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产重组成为企业扩大规模,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运用现代博弈论作为方法论,从规范的角度论证:纳什均衡、帕累托最优、完全合约与交易费用为零条件下企业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揭示企业资产重组的经济学基础: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不完全合约之间的交易,不同形式的资产重组具有不同的交易成本,因此,资产重组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这为进一步分析不同企业资产重组形式的性质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石,同时也为实证分析企业资产重组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
李书锋 《理论月刊》2000,(10):35-3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产重组成为企业扩大规模,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运用现代博弈论作为方法论,从规范的角度论证:纳什均衡、帕累托最优、完全合约与交易费用零条件下企业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揭示企业资产重组的经济学基础: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不完全合约之间的交易,不同形式资产重组具有不同的交易成本,因此,资产重组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这为进一步分析不同企业资产重组形式的性质奠定了一个理论  相似文献   

3.
资产重组既是经济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流向优势企业,更是不同形式、内涵的文化之间的竞争的结果,其成败最终取决于以不同企业为载体的企业文化整合的效果。从深层意义来说。资产重组是以优势文化为主体重新构建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的融汇达成重组企业内部的融合,使企业发展保持强劲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4.
高存林 《开采》2002,(2):36-36,30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企业实施战略改组的过程中,无论是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还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等形式搞活小型企业,都涉及到优化资源配置,进行资产重组的问题。然而,企业实施资产重组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许多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只注重经济上的资源重新配置,却忽视了对新的企业组织上的文化建设与重塑。  相似文献   

5.
作为经济学大师,马克思和科斯对企业的起源虽然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他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产生的前提、企业产生和成本的关系、企业的边界、企业的性质等问题的论述,却共同证明了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且是特定经济制度下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作为经济学大师,马克思和科斯对企业的起源虽然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他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产生的前提、企业产生和成本的关系、企业的边界、企业的性质等问题的论述,却共同证明了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且是特定经济制度下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胡继立  年志远 《求索》2011,(4):9-11
企业控制权是企业理论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理解企业性质的关键。文章围绕契约理论中企业控制权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首先综述完全契约理论中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控制权的观点,指出完全契约理论对企业控制权内涵规定过于狭窄;其次,对不完全契约理论中交易费用经济学对企业控制权存在范围的研究进行分析;再次,阐述不完全契约观下的企业控制权研究,重点分析了GHM理论对剩余控制权的认识,并对与GHM理论相关的企业控制权研究进行介绍;最后,对基于契约观的企业控制权研究进行评述,分析了目前研究面临的困境和难题,给出造成困境原因,并指出未来研究的可能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宋素兰 《文明大观》2003,(12):42-42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由于改革、资产重组以及吸收外资,出现了经济成分、利益分配、竞聘岗位、就业形式、生活方式多元化,职工道德意识、思想观念、文化素质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无论从性质到任务、从内容到形式、从目的到手段、从主体到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较强的创新开拓能力和灵活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资产重组从本意上讲是属于资本经营范畴,是市场交易行为,因而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通过市场调节实现资产重组。但是应该看到,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政府也是资产重组的极为重要的主体,其所使用的行政手段对资产重组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而应该认真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资产重组必须要有政府的政策导向,即政府要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政策及有关宏观政策,为资产重组提供政策导向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企业党委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是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是企业党委对企业实行政治领导的重要内容。企业党委如何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根据不同性质的问题确定不同的参与形式和方法。企业生产经营和行政工作需要决策的问题很多,参与决策,首先应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筛选,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确定不同的参与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产生的根源不同,我国社会资本可以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两类。企业在进行对外交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直接通过市场,二是通过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这就有了企业在市场与关系网络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而关系网络又有传统型和现代型两类,所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可以看出,在企业选择关系网络进行交易之后又有一个在传统型与现代型关系网络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当然,关系网络之间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选择过程,而是一个随企业发展需要逐渐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郑长军 《理论月刊》2005,(2):156-158
国有企业的重组尤其是资产重组是其增加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背景与条件,阐述了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产权原理,并由此提出了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一、贸工资产重组的必要性(一 )国有外贸企业与工业企业的资产重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1994年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建立 ,外贸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 ,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商品经营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要求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有一个质的飞跃。市场经济呼唤着国有外贸企业走上与工业企业资产重组的道路。(二 )国有外贸企业与工业企业的资产重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它表现在 :1、产权明晰使国有外贸企业产生…  相似文献   

14.
资产重组中的政府作用魏杰资产重组从本意上讲是属于资本经营范畴,是市场交易行为,因而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调节实现资产重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政府也是资产重组的极为重要的主体,其所使用的行政手段对于资产重组具有特...  相似文献   

15.
公共企业:涵义、特征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观点以所有制为依据划分企业类型并认为:公共企业就是国有企业。本文认为公共企业与国有企业是在不同分类标准下对企业形式的划分,将二者简单等同失之偏颇。文章对公共企业的性质进行了有别于传统企业分类方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公共企业的涵义、特征、功能及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收购作为资本运营的一种重要形式,将在我国的企业资产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想通过收购实现资本运营,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收购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张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去分析政府的职能问题 ,它首先提出了可独立交易产品和公共交易产品的概念 ,认为企业的主要职能是生产可独立交易产品 ,政府的主要职能则是生产公共交易产品 ,并对两种产品的性质和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说 ,要厘清政府的职能问题就必须从政府的产品入手分析 ,要判断一种产品究竟应该由政府来生产 ,还是由企业来生产 ,就必须先分析其产品究竟是具有公共交易产品的性质和特征 ,还是具有可独立交易产品的性质和特征 ,只有满足前者的才应该由政府来生产和提供。并且运用本文的观点再次讨论了经济学上著名的“灯塔”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资产重组、企业购并实质上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方面的调整,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有着其内在的合理性。它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一些优势企业能够通过资产重组、企业购并迅速得到低成本扩张,形成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从而极大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盈...  相似文献   

19.
一、企业产权交易的形式 在中国,产权交易有以下形式: (1)企业合并和分立。企业分立通常伴随企业财产和债务债权分割,其分割办法会影响原企业债权人、所有者的权益,通常要受法律约束;(2)企业出资产权及股权的交易;(3)企业资产、营业的交易;(4)企业扩大和缩小。企业扩大,即增资、扩股,企业缩小,如减少资本金,都包含产权交易成份,通常对企业减少资本金的控制较严;(5)企业破产、解散、清算。破产时的财产交易与狭义的产权交易差别较大(如处理时的法律依据不同),但往往包含产权交易的成份;(6)企业形态变化。企业形态变化不一定意味着产权交易,但重大的企业形态变化,如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意味规范当事人关系的  相似文献   

20.
纳什均衡是完全信息非合作博弈,本文运用纳什 均衡来分析企业合作问题,如企业合作与欺骗的博弈、企业 合作博弈的进化稳定对策、加入惩戒的企业合作博弈、企业 竞争的红色女王效应等,推导出企业合作的条件及企业合 作行为的进化稳定对策,为企业决策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旨 在实现企业之间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