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世纪70年代复和正义理念的兴起,促使联合国《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的出台。科学的理解和把握恢复性司法方案的性质、意义、概念、特征、适用原则和范围,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刑事调解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刑事强制性措施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侦查实践中,存在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比率过高、违法适用刑事强制性措施的现象比较突出和“法外”适用刑事强制性措施等问题。从制度层面看,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全面的司法审查制度、刑事强制性措施之间缺乏衔接性、权利救济制度不完善等。因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刑事强制性措施制度:将公安机关适用的搜查、扣押和拘留交由检察机关审查批准;将司法审查的诉讼方式引入到检察机关的审查批准逮捕程序中;明确检察机关适用的决定逮捕要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完善我国刑事强制性措施体系和当事人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3.
高志刚 《法学论坛》2022,37(1):97-108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司法改革的推进需要在实践理性的指导下,通过新的方法论体系来予以重新解读和把握。当下司法改革的方法论面临价值理性缺失、工具理性误区和理论范式失衡的现实困境,需要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借鉴和利用多种社会科学方法,透过多种视角探讨如何认识改革、如何推进改革、如何评价改革,在实践建构中实现方法体系的反思性整合。以"制度化的社会回应型司法"为基本目标,协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统合国家治理的实践逻辑与法治的价值逻辑,统筹推进司法制度的改革和构建。  相似文献   

4.
张朝霞  冯英菊 《法学家》2004,(6):133-144
本文详尽介绍了英国刑事司法改革的背景、宗旨、目标、步骤和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英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五大趋势,并阐述了英国司法改革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刑事和解制度在丰富的司法实践中应运而生,为刑事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考虑被害人的想法、要求等,通过双方当事人的交流、协商等对刑事纠纷进行解决.在新《刑事诉讼法》中包含了刑事和解制度,并对其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一方面为刑事和解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另一方面为刑事司法改革指明了方向.然而,刑事和解制度在设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对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为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中央政法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将"建立和完善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之间有效衔接机制"列入司法改革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体系和刑事司法体系的作用,已成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姜涛 《政治与法律》2007,3(5):82-87
恢复性司法论在国际上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理论观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司法改革导向。作为一种理念和制度的创新,恢复性司法的基本路径是通过实施程序化的刑事和解,以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秩序,并以西方的自由主义为其理论基础。如果从恢复性司法的政治哲学基础出发进行仔细考量,不难发现恢复性司法与我国司法职能之间的矛盾性,我国在司法改革中并不具备实行恢复性司法的历史前提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程序法、证据学以及司法改革的角度切入错案防止问题是必要的,但实体法也应该为减少错案贡献自身力量。合理的刑事实体法理论,必须考虑方法论的合理性,必须考虑司法规律、司法逻辑,必须有助于解决某些司法难题,以最终实现人权保障的目标。以刑法为切入点,要防止错案,最为根本的是要坚持刑法客观主义立场。在这一立场指导下,形成客观优先、分层次判断、实质判断的刑法方法论及相应的司法逻辑。刑法基本立场、刑法方法论、刑事司法逻辑三者之间应该具有内在统一性。为此,有必要对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说进行改造,确立客观要素在犯罪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优先性,将传统上的主观判断尽可能还原为客观判断,并建构判断主观要素的"客观标准",建构阶层的犯罪论体系。蕴含在新的理论构造背后的刑法基本立场、刑法方法论作为一种观念形象,对于合理的司法逻辑的形成必定会发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针对司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我国的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其中,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及完善人权保障司法制度都与刑事司法改革密不可分。刑事司法改革涉及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在三个公权  相似文献   

10.
韩松 《法学》2012,(1):14-16
自2008年11月17日,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为标志,新一轮司法改革启幕。中央政法委员会出台的《司法改革意见》,提出了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强政法经费保障等四个方面改革任务。这些改革多侧重司法政策、人员和经费等实务层面,对于争议较大的一些体制性问题却未过多触及。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语境下的刑事司法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刑事司法改革发生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刑事司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潜在的影响,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法治原则要求惩罚犯罪应当建立在充分保障人权的基础之上。国际化、宪法化、社会化已经成为现代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既应对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世界性潮流作出回应,也应对中国的社会转型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我国刑事法律改革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雯  李玉华 《河北法学》2001,19(6):42-46
1998年10月5日,我国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该公约最为明确、集中、具体地规定了联合国刑班司法准则.我们有必要将我国的刑事立法与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相对照.寻找差距.并提出改革、完善的具体措施。从而推动我国刑事法律向前发展。试就涉及刑法、刑事诉讼法方面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英国政府的刑事司法政策自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执政理念的转变、刑事司法体制价值取向的转变、犯罪防治对象的扩大化、刑事司法管理的现代化、更加重视司法合作、司法权的中央属性更加突出、更加重视社会共同参与防治犯罪、系统推行司法改革等方面。深入探究这些变化,汲取其中有益的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外法律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积极向世界宣传司法改革的成果和了解世界法制状况.法律概念的翻译是交流的必要条件.笔者发现英文中有不少常用的法律概念在中国存在误解或误译,中国的法律文件中出现翻译或理解错误,反映了不少人对一些中外司法概念的异同理解不准,这个问题使外国人不能正确理解中国法制情况,也影响中国人对西方法制概念的认识,甚至影响到中国的司法改革.本文以中国政府2012年10月中英文发表的《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中提及的刑事司法十个常用概念为例,辨析了刑事司法一些最基本概念中英文的异同,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很浅显,但特别重要,并不是翻译精确与否的简单问题,而是重要的法律研究课题.准确理解和翻译刑事诉讼中的概念,有利于向国际社会正确介绍我国司法改革的成果,了解国外刑事诉讼中有关概念的真实意义,有利于中外司法交流和借鉴,有利于我国司法与国际公约和国外司法制度的比较研究,有利于中国人对国外法律制度的正确认识,促进中国的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15.
刑事和解制度是我国司法领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当下司法改革的热点话题,它有利于被害人利益之保护,有利于加害人的悔过自新和有效回归社会,还有利于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刑事和解制度是刑法民法化的例证,其中刑事和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问题是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操作重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刑事司法是个复杂的系统,由各级政府进行管理,受来自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在任何一个国家,对刑事司法系统的改革都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出于某些复杂原因,美国的刑事司法体系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美国虽只占全世界人口5%,却囚禁了世界上将近25%的犯人,在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上均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每年要耗费纳税人缴纳的数百亿美元及难以估量的人力成本来维持这套系统。然而,问题在于美国并未因此而变得更安全。奥巴马总统深刻理解开展刑事司法改革的紧迫性并以此为其执政期间的一项重心工作。通过他本人的行动及其政府出台的政策,奥巴马总统支持并强调了基于证据且受到两党共同支持的渐进式改革举措。在其领导下,美国刑事司法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由奥巴马总统本人撰写,从独特的视角系统地谈论这些改革成就,以及总统所能运用的、将会为整个系统带来有益变化的举措。同时,本文还强调了可以取得更大进步的历史机遇。本文表明,即便重要的结构性和审慎性限制制约着国家领导人如何对刑事执法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存在其可运用的有效工具和举措以持久而深远的方式去塑造一国中央和地方刑事司法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制在过去已形成了“刑事为主、民事为辅、行政短腿”的内部格局,其改革的基本走向为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化.基于地方改革成果判断,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司法的内部体制将定格为“三审合一”模式.将已归队的林业审判机构改造为生态环境保护审判机构,能够推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制的完善.相应地,将森林公安改造为脱离行业控制的生态环境警察,专司生态环境保护刑事案件侦查之责,能够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外部体制的下游体制.  相似文献   

18.
李翔 《法治研究》2014,(8):79-86
近年来,最高司法机关及时、有效地通过发布刑法司法解释将党和国家的刑事政策转化为司法政策,并将其运用于司法实践中,指导各级司法机关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是,刑事司法政策司法解释化也存在诸如:违反罪刑法定、损害法治根基、破坏刑法体系的稳定性和严肃性、损害司法权威、束缚法官能动性等弊端.过度将刑事司法政策转化为司法解释,不但有损刑事司法政策指导作用的发挥,还可能造成更多问题,不利于刑事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刑事司法工作的开展.本文以刑事司法政策司法解释化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刑事司法政策过度司法解释化的弊端,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正确定位刑事司法政策,使其更好地促进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完善,推进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现代刑事司法体制的观念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善的刑事司法体制建立在国家理性的基础之上 ,只有在国家目的、人民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问题上有着正确的观念才能够具有民主、文明的刑事司法体制建构和符合理性原则的刑事司法活动。现代刑事司法体制以民主观念、权力制衡观念和法治观念为观念基础 ,司法独立体制和民众参与司法机制的确立与上述观念存在密切关系 ,我国的刑事司法体制也体现了上述观念 ,随着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 ,民主观念、权力制衡观念和法治观念应当得到进一步贯彻 ,进而为司法公正提供切实的保障。本文着重探讨了作为现代刑事司法体制基础的三大观念 ,并在此基础上对刑事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对犯罪做出的系统和积极的反应,较之传统刑事司法具有社区性、无害性、多层面等特点。20世纪末,在传统刑事司法遭受困境、刑事政策面临变革以及人权保护的背景下,恢复性司法得到空前的复兴和重视。欧洲等国的恢复性司法的立法和实践为我国提供了灵感和经验。面对世界刑法这一全新的发展潮流我国应审慎对待并完善相关制度,逐步有序地将恢复性司法贯行到刑事司法改革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