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迟发性心脏破裂死亡引起医疗纠纷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脏是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脏器 ,心脏损伤后 ,特别是穿透伤 ,死亡率高且死亡迅速。迟发性死亡亦有少数报道[1~ 3] ,笔者曾遇一例在治疗过程中死亡的案例 ,是医疗事故还是迟发性心脏破裂 ,有不同意见 ,本文参考有关文献资料 ,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案例报告案情 :陈某 ,男 ,2 0岁。某日被人用平口螺丝刀刺伤左胸部 ,当即送医院抢救治疗 ,入院后经止血、抗感染和补液等处理 ,病情好转 ,可自由活动。伤后第 13天 ,因咽痛在给青霉素皮试后 1min左右 ,突然神志不清 ,心率加快 ,四肢冷 ,烦躁伴恶心、呕吐 ,血压下降 ,行胸外心脏按摩 1h ,抢救…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休克死亡机体内白三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研究采用反相洗脱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青霉素和血清过敏休克致死机体中自三烯(Leukotrienes,LTs)。(1)过敏休克前血中未检出LTs的任一组分,休克死亡后检出LTB_4和LTD_4。青霉素过敏血中LTB_4含量是10.10±4.76(ng/ml),LTD_4是26.75±6.55(ng/ml),未检出LTC_4和LTF_4。(2)正常动物肺,脾和肾中均未检出LTs。过敏休克的肺,脾和肾中不仅检出LTB_4和LTD_4,而且在不同脏器中呈规律分布。青霉素过敏肺中LTs_4是23.75±3.80(ng/g),LTD4是58.58±11.39(ng/g))未检出LTC_4和LTE_4。脾中仅有LTB_424.36±3.62(ng/g)。肾中仅有LTD_12.17±2.55(ng/g)。(3)过敏休克致死机体置室温6或12h,或置冰箱48h再测LTs,未见明显变化。(4)青霉素和血清诱发的过敏休克中,LTs的增加和分布是一致的。本研究提示:LTs含量和分布的变化是过敏性休克所共有,可为过敏性休克急死的法医学死因检定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沈春龙 《证据科学》2003,10(4):247-248
心脏穿透性创伤常发生大量出血和迅速死亡.左心室透壁性刺创经简单体表处理仍与往常一样生活5 天实属少见.本文作者通过对心室破裂出现迟发性死亡的案例分析,旨在对此类损伤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案例报告 案情:陈某,男,20岁。某日被人用平口螺丝刀刺伤左胸部,当即送医院抢救治疗,入院后经止血、抗感染和补液等处理,病情好转,可自由活动。伤后第13天,因咽痛在给青霉素皮试后1min左右,突然神志不清,心率加快,四肢冷,烦躁伴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行胸外心脏按摩1h,抢救无效死亡。加害者认为其死亡原因为医源性所致,尤其是与青霉素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熊汉良 《法医学杂志》1990,6(1):39-39,48
脾外伤,尤其是脾破裂,是最常见的腹部脏器损伤之一,且常因腹腔急性大出血而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在法医鉴定工作中较常遇见.外伤性脾破裂大多在外伤后立即发生,也有部分发生在伤后数天、数周,甚至更长的时间,称之为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此时,由于脾破裂发生在受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不仅临床上易误诊,而且在法医学鉴定时也不易为致伤人所接受.现将笔者在法医鉴定工作中遇到的4例报导于后,并简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杨大超 《证据科学》2000,7(2):89-90
因撞击胸前区致心脏挫伤,导致心脏室壁迟发性全层破裂,心包填塞迅即死亡的实属罕见.作者经过对1案例进行研究,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多发性软组织挫伤后短时间内死亡案例的脏器病理学改变。方法 应用常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 光敏检查见肺组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白细胞集聚,肺组织散在片状出血、灶状坏死及透明膜形成;心脏间质血管扩张充血,点灶状纤维溶解;脑组织充血水肿,肝脾充血。免疫组化发现肺泡腔及部分血管内纤维蛋白染色阳性,部分脾脏血管内及肾髓质聚合管中肌红蛋白染色阳性。结果 本研究结果提示多  相似文献   

8.
在法医病理学中,钝器损伤造成肝破裂致死的案例常常遇到,肝破裂致死者绝大多数都发生在伤后短时间内,因急性大失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死亡。但也有极少数发生在伤后数天、数周甚至更长时间,称为迟发性肝破裂。由于肝脏血供丰富,对创伤修复能力强,所以迟发性肝破裂的发生率小,引起死亡者更少见。对于迟发性肝破裂引起死亡者国内法医学文献尚未见有报道,本文作者曾遇1肝脏损伤7天后发生迟发性肝破裂而致猝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陈某,2014年4月28日上午,由无证行医人员为其进行静脉点滴青霉素类药物,之前进行了皮试及肌肉注射,静点时观察了约20min后离开。不久,陈某妻子发现其昏迷呼之不应,120急救医生来后,进行抢救,30min后宣布死亡。1.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左手背见一长0.8cm皮肤划伤并伴有皮下淤血,左上臂前侧下段及左臀部外上象限皮肤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软组织挫伤后对肺及其他脏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多发性软组织挫伤后短时间内死亡案例的脏器病理学改变。方法应用常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光镜检查见肺组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白细胞集聚,肺组织散在片状出血、灶状坏死及透明膜形成;心脏间质血管扩张充血,点灶状纤维溶解;脑组织充血水肿,肝脾充血。免疫组化发现肺泡腔及部分血管内纤维蛋白染色阳性,部分脾脏血管内及肾髓质集合管中肌红蛋白染色阳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多发性软组织挫伤后短时间内死亡的死因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1.
在法医实践中,外伤诱发脑动脉瘤破裂是常见的,但外伤后动脉瘤再次破裂引起死亡者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l案例邱某,男,27岁,1996年10月ZI日因纠纷,被他人用拳头击伤左颔部旅后轻度头痛、头晕担心,未呕吐.检查:生命体征正常,神经系统无病理反射;10月26R头部CT报告,头皮未见血肿,颅骨未见骨折,脑中线结构未偏移,脑室无扩张或受压,脑实质未见异常.10月30R晚邱某突感剧烈头痛,颈强直,呼之心应,在送医院途中死亡.尸检所见:头面部及体在未见损伤,心冠状动脉及瓣膜未见异常,双肺充血水肿,肝脾胰肾间质淤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宝塔红染色法在过敏性猝死尸检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我系历年过敏性猝死的案件30例,非过敏性死亡的案件30例,用1%宝塔红水溶液对上述案件脾脏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及嗜酸性粒细胞。结果过敏性猝死组:过敏性猝死组的脾切片均可看到脱颗粒的肥大细胞及显著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非过敏性猝死组:未见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部分案例散见的少量嗜酸性粒细胞。结论宝塔红染色效果稳定,受死后变化影响少,可作为过敏性猝死案件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1案例某女,24岁,农民。2000年6月25日晚9时洗完澡后,用无证行医江湖郎中配制的癣药涂抹皮肤患处,约15分钟后即感到头痛、头晕,继而面色苍白,全身冷汗,约45分钟后出现昏迷、抽搐,面色青紫呈叹息样呼吸,急送医院立即给予急诊抢救,无效而死亡。尸检:死者尸长153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侧球结膜充血,口唇青紫,牙龈紫绀,胸腹背及四肢有鲜红色和紫红色类圆形大小不等的斑点,直径02~0.8cm不等,皮损范围占全身体表面积的65%以上,局部皮肤破溃。解剖见双肺、肝、肾、脾瘀血水肿,心脏表面及胃粘膜可见点片状出血。病理组织学检查见:心肌间质点片状出…  相似文献   

14.
心脏刺创后行为能力的探讨,是法医学重要内容之一.过去主要局限于尸检资料的推断,有一定的缺陷.近十几年来由于心外科的发展,使法医学对心脏刺创后出现行为能力并获救的案例,有条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较深入的研究.鉴于国内未见同类报告,笔者结合近年所遇6例心脏刺创活体实例,探讨心脏刺创后行为能力的有关问题供参考.资料分析一,一般情况:本组6例心脏刺创,均为男性,年龄19-35岁,身体健康,无心脏病史.致伤物均为刺器,其中4例为水果刀,1例为杀猪刀,1例为电工刀.致伤部位在胸骨左右缘2~5肋间及剑  相似文献   

15.
1案例某男,8岁,某日14时左右,在上学途中拣一防疫站废弃的乙胺嘧啶(25mg,100片)一瓶。因药有甜味,遂连续服用,并在学校向同学炫耀,先后食用90余片。约30~40min出现呕吐、头痛、抽搐,继而昏迷。急送医院抢救,后经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16时死亡。死后两天进行尸体解剖。尸斑呈暗红色。未见机械性窒息和机械性损伤征象。解剖:脑淤血、水肿。心脏重136g,心外膜光滑,切开心脏,心血呈暗红色流动性、冠状动脉未见异常,心肌瓣膜未见异常。双肺饱满,两肺浆膜下有广泛片状出血斑,两肺切面呈暗红色,有泡沫状液体溢出。肝、脾、肾切面呈淤血状。胃粘膜有…  相似文献   

16.
心脏冠状动脉的病变往往可导致猝死,但由窦房结动脉单纯狭窄引起的摔死尚很少有,现报告两例如下。实例资料例1.20岁,男性,民工。领工资后购好回家乡的火车票,准备第二天回故里,当天上午10时突然晕倒,当医生赶到抢救时,发现已死亡。例223岁,男性,民工。某日晚饭后,到蕉林偷香蕉,被人发现并追赶,奔跑中突然倒地死亡。以上两例尸检检查见指、趾甲明显紫错,尸斑暗红色,分布于背侧未受压部位。体表均未见明显损伤。解剖见各脏器淤血,未见致死病变。常规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查,脑、肝、脾、肺、肾等器官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但见心…  相似文献   

17.
1998年8月23日,时某(女,24岁)就诊于某镇卫生院,经B超诊断为:左侧肾盂结石,轻度肾积水,经皮试阴性后给予青毒素800万μ加地塞米松5mg等药物静滴,8月25日始,无证行医人张某在未做皮试的情况下更换不同批号的青霉素为其注射,当日无不良反应.26日静滴青霉药液约100ml后出现寒颤、面色发黄、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后逐渐缓解,27日时某到镇卫生院复查B超:左侧输尿管上端结石,轻度肾积水,处方中将加入青霉素的地塞米松去掉,27日输入青霉素后出现更加剧烈反应,除上述症状外又出现腹痛、呕吐,在送往市医院途中死亡.  相似文献   

18.
头孢唑啉钠(先锋霉素Ⅴ)引起的过敏反应已有多例报道[1-3],大多为速发型变态反应。但头孢唑啉钠引起溶血反应而死亡,并应用自身抗体检查方法进行法医学死因鉴定未见报道。1案例资料1.1案情摘要死者邱某,女,50岁。既往青霉素过敏。12月25日10时因发烧到某门诊部就诊。查体:体温39.2℃,心率110次·min-1,双肺呼吸音粗糙。血常规:WBC16.5×109·L-1。初步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用头孢唑啉钠原液皮试阴性后,取头孢唑啉钠4g(深圳凯程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批号:970904),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70min输液结束。回家后体温下降不明显,口唇…  相似文献   

19.
1 案例 某女,40岁.某晚22:30性生活完毕后,感觉头痛并呕吐.之后到卫生间,后被发现俯卧在卫生间积水中死亡.尸检体表未见机械性损伤.全脑质量1230g,肉眼脑表面未见明显异常,切开脑室见右侧脑室有凝血块约40 g,脑室前角血块与室壁附着较紧密,血块沿脑室及中央导水管延伸至脑干,右侧脑室前角附近脑实质可见点状出血.镜下大脑血管周围点片状出血,小血管壁增厚、硬化,脑各部组织淤血、水肿,蛛网膜下腔灶性出血.心、肝、脾、肺、肾及子宫未见致死性病变.胃内容物检查未检见常见毒物.  相似文献   

20.
取大鼠皮下脂肪乳化后作自身静脉注射,观察自身脂肪栓子对肺血管的光镜和电镜变化。结果表明,注射后1天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内充满大量脂滴。4天时达高峰并伴有肺水肿、灶性出血以及单核细胞吞噬脂滴,中性、嗜酸性白细胞的浸润。7天后脂滴逐渐消失、未见其他脏器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