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某女,42岁,感冒流涕1周,某日自感胸闷气紧,遂至医院就诊。入院后行胸部X线片检查示,双肺下野少许小斑片影,两肺纹理增多。血常规示白细胞12×109/L(正常参考值4×109/L~10×109/L)。予以抗感染治疗后返回家中,次日上午在家中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否认有传染病史。为明确死亡原因,委托进行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2.
1案例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某男,47岁,农民(农闲季节间断外出务工),某年6月3日07:47因“反复腹痛、腹泻伴发热3d”入住某医院,空腹血糖19.3mmol/L,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伴中度脱水,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入院后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6.44×109/L,血红蛋白191 g/L,血小板计数52×109/L,红细胞计数6.18×1012/L,红细胞压积56.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4.64×109/L。  相似文献   

3.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26岁,失联3d后独自开车回家。回家时神志欠清、口鼻流血,自述喝了汽车防冻液,当天被其母亲送往医院救治。入院当天检查:尿蛋白(+++),尿隐血(+++),尿肌酐693μmol/L(正常参考值58~110μmol/L),血氨99μmol/L(正常参考值9~33μmol/L),血钙2.17mmol/L(正常参考值2.10~2.55mmol/L),总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1.1病史摘要黄某,男,45岁,因"突发晕厥伴抽搐、小便失禁,伴腹痛,改变体位不能缓解"入院治疗。既往牙龈出血半月余,口腔溃疡10 d余。查体见双下肢皮肤色素沉着,左大腿及左膝内侧可见数个针尖样出血点,表面结痂,皮温高,可触及皮下硬结,左小腿静脉曲张。血常规:白细胞382.58×10~9/L(4×10~9~10×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85.80%(4.2%~15.2%),单核细胞328.39×10~9/L(0.25×10~9~0.9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0%(41.0%~73.4%),中性粒细胞28.8×10~9/L(1.8×10~9~8.89×10~9/L),红细胞214×10~(12)/L(3.5×10~(12)~5.5×10~(12)/L),红细胞比容23.0%(36.6%~49.4%),血红蛋白浓度66.0 g/L(120~160 g/L),血小板35.0×10~9/L(100×10~9~300×10~9/L),大血小板比例25.30%(17.5%~24.3%)。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5月11日,陈某为虢某实施隆胸手术,用注射器从双侧大腿臀部皮下抽吸脂肪颗粒,注射到双侧乳房皮下,在注射脂肪颗粒到左侧乳房皮下的过程中虢某突发呼吸困难,急送上级医院抢救。上级医院化验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为42.6 s(正常参考值16~18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大于150 s(正常参考值23~33 s),纤维蛋白原小于0.5 g/L(正常参考值2~4 g/L),D-二聚体(定量)大于20μg/m L(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HSeqTyper47试剂盒在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HSeqTyper47试剂盒对113份亲缘关系个体DNA样本进行基因座复合扩增及文库构建,使用MiSeq FGx测序仪进行测序,测得的数据应用MHTyper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基因分型,计算亲缘关系指数评估该试剂盒在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效能并与GlobalFilerTM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MHSeqTyper47在三联体鉴定中CPI值1.43×1011~6.15×1018,二联体鉴定中CPI值3.75×105~1.53×1013,全同胞鉴定中CFSI值7.73×101~2.59×1016,三联体、二联体和全同胞关系对均与无关个体对可以完全区分。MHSeqTyper47和GlobalFilerTM试剂盒联用在二级亲缘关系中的系统效能为0.466 2。结论MHSeqTyper47混合DNA鉴定试剂盒在一级亲缘关系鉴定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Glob...  相似文献   

7.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陈某,男,14个月,因"发热5 d,发现腹胀伴腹泻2 d"至某三级医院就诊,医院拟"急性腹膜炎、腹胀原因待查"收住院。入院后辅助检查示:肝功能严重异常,血清总蛋白明显降低(总蛋白38g/L,白蛋白21.0g/L),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30.9×10~9/L),淋巴细胞比例增高(63.5%),血小板减少(37×10~9/L),血红蛋白降低  相似文献   

8.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患者王某,男,53岁,体检发现"肝右后叶异常信号结节影"。某年3月4日入院治疗,同月12日行"肝右后叶切除术"。术中发生大出血,抢救2日无效死亡。1.2病史摘要患者2月余前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治疗后"复诊,CT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治疗后,胆囊腔内小结石,肝右叶占位(S8段),脂肪肝,右肺炎症"。肿瘤特异性大分子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达70 U/mL(正常参考值37 U/mL)。乙肝表面抗原阳  相似文献   

9.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30岁,因"停经38+6周,下腹痛1周,左手外伤1 d"于某年7月29日至某县人民医院就诊待产。生育史:孕2产1。入院查体:T 37.2℃,R 20次/min,P 100次/min,BP 14.4/8.8 k Pa(108/66 mmHg)。B超检查示:宫内单活胎,头位晚期妊娠。血常规示:白细胞6.94×10~9/L,红细胞3.19×10~(12)/L,血红蛋白68 g/L,红细胞压积23.3%,血小板163×10~9/L。入院诊断:孕2产  相似文献   

10.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刘某,男,53岁,某年3月21日,因"左上腹反复疼痛,加重3 d"为主诉到当地医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左上腹压痛阳性,无明显反跳痛。辅助检查:尿淀粉酶595 U/L,肌酸激酶同工酶23 U/L,血常规示血小板48.5×109/L,血浆D-二聚体90.86 mg/L。初步诊断:腹痛待查。3月26日行胃镜检查诊断:十二指肠球后多发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全血中16种除草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方法,为除草剂中毒案事件及其他刑事案件血液中该16种除草剂的检验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取200μL的血液,加入800μL乙腈-水(体积比80/20),进行蛋白沉淀后,采用Acquity BEH C18(2.1mm×100mm,1.7μm)色谱柱,以水(5mmol/L的甲酸铵,0.1%的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对16种化合物进行检测。结果在1~2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6;基质效应(ME%)为85.2%~104.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2%~4.84%;仪器检出限(IDLs)为0.2~2 ng/mL(信噪比S/N≥3),方法检出限(MDLs)为0.5~3ng/mL(信噪比S/N≥3),最低定量限(LOQs)为1~7ng/mL(信噪比S/N≥10)。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全血中16种除草剂同时检验方法,前处理简便快捷、回收率高、精密度好、方法检出限低,可作为该16种除草剂中(投)毒案件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1案例资料1.1病历资料某女,17岁,因“腹痛、呕吐、畏寒、发热2d”于2006年7月16日就诊。初步诊断:胆囊炎并少量腹水,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血小板减少?7月17日1时30分入院。查体:躁动不安、口唇发绀;体温37.6℃,血压17.3/12kPa;腹部持续绞痛,右上区压痛伴反跳痛,墨非氏征阳性。血常规示:WBC 21.6×104/L,PLT 49×109/L。尿淀粉酶:187(参考值900U/L)。入院当日上午查房:全身皮肤出现瘀点,针孔处有血液外渗,不凝,体温37.6℃,血压12/8 kPa,呼吸36次/m in,脉搏176次/m in,10时40分曾呕吐血性胃内容物1次,腹部绞窄性疼痛未缓解,约12时再次呕吐…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实践工作中遇到利用受害者指尖粘附微量毛干线粒体DNA(m tDNA)测序的多态信息,最终成功侦破一起命案,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简要案件及样本DNA的提取2008年9月某市发生一命案,现场提取死者(杨某,女)指尖粘附约1cm长毛干及胸部、膝关节上毛发各1份;杨某丈夫(王某)和杨某血痕,编号1~5。按母系遗传关系排查的杨、金、何、刘姓嫌疑人血痕各1份,编号6~9。参照张纯斌等人[1]的方法提取毛干m tDNA;有机法提取血痕m tDNA。1.2巢式PCR扩增m tDNA高变区I(HVRI)15996-16401区域长片段的PCR扩增,上、下游引物序列为L15996:5-′CTCCAC-CATTAGCACCCAAAGC-3;′H16401:5-′TGTTTCACG-GAGGATGGTG-3′。15μL反应体系包括含镁离子10×PCR缓冲液1.5μL,5mmol/L dNTP1μL,1μmol/L正反向引物各1μL,0·2μL(5U/μL)TaqDNA聚合酶,0·5μLDNA(50ng/μL),余量用水补足。PCR反应条件:95°C变性2m in,94°C变性20s,58°C退火20m in,72°C...  相似文献   

14.
SPE/UPLC法检测血中吗啡、苯丙胺类及氯胺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SPE/UPLC方法在同一条件下同时检测血中吗啡、苯丙胺类及氯胺酮。方法采用SCX 3cc(60mg)固相萃取柱萃取血中吗啡、MA、MDMA、MDA及氯胺酮,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检测,结合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实验各环节进行优化,并进行实际案例检测。结果吗啡、MA、MDMA、MDA、氯胺酮的固相萃取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1.4%±2.51%、88.2%±2.48%、91.8%±2.03%、93.8%±1.46%、74.8%±2.27%,峰面积和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线性范围分别为0.08~100μg/mL、0.4~100μg/mL、0.2~75μg/mL、0.3~75μg/mL、0.4~1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30pg、200pg、80pg、100pg、200pg。结论本文所建方法适用于血中吗啡、苯丙胺类、氯胺酮常见毒品的筛选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血浆中丁丙诺啡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方法。方法在含有丁丙诺啡的血浆中,加入内标奋乃静,加pH10.8缓冲溶液,用401有机担体作吸附剂、三氯甲烷作洗脱剂固相萃取,N2挥干,用50μL流动相定容后进行LC/MS分析。色谱条件:Thermo Hypersil-HyPURITY C18(150×2.1mm,5μm),柱温:40℃,流动相:10mmol/LNH4AC(pH3.4)∶甲醇∶乙腈=36∶52∶12,流速:0.22mL/min。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5.0μg/L(r=0.9998),定量限0.05μg/L,检出限0.01μg/L(S/N=3);3个浓度的质量控制样品(0.1μg/L,0.5μg/L,2.0μ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40%,92.72%,92.57%,RSD分别为4.51%,3.34%,2.0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涉毒案件血浆中丁丙诺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1案例资料案例1某男,32岁。2007年12月4日20时45分,因咽痛2~3h到某医院门诊部就诊。查体:咽红、充血,心肺(-),诊断:急性咽炎。21时给予5%葡萄糖250mL+克林霉素1·5g+地塞米松10mg,5%葡萄糖100mL+维生素C 3g静脉输注,约22时25分患者突发呼吸困难、抽搐,经抢救无效死亡。尸体检验冰存男尸,发育正常,营养一般。颜面部无损伤,睑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混浊,唇粘膜无破损,双手指甲青紫。打开颈胸腹部,颈部肌肉未见出血,舌骨未见骨折,腭垂、舌根部、咽侧壁、会厌、喉头明显水肿,舌根周围淋巴结肿大,会厌舌面顶端左侧见一1·3cm×1·3cm×0·5cm包块,包块表面黑、红、黄色相间(照片1)。气管内无异物。双侧胸腔无积血,双肺膨隆未见损伤,心脏外膜下见大量点状出血。腹腔脏器位置正常,胃内容为褐色食糜300g。病理组织学检验:会厌包块粘膜下及肌层大量炎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坏死白细胞)浸润,伴出血(照片2)。喉头肌层周围较多炎细胞(以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浸润,伴出血。舌根、扁桃体软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各脏器镜下表现为淤血、水肿,无致死性疾病改变。血清总IgE 59·1 IU/mL(参考值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唾液中的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和吗啡成分。方法唾液样品经沉淀蛋白后,通过ACQUITY UPLC BEH Phenyl(100mm×2.1mm,1.7μm)色谱柱分离,以0.3%甲酸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质谱分析。结果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和吗啡在4μg/L^2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4μg/L、10μg/L、50μg/L、100μg/L、200μg/L五组添加样本下,添加回收率范围在87%~128%;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吗啡的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均分别为0.2μg/L和4μg/L。结论本方法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提取,快速、简单、回收率高,适用于同时检测唾液中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和吗啡。  相似文献   

18.
对氟胺酮缴获物进行结构确证和含量测定。利用元素分析、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高分辨质谱(QTOF/MS)、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1H-13C HMBC、1H-13C HSQC)等手段进行定性分析;建立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法(1H-qNMR)进行定量分析,以富马酸为内标,以0.5mL氘代二甲亚砜和0.1 mL重水混合溶液为溶剂,激发脉冲角度为30°,测定温度为303 K,脉冲延迟时间为30 s,采样次数为16次。实验确证了缴获物为盐酸氟胺酮,并成功建立了定量核磁共振法,此方法专属性良好;稳定性可达56 h;耐用性符合要求;盐酸氟胺酮与内标富马酸的质子摩尔比在0.453 0~2.151 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1.000;缴获物中盐酸氟胺酮的含量测定结果为99.86%。定量核磁共振法操作简单、快速,在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测定血液中硫化氢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中。方法 取0.2 mL血液样品,并加入0.8 mL饱和硼砂溶液进行稀释。在试管中取1 mL含有0.1%甲酸的乙腈溶液,依次加入0.1 mL稀释液和0.1m L 1%三嗪水溶液。混合均匀后,静置30 min。之后,通过离心和膜过滤,样品供LC-MS/MS分析。结果 在10~2 000 ng/mL浓度范围内,硫化氢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8 5。检出限为5 ng/mL,定量下限为10 ng/mL。在3例硫化氢中毒案例中,检测出3名死者血液中存在硫离子,浓度在0.17~0.56μg/m L之间。结论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用于测定血液中硫化氢的LC-MS/MS方法,可满足硫化氢中毒案件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资料杨某,女,46岁。无意中发现颈部肿物并疼痛4个月,于2002年5月6日就医。查体:颈部向右偏斜,活动自如;右颈部触及约7cm×5cm×5cm大小的圆形肿块,其边界清楚,质地硬,有压痛,并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皮肤正常。5月30日核素扫描图提示:结节性甲状腺肿大(右叶"凉结节",峡部"热"结节)。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7×10~9/L,红细胞3.76×10~12/L,三碘甲腺氨酸(T3)1.07μg/L,甲状腺素(T4)90.3μg/L。6月1日住院,3日右叶甲状腺肿物穿刺涂片见多量淋巴细胞,病理诊断淋巴性甲状腺肿。入院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