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政治伦理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耀东 《湖湘论坛》2004,17(3):84-85
中国社会在由传统政治社会向现代政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在其文化心理及行为规则层面必然要求政治伦理的现代化,现代政治伦理的产生与建构是政治转型的深层变革,这种深层变革又必然推动中国政治的现代化。  一、伦理政治、政治伦理、现代政治伦理伦理政治是与法理政治相对应的概念。它们所描述的是两种典型的政治形态。比较文化研究表明,伦理政治是中国政治的典型模式,它以“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的双向同构为特征,即把伦理道德与政治法律相结合而构建的政治理论体系和政治统治模式。法理政治则是通常所说欧美国家的西方政治的典型政治…  相似文献   

2.
公民社会的政治定位与政治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萍 《湖湘论坛》2003,16(6):89-91
政治伦理指政治主体 (包括政府、政党、官员、公民等 )在政治活动、政治行为中所信奉和实践的伦理精神 ,具体涉及到政治家伦理、公务员伦理、制度伦理、公民道德等方面。政治伦理的功能在于它可以作用于社会制度的选择和评估 ,提供社会诉求和利益集团的合法性依据 ,树立官员的服务观念 ,并促成公众意识和公民道德的形成。政治伦理并不探讨具体政治主体的动机是否道德的问题 ,而主要考察他们的政治活动、政治行为所表现出的道德价值。公民社会的政治已经成为了公共事务 ,政治伦理也就成为了一种角色要求。一、政治在公共生活中的“定位”政治…  相似文献   

3.
<正>价值是表征值得希求的或美好事物的概念。所谓政治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社会政治现象的根本看法和对于政治现实和理想所做出的基本评价,它给人们提供在政治领域什么是善的和应该的等观念知识和评价政治现象的一般准则,帮助人们确立一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政治价值观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理解人们政治行为的关键因素。和政治文化一道,政治价值观的生成,既源于人们依据现实政治实践的新创造,也源于累世过往文化传统的承继。  相似文献   

4.
一、公共行政社会化:一个被忽视的领域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政治文化的巨大作用通过政治社会化方式来实现的,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发挥又是借助于对政治文化的维持、改变或创造来实现的。因此,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它们是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是统一的整体,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就目前世界各国的“政治社会化”研究、实践结果评价,政治社会化的成效是显著的。自上世纪70年代政治社会化研究逐渐成为政治学的热门领域后,“政治社会化”已日益成为各国维护其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价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政治发展研究中,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政治文化是政治人在政治认知和评价中内化了的政治制度,标示着一个民族的政治个性。它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或每个政治角色的政治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是政治体系或稳定地有效运行或发生变异甚至动荡的深层原因。政治稳定则是一个国家政治体系的有序性和政治发展的持续性。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是一致的,只有通过政治发展才能求得政治稳定。没有政治发展的政治稳定在现代化进程中是不可取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环境因素。它从个体政治行为、社会政治和政治体系维系与变革三个层面对政治生活发生着影响。云南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对民族地区基层政治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制约着基层政权的建立、发展与变革 ;二是影响着基层社区的政治。由于受其影响 ,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的建立、发展与变革 ,基层社区的政治生活状况等 ,表现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改变民族地区基层政治生活的落后性 ,必须重视和强化政治文化建设 ,加强基层政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胡艳辉 《求索》2014,(1):135-139
农民工的融入问题关系到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与和谐,它已经成为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政治意识与行为的维度来考察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通过总结归纳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农民工的政治意识具有二维性即现代性与非现代性并存的特点,而政治参与的制度化与非制度化体现了农民工政治行为理性与非理性相交织。农民工双重特性的政治意识与行为相互构建,形成了农民工群体的亚政治文化。在这种亚政治文化的影响下,农民工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不融入”或“半融入”于城市社会,因此,加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就必须树立农民工现代性政治意识,同时创造条件引导农民工政治参与从非制度化走向制度化,加强其政治行为的理性。  相似文献   

8.
谢宝富 《新东方》2004,(5):23-27
政治文化是当代政治学的重要分析理论之一,也是政治学理论中颇具争议的领域之一。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若干问题,谈些个人看法。一、关于概念的再认识 政治文化的概念是1956年由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系统》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各家对这一概念的定义差异很大,阿尔蒙德自己的用法也有一定的差别。如他曾先后指出: 1、每一政治体系均固定于一个政治行为的特定取向模式。这特定取向模式即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9.
崔珏 《岭南学刊》2012,(6):8-12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长期、稳定的政治制度是塑造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因素,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也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政治文化是一国政治制度形成的背景,是制度运作和变迁的深层次原因。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文化土壤,中国文化中整体至上的价值取向,“统一”、“核心”的政治心理,求同存异的和谐精神,合作与协商的行为偏好形成了对制度运行的有力支撑。政党制度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为制度创新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肖政军 《湖湘论坛》2020,33(1):131-144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在党的建设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党内政治文化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涌现出一批成果。但由于这一命题正式提出的时间较短,学界对政治文化、党内文化、政党文化等名似实异的概念辨析不够,是造成创新性不够、研究范式单一、难以形成有效学术对话等不足的根本原因。深化党内政治文化研究,不仅要注意概念的界定及辨析,更要在方法论层面有所突破,应从转换研究议题、变革研究范式、转换研究具体路径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起点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元问题,它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概念、范畴等一系列基础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广义政治”视角看,我们认为,人类社会氏族制度的形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起点.从这一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起点,有利于我们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其本真.  相似文献   

12.
自从民进党执政以来,台湾一直处于政治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台湾之所以难以实现政治稳定,有着深层次的政治文化根源。主要包括台湾政治体系结构的客观缺陷和民进党当局主观上对制度的不尊重,受到台湾“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民主政治”恶质化倾向的影响,以及台湾政治文化极端化趋向导致民众政治参与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等等。只要这些问题不解决,台湾将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明建设对政治文化提出了极大挑战。主要表现在:政治主体的政治意识(包括表达和参与意识、法治精神、公民政治权利意识等)的全面更新;政治文化的重新整合。政治文化的重新整合,需要大力培育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和政治社团尤其是民间社团;政治文化的重新整合有赖于新政治人的崛起;政治文化的重新整合离不开“草根民主”的催生和普及。  相似文献   

14.
杨高男 《湖湘论坛》2006,19(3):42-44
天命、德、礼是中国上古社会政治文化的内质,也是孔子确立理想社会与政治的三个理论维度。正是在寻求和“损益”传统政治文化价值资源的过程中,孔子架构起以仁为价值原点、以心性伦理为价值工具和以政治伦理为价值目的的伦理政治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5.
传统是现代的基础,传统政治文化是政治现代化的起点。在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政治文化发生过、而且仍然发生着影响。从中西政治现代化的早期情况来看,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性,这种影响集中表现在文化主体的“坚守”和“选择”,“解释”和“融合”则构成了产生影响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李敏 《前沿》2005,(11):166-168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学者的政治行为概念,提出公民政治服从行为的概念。公民政治服从行为既是一种政治行为,又具有服从行为的特征,是两者的交集,具有自身的特点,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公民政治服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民对国家和政府的认可,因而政府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合理的政治制度、符合公民利益的政治产品、良好的政绩等来获取公民的服从。  相似文献   

17.
政治情绪意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消极的政治体验和感受。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治情绪主要表现为政治冷漠、个体极端行为和群体性事件,政治情绪的表现所导致的消极影响是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面前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难题。社会转型是政治情绪产生的根源,也是导致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而社会转型所引发的人类心理、经济利益、政府过程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异化"则是政治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这些方面又相互联结、交错融合共同构成了转型期中国社会政治情绪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8.
王荣芳 《人民论坛》2012,(8):114-115
县志在封建社会特别是明、清两代充分发挥了作为政治社会化载体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介绍地理、历史和文化增强身份认同感与归属感,用荣誉激励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品德和行为,用巧妙的技术化规定强化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等。新中国在重修县志过程中亦应重视其政治文化载体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先秦文士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特定的阶层。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时空中,先秦文士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人格,这对其政治行为、政治品质、政治思想、政治价值乃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分析先秦文士的政治人格,阐释在传统政治文化环境中文士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对当代的影响,会对当今人文知识分子人格构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 ,使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的表现是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 ,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 ,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 ,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这“四个多样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面对“四个多样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 ,需要我们去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