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价值链为切入点来分析内部审计的职能。在介绍了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内部审计在波特价值链活动中的定位,然后论述了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内部审计职能。  相似文献   

2.
吴琳 《行政与法》2006,4(5):42-44
公务员的理论思维是政府行政工作中的灵魂,体现的是政府公共行政的精神。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理论为路径来思考问题的。它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特征,是对经验思维方式的超越。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的对比,从而提出提高理论思维的三种模式:提取与配置信息的模式,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模式,自我反思与超越自我的模式,最后提出了理论思维能力提高与创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申琪 《法制与社会》2012,(27):143-144
公共事务跨域治理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强调政府组织、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之间的互动合作治理,在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成为解决区域问题的有效模式.公共事务跨域治理合作区域与区域间合作的发展是行政协议产生发展的母体和推动力,本文主要基于区域政府行政协议的视角来展开讨论,分析行政协议存在的基础和现实发展状况并结合美国州际协定来看我国公共事务的跨域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名扬 《法制与社会》2013,(21):216-217
源于西方的教育券制度在我国浙江、湖北等省份和地区进行着本土化的实践,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均以失败告终。本文基于成本分担的理论,分析教育劵制度作为一种教育资源配置工具的合理性。并基于我国少数省份实践的失败经验,分析影响我国教育券制度有效应用的困境所在,其中包括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券面值较低、与我国基础教育制度相冲突等等。  相似文献   

5.
许芳  范国华 《行政与法》2006,(12):119-121
“以房养老”模式是帮助老年人在不出售房屋的前提下将房产套现,以现金保障老年生活的模式设计。基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充分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的现实状况,文章认为我国引入“以房养老”模式只是时间的问题。文章对大陆法系由来已久的让与担保理论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以房养老”模式的法律框架,从而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有效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烁 《法制与社会》2013,(35):233-234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日益严峻,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囚徒困境”这一模型的现实表现。本文以“囚徒困境”这一理论模型及其最优策略为视角,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并据此设计出一种科学有效的调节利益结构的机制,去引导生产者、监管者、消费者基于理性人的思维作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商巍 《法制与社会》2015,(3):214-215
在我国进入和谐社会和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面简称《决定》)中重点强调提出要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来深化我国社会当前管理和大城市发展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有效实现社会治理的科学创新和改革,这不仅仅是对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升级,也不单纯沿用西方科学国家社会治理理论和模式,而是我国党政机关深刻剖析当期社会治理创新所面临问题后的与时俱进和深层次的理论创新深化,三中全会充分表述了我国社会治理的鲜明目的,也预示了具备鲜明多元化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理念和政策也发生重大转变,其社会治理内容和方法也更加多元丰富.  相似文献   

8.
黄国胜 《法人》2011,(2):13-13
沭阳谋求发展的初衷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这样背离科学发展的圈地运动及假招商乱招商的“穷折腾”,用“急功近利”来代替科学发展让人极为担忧。科学发展观已提出多年,上述的怪现象为什么在沭阳还会层出不穷?其实这所有问题都是扭曲的“政绩观”在作怪!  相似文献   

9.
传统理论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偏颇在于,把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固定、僵化为一种模式,支配了课堂教学、课外学习、教育评价等一系列环节,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引进国外法学本科教育通行的研讨课教学方法,融合我国教育思想,重塑教学机制,能够有效改善法学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天兵 《法制与社会》2010,(16):205-206
我国出租车行业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最初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到现今行政与经济手段并用,但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如今最为盛行的北京模式,导致了诸多的社会问题,造成了社会福利的损失。本文借用交易费用理论以及路径依赖理论对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并从政府、出租车行业公司、出租车司机、消费者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角色定位,进而提出了对策分析,在这种模式下,四个主体间形成了一种相对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物权行为理论不仅能够影响微观的个体交易,而且对完善整个社会交易安全,对出卖人、买受人、第三人利益的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物权行为在我国有存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目前,我国并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更不承认其无因性,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亟需一种完整的物权行为理论模式,并在这一基础上,配合善意取得制度来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法学》2017,(3):93-111
我国对于盗窃行为采取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的二元制治理模式,其中,盗窃数额是划分盗窃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即盗窃罪)的重要标准。盗窃行为二元制治理模式虽然为时久远,且富有效率,但也存在犯罪数量前后可比基准不一致、刑事政策制定依据偏离客观事实、警察权过大、司法权受限、难以对盗窃案件进行统一、科学、有效治理等问题。为了解决二元制治理模式产生的弊端,基于法治语境和相对优势理论,可以考虑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盗窃行为全部纳入刑法,以盗窃罪予以处置,尝试建立一元制的盗窃罪治理模式,此举可以大大提升犯罪治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刘向民 《行政法学研究》2008,(2):103-117,133
以我国现有的国土规划体系和正在进行中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背景,系统比较国际上两种重要的规划模式: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这两种规划模式有着截然不同的目标、体制和手段,并导致了国土开发的不同结果,但是都较好地坚持了民主、科学与法治原则的有效统一。同时依据本国特点,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同取向的平衡。我国有必要借鉴两种不同规划模式的经验,建立一个充分体现了科学、民主与法治原则的国土规划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最近司法过程中产生了—种新的纠纷解决模式——刑事和解,这其实是一种刑事和解协议过程,主要用于轻微刑事案件和青少年刑事案件中,收效比较好.本文以公法契约理念为基本理论,就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和解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公法契约理念的刑事诉讼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晔 《法制与社会》2014,(5):282-283
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对我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在从前苏联引进之初,就开始延续了前苏联学者们对犯罪构成要件理解的误解,将有特殊作用的构成要件理论理解为犯罪认定成立的一般要件。我国属于大陆法系,而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犯罪构成要件是三阶层理论,我国的四要件与具有层次性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也迥然不同。与此同时,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是一种二元的结构模式,注重程序正当,体现了保护人权的机能。不同法系国家,乃至属于同一法系不同的国家,由于政治问题、法学传统、法律文化背景和法学理论研究发展水平不同,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内容和体现出来的科学程度也不相同。研究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体系的问题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体系的差异,归根到底是为科学的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提供借鉴,并扫清技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数字的语言     
龚依文 《检察风云》2014,(15):96-96
数学是一种模式的科学,是我们看待世界,包括外在的物理、生物与社会世界,和内在心智世界的一种方式。数学的美,隐藏在数字、点、线与面、几何图形、函数等符号中……让不可见变成可见我们已经利用"数学是模式的科学"这一口号来回答"何谓数学?"这一疑问。有关数学,还有另一个根本的问题,能以一个吸引人的短语来回答:"数学作什么用?"  相似文献   

17.
信息社会,个人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商业化应用不断加速的今天,如何有效规制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使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法律问题。本文在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现有四种规制模式比较分析后,就未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制模式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法律的意识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面对问题时选择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身权益.而刑事法律援助便是一种从公民角度出发的权益保障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便以刑事法律援助模式的概述为研究基点,分析我国形式法律援助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并对我国刑事法律模式选择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北方法学》2018,(3):66-80
当前,我国风险规制领域公众参与正处在参与不足与参与过度的困境,这实则暴露出风险规制公众参与的形式化。针对这一问题,主流法律学者主张应当通过利益组织化建构所谓的公众参与利益代表模式来解决公众参与形式化的问题。从理论渊源上考察,公众参与的利益代表模式遵循多元主义的政治哲学传统,强调通过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对抗、竞争、博弈来对风险规制决策施加影响。然而,这种公众参与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在现代社会中,民主的实质是协商论辩而非对抗妥协,因此在风险规制参与模式上应当向协商转向,建构一种以协商民主为理论基础的风险规制公众参与模式,借由多元主体的协商对话来强化公众参与,克服公众参与的形式化,最终塑造风险规制决策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20.
缔约过失责任是大陆法系民法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学说,该学说较好地解决了合同缔结阶段对当事人的保护,避免了合同缔结这一过程成为法律调整的空白之地。自耶林创立该理论后,各国立法和判例纷纷予以确认。但立法和判例的确认,并未解决缔约过失责任理论中留下的若干问题。完善的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的立法前提,我国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民法典编撰,梳理缔约过失责任上的理论问题,有助于建立我国合理的民事责任体系。基于完善我国民事责任体系的动机,文章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探讨了缔约过失责任的基础理论,并总结了我国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缔约过失责任的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