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加强劳动监察工作的逻辑思考与路径选择研究,对于促进劳动关系有效治理、进而促进社会整体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对劳动监察工作的历史、现实与理论逻辑思考,应将劳动监察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强化劳动监察政府规制的权力制衡与利益均衡,应重视劳动监察由"劳动基准"向"体面劳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在坚守"就业优先"理念的同时,承担起"健康优先"治理的使命,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中的卫生健康矛盾,这在实践进路上有其逻辑必然性。我国当前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在加速现代化的进程中与经济和健康交融后所呈现出的未富先老、寿而不康、未老先衰等典型人口学特征,要求将"健康优先"嵌入劳动关系的构建中。与此同时,多发性疾病引致的各种经济社会负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卫生健康服务的矛盾,则为以"健康优先"突破健康困境,助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局面,提供了直接依据和现实指向。研究认为,为构建"健康优先"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应以"健康优先"的战略设计减缓与日俱增的疾病负担,以"健康优先"的价值取向呼应日益强劲的健康需要,以"健康优先"的指导原则引领健康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3.
归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劳动关系治理促进经济崛起和社会稳定的"中国实践",提炼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国特色劳动关系系统的"中国智慧",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劳动关系治理的"中国道路",能够更好地验证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本研究基于复杂系统视角,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劳动关系系统...  相似文献   

4.
邹震 《中国工运》2007,(1):30-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强调要坚持“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维权理念,践行这一理念,要求工会在维权工作中,必须善于从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入手,努力通过协调协商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劳动关系双方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合作,实现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最终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结果。坚持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维权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努力推动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际发展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治国理政和社会治理方式逐步转型,共商共建共享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成为工会参与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强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增强理论自信、政治定力和实践自觉,推动我国工运理论和实践创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6.
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风向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从马克思关于劳动关系的一般论述中汲取理论支撑,从我国劳动关系演进的制度化与常态化进程中借鉴 有益经验,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我 国劳动关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但是我国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和新型就业形态的涌现给劳动关系治 理带来了_定的挑战,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失衡以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和谐劳 动关系构建的进程。研究建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应始终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大力激发公有制 经济活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新时代工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新时代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的重要一方,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参与主体。新时代工会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着劳动力市场分割、职工群体性事件诱因转变、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经贸摩擦的负面影响,以及隐含在“三新”就业中的职工权益保护难题等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所带来的劳动关系不确定性,深圳工会试验区在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重塑工会以应对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积极发挥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培育基层工会的治理能力、加强工会服务职能建设和建立冲突事件预警与处理机制等是新时代工会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
"第四次创业浪潮"强调以互联网为依托,从大众创业到就业效应,互联网平台创造了新业态模式,也重塑了劳动关系。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创业就业时代,劳动关系的边界和范围不断扩展和延伸,劳资双方的利益诉求时时更新和变化,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形成挑战。构建互联网时代的和谐劳动关系,政府需要借助互联网理念来治理新型的劳动关系,以法律的多样性保障劳动力市场的灵活稳定性,不断强化行业工会的治理能力,同时推动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正>继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今年中共中央又出台《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这是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行全面梳理,显示出中央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如何正确认识劳动关系矛盾的性质特点,怎样才是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地保障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以及怎样诠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植根于本国历史经验、道路实践和国情社情,经过70年来五个阶段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理论体系,即借鉴西方的劳动关系制度,但摈弃了把劳动关系看成是纯粹的经济关系、单纯用产权规则解决纠纷的思维。该理论体系认为,劳动关系中包含了政治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此,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利益差别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由此形成了国家主导的中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基础性转变,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种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这些变化必然会带来劳动关系的变化和劳动关系研究的新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圳盐田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为社会组 织参与劳动关系治理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实现了劳动关系治理的关口前移,营造了浓厚的和谐劳动关系文化, 有效降低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该促进会体现了社会性、专业性、服务性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在治理主体、 治理对象、治理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创新,推动劳动关系治理逐步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不仅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升级中需要探索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共享发展成果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研究探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劳动关系调整中的政府干预、我 国劳动关系治理的历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政府的作用等问题,可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等提供参考。 研究认为,从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实际出发,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吸取国外劳资冲突的教训,深刻认识 和把握新时代劳动关系发展的规律,对于我国探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中 国劳动关系的研究,应立足国情,从实践走向理论,并将理论回归实践,理性、客观地分析劳动实践需要解决 的深层根本性问题,从而为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涉及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当前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应认真研究把握现阶段劳动关系的基本矛盾,查找不和谐的因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政策、法治支撑体系和社会支持体系,完善工会维权机制,现实而前瞻地服务于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任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强调要强化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促进实观体面劳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系统梳理概括了国际劳工组织百年发展中的五大贡献,研究表明,几乎每个改变社会和劳动的事件都与国际劳工组织密切相关,在关键的历史时刻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的联系源远流长。中国政府和工会、雇主组织在劳动立法、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的价值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吸收了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劳工标准的有益经验和积极影响,履行了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的义务。因此,无论是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还是致力于积极参与国际劳动治理,都需要加强对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劳工标准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以便不断加强我国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为促进体面劳动,实现社会正义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积极性的同时,还要理顺企业内部诸多关系,重点是劳动关系问题,努力构建和谐企业以及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企业和谐、社会和谐是工会肩负的社会责任.工会作为职工群众利益代表者、维护者,劳动关系的协调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工会要在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维护职工权益;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格局中科学定位自己的职责和作用;在参与、配合、协助、协调、引领、教育的维度内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工友》2008,(10):18-22
恩格斯说:“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作为“轴心”的劳动关系,决定着“全部现代社会体系”,劳动关系紧张则整个社会体系就紧张,劳动关系和谐则意味着,整个社会和谐就有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和谐劳动关系治理指数作为量化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测量工具,是当前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的重要内容。研究基于新时代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特征,结合战略劳动关系管理理论,以文献研究和 实地调研情况为依据,构建了以“合法”为深层根据的基础性和以“合情”“合理”为核心所指的提升性两个 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治理指数,并区分了预警型、良好型、和谐型劳动关系治理指数 概念化结果。研究建议,可以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治理自评自测、不同企业劳动关系治理的分类和比较、企业 劳动关系治理的长期追踪与未来预测等方面运用该指数,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坚持用法治的理念和法治的方式构建、协调、发展劳动关系,正是工会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也是我们纪念《劳动法》颁布20周年的真正意义所在。1994年7月5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在中国第一轮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时代强音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调整劳动关系第一部基本法,其鲜明的一条红线就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