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媒体语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借鉴“发现学习”理论,建构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现”模型,发挥新媒体传播的问题发现、学习发现、价值发现等功能,通过改进新媒体的议程设置、提升学生媒介素养、推进文化潜性教育等突破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把我们带入信息化时代,不仅为生产注入更多的科技力量,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众多变化中,多媒体和新媒体的出现想必是最为夺目的。在某种意义上,今天的我们正处在新媒体的“汪洋大海”之中。它不仅改变了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对很多公共社会服务,如交通、通信、教育等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和物质层面的革新,而且也是思想和文化层面的挑战。思想的多元化、价值的多样化为当前思想工作,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何利用好新媒体,防范和应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广大从事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艰巨课题。由行连平所著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一书,以敏锐的眼光把握当前思政教育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基于对新媒体的系统研究,提出一系列和有助于改善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设性策略。具体而言,该书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推进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亟待转换,有两个直接动因:一是基于话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基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意识形态困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突破意识形态一元化的束缚,走向多元,同时还应关注日常生活世界,提倡一种对话式的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4.
居峰 《前沿》2014,(17):168-169
话语,作为一个重要而又繁杂的体系,在反映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在构建着社会关系,不同的话语通过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将人们置于社会主体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参与教育的主体在实践中表示出的带有目的性的话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落实的中介,也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完成的必要手段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力求其意义和价值最大化,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现代性的隐忧"、主体"去语境化"、公共性的漠视等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意义并使其趋向黯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当代社会中正遭遇严重的"意义危机",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时代焦虑"的"无意义"治疗、主体"话语自由"的缺乏对"话语意义"的禁锢、主体间"话语间距"隔绝"意义共享"等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世界遭遇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主话语体系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意义共生"的旨归、思想政治教育"反思性话语"的解构,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义危机"。  相似文献   

6.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客体二分、政治主题性、精神至上性和对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疏离,使其在话语实践中无法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之实现,教育者需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的现代变迁,通过话语思维方式、话语范式、话语内容、话语效用和话语场域的现代转换以创新话语实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与话语主体发展之目的需要相契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之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是一个新兴课题,近年来在学界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不同历史时期话语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从话语角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话语研究等。但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如横向研究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较多而纵向的较少,单一角度实证研究的较多而多角度研究的较少,宏观上对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研究的较多而微观操作层面研究较少,从普遍意义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较多而从特殊意义上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8.
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笔者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介绍了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针对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於艳萍 《传承》2008,(10):76-77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内容的隐含性、教育方式的间接性、教育资源的多样性、教育过程的顺然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探讨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点、方法以及与显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创新上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全媒体是集技术、内容、形式和营销于一体的媒介新形态,对于现代人类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话语模式、行为方式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重大挑战。民族地区高校由于自身的地理位置、育人任务和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决定了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争夺的任务异常重大而艰巨。从人文关怀的原初目标出发,探索集理念变革、资源开发、制度保障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路径,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本质的回归,又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新介态的理性关切,对于提升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保证民族地区高校切实担负起维系社会和校园稳定的重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文艳 《传承》2015,(3):64-65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话语权陷入时代困境。从"话语"的语辞分析入手,运用传播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话语困境进行原因分析,分别从教育传播主体、受众和吸引力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对推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是为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刻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的本职主业。在"大思政"的格局中,在新媒体背景下,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特点,分析高校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机遇,探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警察系"思政教育融媒眼"平台的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共青团发挥思政教育的路径,不断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  相似文献   

13.
浅议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内容的隐含性、教育方式的间接性、教育资源的多样性、教育过程的顺然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探讨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点、方法以及与显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创新上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建设情况,不能忽略对其话语空间的考察。从话语空间的中心主题来看,外在上它呈现了"革命""继续革命""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等话语转换过程,内在上体现的是革命话语体系内涵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从话语空间的形式上看,在信息科技的驱动下,新话语空间逐渐被广泛接受和普遍使用,如自媒体话语空间、拟态话语空间等,它们对人们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传统话语空间的话语建构模式形成了冲击。从话语空间的关系上看,多元话语空间共存,在多种价值张力拉扯下,话语空间的博弈程度在加剧。从话语风格来看,随着理论探索的深入和政治话语的成熟,话语空间呈现出的话语风格逐渐走向亲民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杨波  戴艳军 《人民论坛》2021,(5):147-149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理论说服力、真理引导力、思想影响力来作用和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承担起了表达和传播科学理论、转变错误思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中却频频出现一种现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再“聆听”教育者的“言语”,甚至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只有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平等性、主题契合性、形式灵活性、媒介适切性和语境净化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进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  相似文献   

16.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一种传播方式,正以其独有的特性和强大的功能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师生,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撼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分析了微博的传播特征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构建适合微博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如何提升他们媒介素养的对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方式中应遵循“防”、“导”、“建”、“变”四字原则,并在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工作四个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存在被误读和泛化的问题,表现为把话语范式等同于言说(表达)方式、把话语范式等同于话语体系、缺少话语范式导致学科话语研究泛化。确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须遵循价值性、规范性、目的性与发展性原则。其基本结构可分三层:处于核心层的价值体系;处于中间层的规范体系;处于外层的目标体系。如此划分有利于发挥话语范式的三大功能: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共同体的特征与边界;避免低效率的理论重复引导学科向纵深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孕育新的话语。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触角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互联网思维已成为当前主流思维方式之一,它不仅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感情等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赢得引导、服务、教育学生的主动权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引导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过程中,高校面临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想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必须通过互联网思维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着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性与科学性,让高校思政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最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政治中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中的政治活动"之间游移不定,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立脚点"的现实窘迫,其背后则反映了学科在陷入"泛政治化"、"去政治化"和"中性化"争论之中的纠结与彷徨。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立脚点"探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引: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立脚点"公共性的位移作为一个社会自然历史过程提供了理论证明上的支撑;另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立足于公众,走向学科自主与独立予以实践上的规训。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的变革需要正确处理宏大叙事和微小叙事之间的张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业人员要勇于进入公共空间,并在其中操练话语表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话语转换,建构公众的历史记忆,促进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