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如何积极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城市化的健康文展问题,我谈几点认识。一、发展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写照,是整个20世纪最显著构社会现象之一。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的发展与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产业的空间集聚与结构转唤、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三个要素,基本构成了小城镇发展的动力。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来自城市的聚集泣力和农村分散重新组合的推力,“民工潮”的出现,既是农村社会急剧转变的特有现象,也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杨北伟 《湖湘论坛》2002,15(5):90-91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离乡,向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聚集,构成了一个既区别于传统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的特殊群体。其养老保障仅仅“依靠土地和家庭养老”的方式已不符合这一特殊群体生产生活的客观实际,但由于利益协调和管理上的问题,没有也不可能将其纳入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因此,为他们建立专门的与城市有差别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便势在必行。一、建立小城镇居民和乡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1.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当跨进21世纪门槛的时候,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创造》2000,(9)
一、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意义 农村城市化源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的“现代化历史是乡村城市化”的科学论断。农村城市化,以城市为“火车头”,用城市聚集的先进生产力去带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用城市积累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去带动农村发展。当今世界,各国政府  相似文献   

4.
《人大论坛》2009,(12):F0002-F0002,I0001,I0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城镇是区域经济增长极。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动服务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中呈现出来的城市化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十五”纲要中明确指出: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已成为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遇到困难的重要途径。城市化程度低于工业化程度过去20年,为中国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个因素是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村工业化使1.5亿~2亿农村劳动力开始进入非农产业,收入得以提高,市场得以扩大。政府的基本政策也是控制城市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城市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市场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灵魂,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一条捷径,信息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杠杆。“乡镇企业 小城镇”模式极大地推进了县域的工业化城市化,但其“分散性、不规模”倾向与现代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集中化、规模化”趋势是不相一致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又间接地发展和固化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县城为中心发展重点小城镇”是新时期县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这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城镇注重发展实业,努力建设“农民城市”,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并把软环境建设放在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是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的桥梁,农村科学、文化、教育的中心;它对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工业化,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小城建设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得到很大发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其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现。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既是城市的尾巴,又是农村的龙头,具有过渡带的作用,因而被人形象地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人口,主要是指聚集在农村一定地域内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那部分人口。它同周围的农村直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时时处处仰赖着城市工业经济的带动。因此,小城镇人口,是处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一种从人口村庄模式或乡土社会向人口城市化模式或工业社会转换性质的人口,起着联结城市和乡村、工业与农业之间发展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熊思远 《创造》2003,(8):4-5
“大昆明”城市构划的提出,实际上可能意味着云南省城市经营理念和实践模式必须实现革命性变化。城市化(也即城镇化)是现代化的社会特征,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城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化、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也就是说,城市化一般是伴随着工业化以及由工业化引至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而发生的;并且又反过来推进工业化以及由工业化引至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两者相辅相成。早在“十五计划”的酝酿过程中,关于“城市化”的提法就曾引发过很大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采纳了“城镇化…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是联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以从事非农生产活动为主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城乡结合部,是国家城市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不仅是农村区域的核心,更是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只有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增强聚集、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才能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而达到农民稳定增收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成为世纪之交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小城镇发展的新问题,有待逐步解决。当前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传统的户籍制度制约着小城镇…  相似文献   

12.
郊区城市化就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在越过了聚集发展阶段后,出现的分散发展状态,在这一阶段大城市开始对更广大的腹地产生辐射作用,郊区和更广泛的农村地区进入城市化阶段。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城市集中发展阶段后都经历过郊区城市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城市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郊区化模式表明,交通条件、工业化进程、郊区的基础设施以及规划政策等是城市化进程后期阶段郊区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郊区化的驱动因素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郊区城市化阶段,自此郊区小城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在郊区城市化进程中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协调好各种因素发挥聚合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是区别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以从事非农生产活动为主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城乡结合部,是国家城市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的核心,更是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只有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增强聚集、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才能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而达到农民稳定增收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成为世纪之交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小城镇发展的新问题,有待逐步解决。当前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传统的户籍制度制约着小…  相似文献   

14.
(一)苏南农村城市化进程迅猛,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转化,大量农村居民向小城镇集聚。其基本特点,就是发展乡镇工业与小城镇建设同步进行,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走“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路子。城市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历史潮流,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工业化而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15.
<正>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推进工业化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实力,而且对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升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和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快速推进,湖口县作为沿江开放开发的重要板块,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小城镇规划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坚定不移地实施"强工兴城"战略,以一定规模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适度超前的城镇化推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荣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是第二、第三产业生成、集聚、发展所构成的特有空间,城市化过程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我国城市化既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自身的特征。在抓好大中型城市建设的同时,抓好小城镇建设,对我国来说是一种实事求是的选择。实际情况表明,我国城市发展滞后已影响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我省城市发展更是落后于全国各兄弟省市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肘作用日益明…  相似文献   

17.
高飞 《前沿》2004,(12):214-216
积极稳步发展小城镇 ,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全面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要求 ,更是实践“三个代表”、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思路 ,对推进农村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与渗透,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了速变阶段。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小城镇迅速崛起。此时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我们要呼吁:在城市走向工业化、现代化乃至国际化的同时,应倡导建设适宜健康居住的城市。城市是人类以非农业为生存的聚集地。走持续发展之路是城市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改善人们聚集生存的环境应该是城市发展永久不变的宗旨;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人们健康居住的必要条件。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带来的城市工业化和商业化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而城市用地则是其基础。然而城市用地的投…  相似文献   

19.
加快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一般经验,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是同步进行的。回顾历史,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讨论到探索再到推进的三个阶段,期间出现了"小城镇论"、"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综合发展论"等多种发展思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最重要的是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来确定政策方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是今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且唯一方向,这一新型城镇化模式将全方位的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良好互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珏 《当代建设》2003,(5):13-14
城镇化是指生产要素聚集,进而带动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的过程,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合肥市城镇化的总体特征及存在问题 (一)总体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1、人口非农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常住人口已达50万人以上,比1978年翻二番多。2001年非农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者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比1978年提高了26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