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申霞 《人民论坛》2020,(4):64-65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应急管理实现了四大转变:应急管理理念更加注重生命至上原则,主体由政府管控转为多元共治,方法由经验管理转为科学管理,模式由分类管理转为统筹协调,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应急管理能力是应急管理主体为履行应急管理职能、实现应急管理使命而应具备的知识、资源和技能的总和,包括在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和应急管理职业人三个层次上的45种能力。在国家层面上,应急管理能力可视为在重大危机状态下的国家治理能力,包括13项关键指征。在应急管理部门层面上,需要发展的核心能力有20种,分布在日常的风险治理、应急准备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多个阶段。应急管理人应当掌握三类知识体系、三类科学素养和六类领导能力。在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在多个层次上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层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预案是危机情况下协调处置行动的指导性方案,它给应急管理者提供了处置突发事件的"通用"方法和行动计划。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应急准备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编制好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对于提高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析应急绩效评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非典"爆发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与应急体制、法制和机制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职能之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在促进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在我国建立精干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体制过程中,政府绩效评估受到了理论与实践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政府绩效评估还没有实现向应急管理这一特殊领域全面延伸.为了提升政府的应急管理效能,加强政府预防和处置各级、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我们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急管理系统机构改革之后,全力构建应急能力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的关键时期。广西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应急管理部对应急管理领域规划编制工作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促协同为重点,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凝聚各方智慧,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推动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等各项发展布局,编制《广西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国内的应急管理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最近的三年来。由于伴随着大量的应急管理实践活动.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更为深入和具体.不但覆盖和充实了前期的“一案三制”体系建设等基本问题研究,而且也开辟了管理平台构建、能力与绩效评价、应急管理培训、社会资本与应急管理,以及各类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研究等分支领域。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认真学习贯彻《办法》,对于全面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办法》从应急预案的概念、分类和编制程序等各个方面,对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的应急响应模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设备为核心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应急响应信息传播模式,形成新的应急响应单元。伴随这一新变化,传统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在管理意识、信息渠道建设、信息沟通模式等方面面临根本性变革。新媒体时代应急响应体系的核心机理和发展方向是"在线社区响应网",将公众在线应急响应网络纳入应急响应体系,从而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应急信息平台为支持,实现公众和专业应急机构的有效沟通、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新机制,这是未来应急体系建设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从属于社会公共安全体系,两者不仅在内容上存在交叉,而且都具有社会控制的本质,这决定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在理论上具有协调的必然性,在建设和运行中具有对接的必要性。实现对接的路径包括:从应急管理的层面提升治安防控的层级,以治安防控体系夯实应急管理的社会基础,以治安防控平台充实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共同构成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应急管理体制是基础,决定了应急管理体系的结构.直接影响应急管理体系的成功与否。中国是一个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大,且又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大国。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难题.它们构成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1.
应急管理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紧急动员体制的建设不能随意牺牲地方经营自主权。否则,农村得不到资本和技术的改良,停滞不前的农业生产效率无法承受人口增长的高压。集权制国家则需要借鉴一府两院的政治体制改革经验,推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制衡,实现经济发展与应急管理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2.
构建基于电子政务平台的应急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进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分析了我国应急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建设现状,并提出了我国应急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建设方案和基于电子政务网络的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政府应急平台数据库的数据需求、实现路径与管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洺  王巍 《电子政务》2008,(5):56-61
各级政府应急平台数据库建设是整个应急平台建设的核心,而数据库的数据需求是技术实现路径的基础.但是在应急平台数据库建设中,由于应急管理、应急平台技术两个体系的分离,我国应急平台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建设远远滞后于应急平台技术本身的发展.从政府应急平台数据库基本数据内容需求、实现路径和后续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政府应急平台数据库建库、管理的一些基本要点,以期对我国目前各地政府应急平台数据库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季哲 《中国行政管理》2015,(8):F0003-F0003
2015年6月6日至7日,由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主办的2015年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理论研讨会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围绕国家“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总结回顾及“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重大问题等开展研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各种突发灾害提出了强化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迫切需要,应急管理也因此成为近年来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受到重视的领域。城市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要改变偏重于应急而预警预防式管理相对滞后的状况,提升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设施、机构协调、应急联动平台的建设,扩大社会参与,是提高我国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6.
分析公安机关应急业务信息整合和共享的需求及应急资源状况,研究业务信息整合和共享的关键技术,提出公安应急业务信息整合和共享的通用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城市安全链管理体系功能构建策略和主体构建策略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城市应急系统网络化模式,突出了在城市应急管理主体之间共享信息和资源对于城市应急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为有效地推动我国城市应急系统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出台的主要应急管理政策和法律可以看到,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基本上沿着"从主要依靠政策进行救援体制和机制建设,到全面重视‘一案三制’的体系建设;从重视加强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到强调领导干部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的路径向前发展。未来我国应继续充分发挥政策的灵活性及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指引作用,充分发挥法制的强制性及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依据和保障作用,以加强"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强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李立周 《前沿》2014,(17):122-124
完善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能够有效保障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缓解突发性事件带来的治理危机。然而,我国地方政府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并不成熟。本文以珠海市为个案,探讨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组织管理、设施建设、物资储备和运输保障等问题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策略与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急管理的实践表明,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危机的组织方式、体系等千差万别,但其中对应急管理教育作用的认识、对应急管理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开展程度,直接决定了应急管理的绩效。因此开展实效的危机管理教育是危机管理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目前我国这一环节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亟需加强。为此本文主要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并阐释了由研究型、培训型和科普型三种应急教育组成的应急教育体系,并针对各类型教育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