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当代中国基层维稳实践中的"刚性维稳"以"权力本位"的人治思维模式为构建方式。这种在法治社会建设中以消解法治为深层代价的短效性维稳模式极易陷入"维而不稳"的困境。要摆脱此困境,必须使维稳回归法治之路,强化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突出法治的民主基础和"权利本位"特征,奉行"法治维稳"的底线思维。  相似文献   

2.
社会稳则天下安,天下安则百业兴。能否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事关国家政权的稳固和老百姓的幸福与尊严。近年来,尽管各地维稳方式各异,但实质基本相同,即采取“权力维稳”的方式。“权力维稳”属于事后型被动式维稳,“权力本位”色彩浓于“百姓本位”。  相似文献   

3.
郭文亮 《人民论坛》2012,(33):56-57
"权力维稳"的"权力本位"色彩浓于"百姓本位",是事后型被动式维稳,而"权利维稳"则是"百姓本位"的价值观,折射出来的是"以民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社会稳则天下安,天下安则百业兴。能否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事关国家政权的稳固和老百  相似文献   

4.
法治、维权与维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稳定风险期,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法治是维权与维稳的结合点。通过法治实现维权和维稳的统一,要求政府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权力,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要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要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要树立法治底线,不能突破法律底线维稳和维权,同时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也就是要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相似文献   

5.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改革发展成果的有力巩固。新的稳定观应当是韧性优于刚性、动态优于静态。形成动态、开放、积极、韧性的稳定观,必须推动堵截式维稳向疏浚式维稳、运动式维稳向法治式维稳、被动式维稳向主动式创稳、刚性维稳向刚柔并济维稳四个维度的转型。推动维稳模式转型升级,要统筹全局思维、超前思维、底线思维,坚持问题意识,把握民意导向,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大调解是一种"稳-维稳"的模式:以"稳定"为目标,以"维稳"为手段的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它是首先在基层实践中出现,然后由中央向全国进行推广的一种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大调解以多种力量参与、灵活多样的方式满足了解决社会转型期矛盾深刻而复杂的要求,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大调解只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维稳模式,中国最根本的维稳出路还在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坛》2010,(7):32-32
郭袆在《学习时报》)2010年6月7日载文《“维稳怪圈”的法治破解》认为,在我国法治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法治是破解“维稳怪圈”的主体药方。首先,维护稳定和保持秩序是法治的本来要义。法治所追求的是一种可供预期的稳定和可供享受的秩序.法治下的社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法治在生活中具有最大程度的权威性,即良好的法律并被信仰。  相似文献   

8.
陈发桂 《岭南学刊》2011,(6):121-126
管治视阈下基层维稳的惯性思维展呈为:重视体制维稳而忽略制度维稳;重视维稳结果而忽略维稳过程;重视事后补救而忽略事前防范。这种管治型的维稳思维导致的结果是政府的维稳与民众的维权陷入非理性博弈状态。要有效矫正基层维稳的管治思维定式,应当从“管治”走向“共治”,让民众从维稳的对象转变为参与维稳过程的主体。只有从民间组织介入、完善基层维稳问责评价体制和提升政府公信力入手,才能有效解决当前基层维稳工作中“共治”思维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郑中华 《政策》2010,(6):37-38
近年来,沙洋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构建和谐沙洋为主题,全力打造维稳工作的“沙洋模式”,推动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2009年4月,沙洋县被中央综治委表彰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省、市主要领导对沙洋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做出全国一流的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聂军 《桂海论丛》2014,(2):105-109
维稳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当下中国的维稳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维稳成本高昂而效率低下。要解决中国式维稳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创新维稳理念。邓小平"稳定压倒一切"中的"稳定"指的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准则和基本政治制度的政治稳定。在当前维稳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式维稳出现了维稳内容泛化、维稳手段泛化、维稳机构空心化和维稳的自利性倾向等问题。维稳理念的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问题和矛盾凸显,民众为维护自身权益经常发生群体性事件.在刚性稳定目标下,各地方政府为维护地方稳定,基本上采取武力镇压的方式,却陷入“越维越乱”的维稳困境.文章将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机制和具体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尝试提出中国维稳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刘方平 《前沿》2013,(14):121-122
乌鲁木齐市社区采取了的一系列维稳工作运行机制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了完备的维稳组织体系;二是创新了维稳思路与方法;三是初步建立了社区维稳动员机制。社区维稳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维稳工作面临“有责无权”的现象,在解决问题的思路方面,主是创新社区维稳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如果基层维稳机制有序运行的逻辑起点不从保障民权入手,不谋求建立一个动态的、均衡的"政府维稳与公民维权"的良性互动关系,仅靠单纯的"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和信访"一票否决"等手段,长此以往,会使基层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的矛盾不断累积、叠加和发酵,最终会造成基层社会的不稳定性,动摇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因此,要实现基层维稳机制的有序运行,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有序运行的理念应当是基层政府理性对待公民的维权行动;有序运行模式应当从单纯的秩序维稳型向民权保障型维稳机制转变;有序运行的路径应当构建以"民权保障"为前提的法治型维稳机制。  相似文献   

14.
陈立雄 《当代广西》2010,(18):51-51
这是一项维稳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和谐;这是一个成功实践,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出成效。去年以来,桂平市积极实施“维稳基石工程”,实现了信访总量下降、群体性事件下降、矛盾纠纷发案下降、信访存量下降和调处成功率提高的“四个下降一个提高”的工作目标,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北京“后花园”的天津,多年来涉法涉诉进京上访人数始终徘徊在全国“前三甲”。然而。仅仅过了三年。天津的政法维稳工作就步入了全国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人大》2012,(8):63
认识不到"权利维稳"的重要,一些官员就会走进"权力维稳"的认知误区。有些官员提到"维稳"时,就认为为了完成任务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某些人将"维稳"与"可以采取非法手段"联系起来。误读"稳定压倒一切",错误地理解为就是"可以凌驾于一切之上,包括法律"。在一个公众信仰和尊崇法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根据涉稳诱因多样化、信息传播便捷化、表现形式极端化、处置反应滞后化等维稳形势的主要特点,针对政策执行不到位、隐患苗头不重视、工作方法不适应等维稳工作的主要问题,公安机关应树立“三个转变”的理念,增强维稳工作的主动性,按照“三个更加重视”的思路,增强维稳工作的针对性,把握“三个原则”的尺度,增强维稳工作的系统性,从而实现公安机关维稳观的转变与创新.同时,要遵循守底线、敢出手、抓节点、攻堡垒、慎处理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维稳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种种迹象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维稳形势严峻,维稳压力增大,而维稳工作机制尚待完善。在此背景下,公安机关被推到维稳前沿,警察事务呈现出日益泛化的趋势,维护稳定已经成为当前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维稳公安”时代已经来临。在开展维稳工作时,公安机关要站好位、站准位,必须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结构.理性介入涉稳事件及其苗头问题,坚守公平、公正立场,先判定性质再采用强力手段,同时要谨记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根本任务仍然是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龙井市民政局多措并举确保“两会”“两节”期间期间维稳工作。一是实施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日常工作科室承办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层层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和措施,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对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深入地排查摸底,对苗头性、倾向性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固定专人研究解决。三是积极履行职能,开展综合治理。强化社会保障和救助、社会事务管理,开展多项慰问,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80年代"维稳"一词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给维稳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而该类事件的根源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是诱发该类事件的关键因素。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务诚信"等要求,因此,维稳工作必须在法治的前提下,调整刑事政策,做到规范公权力,加强政务诚信,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