸体将受到一系列的外界环境,物理化学变化以及组织自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对心肌梗死的诊断造成了很大障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检测方法和观察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作为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辅助依据已经被应用于法医病理学诊断工作中,目前有人将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免疫组化指标分为心肌细胞内固有蛋白、心肌细胞内的血浆成份及缺氧心肌细胞诱导的表达成份三类。本文拟就目前国内外法医工作者在心肌梗死死后诊断方面研究较多的以及比较前沿的免疫组化指标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在实际案件中,几项免疫组化指标的联合检测在充分排除暴力死亡、中毒死亡和其它自然疾病死亡后,将为心肌梗死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卓荦  胡乐生  周兰  郑娜  梁曼  杨帆  刘良 《法医学杂志》2009,25(6):455-458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是一种新兴的显微图像检测技术,能够进行光学切片和对检材进行三维重构,并且能够获得较之普通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空间分辨率.CLSM作为一种精密的观察工具,在法医病理学的显微图像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CLSM在心源性猝死、枪弹创分析以及神经系统损伤分析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其在法医病理学研究以及法医检案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被证实是引发35岁以下青年人(尤其是运动员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首要原因。约60%的HCM患者由编码肌小节蛋白的基因突变导致,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肌钙蛋白T基因、肌钙蛋白I基因被认为是引起HCM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基因检测在HCM的临床诊断中已趋于常态化,但在法医工作中应用较少,如果基因检测技术能够应用于法医病理学诊断,将会给HCM猝死案件的死亡原因确认工作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通过猝死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尽早进行家庭成员的危险评估才能降低猝死的发生率。本文主要综述了HCM的分子机制进展以及该疾病在法医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部分心性猝死由于缺乏明确的病理学改变,其鉴定工作一直是法医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与长QT综合征、心房颤动等致死性心律失常疾病相关基因(KCNE基因家族与KCNQl)等研究逐渐增多。国内外研究发现KCNE和KCNQ1基因编码心肌钾离子通道,其基因异常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心性猝死。因此,死后KCNE和KCNQl的基因检测对于心性猝死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KCNE、KCNQl与心性猝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法医学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部分心性猝死由于缺乏明确的病理学改变,其鉴定工作一直是法医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与长QT综合征、心房颤动等致死性心律失常疾病相关基因(KCNE基因家族与KCNQ1)等研究逐渐增多。国内外研究发现KCNE和KCNQ1基因编码心肌钾离子通道,其基因异常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心性猝死。因此,死后KCNE和KCNQ1的基因检测对于心性猝死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KCNE、KCNQ1与心性猝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法医学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缺血的发生是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而如何认定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是法医学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临床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结构、功能、临床应用价值及法医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分析二者是否可作为早期心肌缺血的生化检测指标用于心源性猝死的诊断,并为今后选择心源性猝死的科研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会议简讯     
<正> △中国法医学会第二期法医病理学专题讲习班于1992年4月13~25日在武汉市同济医科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公、检、法及大专院校共40名学员参加了学习。主要内容为心源性猝死病理、外伤性颅内出血.与病理性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讲习班采取理论讲授与疑难案例会诊、专题讨论相结合,应用幻灯片、录相片和切片显微电视示教及观察实际案例标本等方法进行,收到良好效果。△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首次专题研讨会于1992年7月16~19日在吉林抚松召开。主题是“当前法医尸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上交流论文26篇。主要内容:法医尸检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损伤与疾  相似文献   

16.
<正> 由中国法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法医病理学讲习班于1990年6月2日在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系结束,为期10天。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公、检、法及部分科研所、院校的法医学工作者参加了学习。讲习班围绕心源性猝死和外伤性与病理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两个专题进行。讲习班采用  相似文献   

17.
猝死是一类特殊的疾病死亡形式,严重威胁着社区人群的生命安全。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最常见的猝死类型,一直以来是法医病理学鉴定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流行病学、形态学、分子病理学、虚拟解剖学等角度综述了SCD的法医学研究进展,以期为此类猝死的形态学鉴定、死亡原因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Gao WM  Mao RM  Du ZB  Mi L  Zhu BL 《法医学杂志》2011,27(5):369-71, 375
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临床上广泛应用反映心功能的主要指标,近来研究表明,脑钠尿肽对法医病理学心功能障碍导致的心源性猝死的认定也有帮助.本文就脑钠尿肽的结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的进展加以综述,探讨其作为功能学指标在法医学方面的应用价值,认为运用免疫组织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收缩带坏死在心源性猝死中的病理学特征及意义。方法采用常规HE和PTAH染色方法制片,对心肌收缩带坏死的分布部位、病理学特征等进行观察,并按照坏死程度分级进行分析。结果心肌收缩带坏死在各猝死案例中的分布部位、病理学特征及坏死程度相似,其分布部位与心肌受损的部位有关,左心室乳头肌最易出现,其次为左心室前壁。应激性心肌病导致的猝死中心肌收缩带坏死程度较轻,以1级为多见,其他心肌病以2级为多见。结论心肌收缩带坏死可作为心肌急性缺血的诊断依据,并对死因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近年病毒性心肌炎心肌肠道病毒基因检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RT-PCR、核酸原位杂交等技术在心肌病毒基因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法医病理学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