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5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国内主要流行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PP)QH 1、HN 7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外膜脂蛋白 (OML)基因片段 ,然后将其克隆至 pMD18 T载体中 ,经酶切和PCR鉴定 ,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序结果分别与标准菌株进行比较 ,QH 1株的核苷酸序列与血清 1、9、11、12型参考株的同源性达 99.1%~ 99.9% ;HN 7株的核苷酸序列与血清 7、3、4、6型参考株的同源性达 97.3%~ 10 0 % ,与其他血清型参考株的同源性较低。  相似文献   
52.
用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强毒株接种1日龄雏公鸡,制取肌肉脏器菌液,与C48-1肉汤培养菌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禽霍乱氢氧化铝胶灭活苗。攻毒试验表明,该苗对异型菌株P1059及从皖中西部地区分离的禽巴氏杆菌强毒株均有100%保护力。  相似文献   
53.
为了确定免疫酶组化法检测布氏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利用甘肃省甘南州兽医站人工感染试验的牦牛,进行现场检测,并与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法做对比试验。对每头牦牛20种组织器官的检验结果表明:免疫酶组化法对细菌分离培养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00%,但前者阳性检出率却显著地高于后者。并且用免疫酶组化法检测耗时短,操作安全、简便,因此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何蕴琪 《南风窗》2011,(26):34-34
颁奖词:她就是抓住了那样一个属于母亲的感动,披荆斩棘地走下来。生命对另一些生命的爱,是张平宜女士呈给我们这个社会的解药。她是台湾一个普通中产家庭的主妇,医生的好太太,两个孩子的好妈妈,当过12年记者的知识分子。她为社会公义所做的,如能获更多人认可,则意义绝不仅限于照顾四川凉山300名麻风病人的后代。1999年,张平宜因采访踏足凉山彝族自治区的麻风村,目睹穷山恶水尽头一群群被遗弃的病人和家属。他们在未通水电的土屋危墙里刀耕火种。周围跑  相似文献   
55.
为建立同时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和猪肺炎支原体(M.hyo)的多重PCR方法,分别针对PRRSV的ORF1a基因、PCV2的ORF2基因、APP的OMLA基因和M.hyo的P46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及条件,建立了可同时扩增PRRSV(225bp)、PCV2(337bp)、APP(107bp)、M.hyo(176bp)相应基因的四重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单管同时特异地鉴别检测PRRSV、PCV2、APP、M.hyo 4种病原体,对猪瘟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细环病毒及猪细小病毒等无特异性扩增,说明该PCR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方法的灵敏度分别为195、272、241、321pg/μL。应用该方法对重庆市的61份样品进行检测,其中PRRSV、PCV2、APP、M.hyo的阳性率分别为22.9%(14/61)、18.0%(11/61)、8.2%(5/61)和18.0%(11/61)。该方法的建立为临床上4个病原的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6.
从四川省不同地区分离到256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采用Carter荚膜群鉴定法和Heddleston热稳定抗原鉴定法对其进行了血清学鉴定,并对病原的部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254株为荚膜A群菌,占99.22%(254/256),其中5A型占95.7%(245/256),8A型占1.95%(5/256),9A型占1.56%(4/256),未定型占0.78%(2/256)。测定了鸭巴氏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分离鉴定的鸭巴氏杆菌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7.
以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的4种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通过测定血红蛋白值、红细胞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凝集抗体效价、离体白细胞吞噬活性和吞噬细胞杀菌活性,研究了不同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注射提取物各组小鼠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增强,乙酸乙酯提取物组、三氯甲烷提取物组、石油醚提取物组的白细胞吞噬活性、吞噬细胞杀菌活性、血清凝集抗体效价、SOD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剩余液组的吞噬活性和杀菌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石油醚提取物组的血红蛋白值(13.52 g/100 mL)和红细胞数(11.35×106/mL)最高。各项指标的峰值均出现在第7~21 d。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不同血清型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法,以APP血清7型DNA作为测试方(Tester)、APP血清1型DNA作为驱动方(Driver),进行2轮杂交和2轮选择PCR扩增,将PCR扩增产物连接pMD18-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后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15个阳性克隆中的13个为已知序列,其同源性为88%~100%,2个为未知序列,其结构和功能还需进一步研究。首次构建了APP7的抑制消减杂交文库,为APP感染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适应症:适用于癫痫局部发作患者或者因全身性癫痫发作而激发的癫痫局部患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0.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直接检测可疑病料中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PCR诊断方法,对用以扩增apxⅣA毒力基因3′端长约442 bp的核苷酸片段的引物、模板、TaqDNA聚合酶、dNTPs的最适剂量及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筛选,并进行了特异性及重复性试验;以筛选出的优化条件,对临床可疑病料进行了PCR检测。结果,在25μL体系中,以5 pmol/μL引物、0.25μLTaqDNA聚合酶、2 mmol/L dNTPs、56℃退火温度对APP标准菌株apxⅣA毒力基因的扩增效果最好,重复性和稳定性高;而对类症菌株的扩增结果则为阴性,表明其特异性强。对分离到APP的病料PCR阳性率为100%(5/5);未分离到APP的纤维渗出性病料中,新鲜与陈旧病料PCR阳性率分别为70.59%(12/17)、50.00%(4/8),而非纤维渗出性病料的PCR结果均为阴性(0/45、0/9)。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特异、快速、稳定、敏感,优于细菌学方法,它可作为APP可疑病料的理想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