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福升 《前沿》2004,(4):173-174
柳永之词在北宋士大夫中,是一个大家观注、批评的“热点”,北宋士人们对柳永词之关注是同时代其他词人之词所难以相比的。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北宋士人们对柳永词的评论,好像多为“从俗”、“词语尘下”等等之类,批评也好像表现得甚为强烈。而我在这想说明的一点是:批评其实  相似文献   

2.
丘斯迈 《理论月刊》2004,(5):132-133,142
秦观是北宋的婉约词大家,他在中年以后屡遭贬徙,其凄楚之情通过词的创作表现出来。凄婉、哀愁是 他后期词的特点,也是他坎坷身世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3.
刘辰翁作为南宋词坛的一位重要词人,不仅有大量词作传世,还有迥然不同于传统词人的词学观。他对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词论予以反拔,高度赞扬辛弃疾“牵雅颂,人郑卫”的创作范型;主张词应具有与诗文一样的地位和功能,词的创作应不拘一格,以意之高下为先。这种独到见解对改变传统词论、提高词品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何阿珺 《求索》2008,(10):196-198
本文从李清照的生活轨迹以及词人所处的北宋、南宋交替的社会背景出发,对李清照词中频频出现的“花”与“酒”两种意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两种看似平常之物其实是词人心灵的载体,是词人对生活、生命的执著热爱与面对黑暗现实想要逃避的矛盾心理在词中的具体体现。也正因为如此,“花”与“酒”在词人的笔下也就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而被赋予某种比兴寄托的含义,从“花”与“酒”中我们可以感悟词人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5.
张炎是宋末元初临安词人群的重要代表,他由富家公子而为漂零之遗民,目睹凌烟废堕,阅尽人生沧桑,以词人之敏感细腻之心咀嚼亡国失家之痛,此情此痛从其西湖词中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辛稼轩三类民俗词的分析,探讨生活民俗摄入到词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识以及对稼轩词作的影响。稼轩之祝寿、送别、宴饮词显示了词人反映的社会交往民俗事象的广泛性与传习性,稼轩之节序词体现了他对节序民俗题材的撷取与升华,稼轩之农村民俗词表现乡风民俗对词人个人习俗的传递与共振。  相似文献   

7.
梦窗词结构方式初探潘裕民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是继姜夔之后南宋后期的重要词人,也是词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他现存词约340余首,其数量于南宋词人中仅次于辛弃疾。然而,自宋末以来,特别在近一个多世纪内,对梦窗词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究其原因,恐怕与它...  相似文献   

8.
骆新泉 《求索》2010,(3):189-191
意象是词人表情达意的特殊符号。宋代女性词人尤其钟情于楼,其词亦多涉"楼"意象。她们有强烈的“女伤春”意识,故其楼意象词偏重于仲春、暮春之季节取向,且玉楼词人比青楼词人更敏感;有鲜明的暮天、明月情结,故其楼意象词偏重于黄昏、月夜的时间取向,且玉楼词人比青楼词人更突出;有孤独愁苦的情感偏好,故其楼意象词偏重于孤独寂寞、相思怨艾的情感取向,且玉楼词涉及思君、爱国、咏物、悼亡等情思,青楼词涉及对地方官员的依附、与男性词人的唱和,以及从良的愿望等内容。而这些无不展示出她们各自不同的身份地位、人生际遇和理想情志。  相似文献   

9.
柳永俗词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入宋之后 ,由于歌舞宴饮、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的滋蔓 ,形成了尚艳、尚柔而趋俗的局面。在这种人文环境中 ,受世俗文化的市井风情的熏染 ,柳永词张扬出鲜明的“俗”的创作个性。其俗词的兴起 ,代表了当时追逐流俗的审美取向和创作趋向。他的词“为情所役”,多用俚曲慢调、鄙俗之语 ,恣意抒写世俗的男女情爱 ,源流上承接晚唐五代温之花间词而来 ,却更具有浓厚的市井艳俗味。柳永词与晏、欧词虽有雅俗之分 ,一为贵族雅词 ,一为市民俗词 ,但晏、欧词的富贵气与柳永词的市井态 ,本质上都是一种俗。柳永词的“以俗为美” ,往往遭人訾议 ,但是从柳永到周邦彦的百余年间 ,大凡北宋重要词家 ,或扬或弃多染指其间。  相似文献   

10.
北宋词人王仲甫与王观年代相同,事迹相仿,均有贬逐经历,故后来者多误认二者为一人,并以为王观即“王逐客”。然王仲甫实有其人,生平事迹大略可考,“王逐客”应指王仲甫而非王观,《全宋词》原系于王观名下16首词中,有4首应属王仲甫作。另有两首及《全宋词补辑》收于王观名下12首词,其作者应两系之。  相似文献   

11.
《春秋》2021,(3)
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以"千古词人"著称于世,却少有人知,他更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武将。朝廷的腐败无能、苟且偷生,让他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不得不对酒当歌,长歌当哭。满腔的悲郁愤懑,化作诗酒中的万丈豪情……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幼安、易安)。  相似文献   

12.
范晓燕 《求索》2007,(12):167-170
北宋词坛,柳俗、苏雅各自构体开派,但又未免偏于一端。周邦彦继之而来,取柳、苏之所长的同时救偏补弊,将词体引入更趋于成熟化、典雅化的发展轨迹。固然,周邦彦艺术上的开阔气度不如柳永,内容上的拓新境界逊于苏轼,但其词在表现形式上穷极工巧,既讲究言情之含蕴清丽、辞句之精工圆润,又着力于篇章之缜密变化、声律之谨严和婉,这是柳、苏词未能所及的。周邦彦词折中于柳俗、苏雅之间,另开浑雅典丽一派,亦雅亦俗而又去俗从雅,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至高审关境界。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称“清真,集大成者也”,客观地看,周邦彦词技巧功力之博大精深.实为北宋词集雅俗之大威者。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中国古典词学接受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次 《前沿》2009,(12):181-185
新世纪以来,我国古典词学接受研究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五个领域,即:对词人接受的研究,对词作、词集接受的研究。对词体、词统与诃学群体接受的研究,对词人词作对前代作家与非词体作品接受的研究,对词作为文学之体接受的研究。新世纪以来古典词学接受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从一个侧面标示出我国古典词学研究的范围正在日益拓展。研究的对象正在日益丰富,研究的论题正在日益细化。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字坦夫,又率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他不仅在词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还是一位抗金的民族英雄。他常常把自己的一片爱国深情溶进许多词呈,因而被称为爱国词人。辛弃疾出生在北宋灭亡后的第13年,面对金人的统治,他从小就立下要尽忠报国、收复失地的宏伟志愿。161年,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年仅ZI岁的辛弃疾在济南以南地区组织了2000多人揭竿而起,投身到爱国抗金的洪流中。第二年,他率领这支队伍参加耿京的起义军,担任“掌书记”,并参与策划军事。后来他欢说耿京投归南宋,就在他渡江联络有关事宜时,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  相似文献   

15.
万静 《理论月刊》2008,(9):144-146
北宋词人贺铸存词近三百首,其愁情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技巧上,都是东山词艺术魅力的主要表现。贺铸愁情词字面圆熟、精新、工秀,善于化用前代诗作的整体精神境界;以情为中心布置景物描写,景随情变;用丰富新颖的比喻描写愁情。其笔下的愁情典雅而不刻板,浓烈又不失轻浅,奇异灵动,变化无端。  相似文献   

16.
王湘华 《求索》2010,(11):197-199
王鹏运为"清季四大词人"之一,是清末"临桂词派"的代表,一生以填词为趣,以词籍校刻为官余乐事。他校编的《四印斋所刻词》,旁采博搜,精妙绝伦,并与朱祖谋合校《梦窗词》,从而开创晚近词籍校勘之学。校词作之误、校字词之误、校倒文错简、校脱漏衍文、编辑遗佚,尽量达到存真复原的目的,其校勘方法、校勘原则和校记处理均有特色。王鹏运词籍校勘之学对晚清民国词籍校勘与词学理论产生深远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北宋词人毛滂爱情词探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北宋词人毛滂的爱情悲剧和情感历程的考辨 ,展现了毛滂词以夫妻感情生活为取材重点的独特价值及其缠绵蕴藉的婉约风致 ;同时 ,本文还揭示了毛滂爱情词所有的另一个侧面———豁达的情怀、高雅的情趣、欢愉的情调 ,凸现了其豪放词家的革新精神 ,从而展示了毛滂爱情词雅化、诗化的特点及其对当时词坛的补弊救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临安词人群是宋末元初词坛一个重要的词人创作群体 ,本文拟以张炎、周密、王沂孙为代表探讨这一易代之际词人群体的隐逸心态。隐逸既是其忠于故国的表白 ,也是其唯一的精神栖息地 ,又是其困境中的不得已之选择 ,身隐而心终不可隐。隐逸既有群体之共性又有个体之差异  相似文献   

19.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这是一位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总剧性人物,也是一位历经千百年而被人们传颂的不朽词人。公元975年,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汴京,封“违命侯”。一个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一国之主,从此变为任人宰割的阶下之囚。然而,作为词  相似文献   

20.
北宋人填词化用唐诗有一个独特的现象:除苏轼、周邦彦二人词不限于用晚唐诗,其他词人则多对晚唐诗情有独钟。欧阳修、李清照词特爱用韩偓诗,秦观词喜用杜牧诗,贺铸词爱用温李诗。晚唐诗中不少名句甚至被宋代词人反复多次借用。宋人填词用唐人诗句,已成为普遍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但在诗歌创作上他们却从不愿轻易这样做。这种现象反映了北宋人对于填词的游戏态度,也反映了宋人对晚唐诗的由衷欣赏,以点化唐诗来标雅炫博。有学者认为宋词化用唐诗现象反映宋人欲以词来“祈求名于时和名于久”,这是一种文化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