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建立DYF404S1a/b、DYF399S1 a/b/c、DYF403S1 a1-3/b、DYS576、DYS570、DYS627、DYS588、DYS447、DYS446、DYS449共10个Y-STR基因座的四色荧光复合扩增体系,调查河南汉族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评价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集500名河南汉族男性个体血液样本,用6-FAM、HEX和TAMRA荧光染料分组标记10个Y-STR基因座,PCR扩增产物采用ABI3130XL遗传分析仪进行分离,Gene Mapper ID v3.2软件分型。结果采用本文方法,检测的最低基因组DNA量为0.05ng;群体调查在上述10个Y-STR基因座分别检测出8~28个等位基因,GD值在0.472 0~0.999 0范围之间,DP值在0.471 1~0.997 0之间。10个基因座所组成的单体型共观察到497种,其中仅出现1次的单体型有494种,HD值达到0.999 908 75,DC值为0.994 0。结论建立的10个Y-STR基因座荧光复合扩增体系灵敏度较高,在河南汉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以在相关研究和应用中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汉族与日本群体DYF155S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Y染色体DYF155S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群体间差异.方法应用MVR-PCR、荧光显谱及DNA序列分析技术,对来自中国群体(北方汉族,64例)和日本群体(43例)男性个体的DYF155S1基因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107例样本共检出了5种重复序列类型,包括新的命名为6型的重复序列,它是在1型的基础上T22A置换所形成,仅存在于日本群体,可作为民族特征性遗传标记.2群体重复序列的排列方式以3134顺序为主,在中国和日本群体中各占73.44%和67.44%,是黄种人的特点.134顺序在中国群体中占第二位,为17.19%,6134排列占日本群体的16.28%.3端的4型重复序列的平均数目在日本群体为8.8条,明显低于中国群体的12.5条.结论DYF155S1基因座具有非常高的遗传多态性和明显的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湖北汉族人群中4个多拷贝RM Y-STR基因座的异常分型。方法使用文献报道及自行设计的荧光标记引物对252个无关男性个体样本进行扩增,并用AB 313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所有样本中共发现25例异常多等位基因分型,其中基因座DYF387S1出现5例,DYF399S1出现15例,DYF403S1出现1例,DYF404S1出现4例。25例异常分型存在于20个样本中,发生率为7.94%,其中4个样本在两个以上基因座上均出现异常分型。结论多拷贝RM Y-STR基因座异常分型发生率较高,在法医学的实际应用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27个Y-STR基因座在甘肃东乡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关系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Rtyper-27Y试剂盒检测526名甘肃东乡族无关男性个体在27个Y-STR基因座的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及单倍型多样性。同时,结合目前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其他14个群体相同基因座的遗传学资料,分析甘肃东乡族群体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关系。结果双等位基因座DYS385a/b检出55种单倍型,DYF387S1基因座检出39种单倍型,其余23个单拷贝STR基因座分别检出4~16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值在0.453 9(DYS391)~0.957 5(DYS385a/b)。27个Y-STR基因座在526名个体中共观察到47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99 5。从遗传距离分析发现,甘肃东乡族与甘肃藏族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0.068 2),与河南汉族(0.084 7)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基于遗传距离所构建的多维尺度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相符。结论该27个Y-STR基因座在甘肃东乡族人群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对Y染色体数据库建立、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汉族与日本群体DYFl55S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Y染色体DYF155S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群体间差异。方法 应用MVR-PCR、荧光显谱及DNA序列分析技术,对来自中国群体(北方汉族,64例)和日本群体(43例)男性个体的DYF155S1基因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107例样本共检出了5种重复序列类型,包括新的命名为6型的重复序列,它是在1型的基础上T22A置换所形成,仅存在于日本群体,可作为民族特征性遗传标记。2群体重复序列的排列方式以3134顺序为主,在中国和日本群体中各占73.44%和67.44%,是黄种人的特点。134顺序在中国群体中占第二位,为17.19%,6134排列占日本群体的16.28%。3’端的4型重复序列的平均数目在日本群体为8.8条,明显低于中国群体的12.5条。结论DYF155S1基因座具有非常高的遗传多态性和明显的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供DYS385、DYS459和DYS464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资料。方法用荧光标记引物及ABI 3100型基因分析仪对武汉地区176名汉族男性无关个体的DYS385、DYS459和DYS464 3个多拷贝Y-STR基因座进行分型。结果在DYS385和DYS459基因座的个体,可观察到1~2个不同长度的扩增产物;DYS464基因座个体,可观察到1~4个不同长度的扩增产物。DYS385基因座检出14个等位基因及47种单倍型,DYS459检出4个等位基因及7种单倍型,DYS464检出9个等位基因及51种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9591、0.6047和0.9560。3个基因座构成的联合单倍型共有133种,其多样性值达0.9909。结论3个多拷贝Y-STR基因座均为高多态性的遗传标记,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个体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7.
Xia SX  Gao YZ  Bian SZ  Wang Z  Zhang Z  Bu M  Zhang J 《法医学杂志》2004,20(4):200-201,204
目的研究D2S1399和D5S2500基因座在中国华东地区汉族群体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PCR、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D2S1399和D5S2500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结果D2S1399和D5S2500基因座在中国华东汉族群体分别检出11个和9个等位基因,其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745和0.807,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850和0.750,个体识别能力(DP)分别为0.958和0.917,非父排除率(PE)分别为0.554和0.643。结论D2S1399和D5S2500两个基因座是高度多态性STR基因座,在法医学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华东地区汉族无关个体24个Y-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多态性,比较华东汉族和广东汉族人群间的群体差异性。方法应用GFS 24Y STR荧光检测试剂盒,对华东地区268名汉族无关个体24个Y-STR基因座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比较华东汉族和广东汉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群体差异分析。结果华东地区268名汉族无关个体24个Y-STR基因座共检出235个等位基因,267种单倍型,GD值范围为0.564 9~0.966 8。华东汉族和广东汉族人群在DYS622、DYS552、DYS443等12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FS 24Y STR荧光检测试剂盒中的Y-STR基因座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可应用于父系亲缘关系鉴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37个Y-STR基因座探究闽南地区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并评估这些基因座的法医学效能,为闽南地区汉族人在法庭科学、父系关系评估和族源推断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收集闽南地区汉族421例健康无关男性个体的血液样本,采用MicroreaderTM Y Prime Plus ID System试剂盒测定37个Y-STR基因座分型,计算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多态性、单倍型多态性等法医学参数,同时基于遗传距离结果制作MDS图和系统进化树,分析闽南地区汉族群体与其他参考群体的遗传关系。结果 在421名闽南地区汉族个体中,共检出417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范围为0.002 4~0.786 2。37个Y-STR基因座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在0.345 2~0.951 6,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闽南地区汉族群体与东南沿海地区的汉族群体有较近的遗传距离。结论 37个Y-STR基因座在闽南地区汉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可以为闽南地区汉族父系亲缘关系的鉴定和家系排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浙江汉族人群16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进一步完善浙江省汉族人群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为其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Y-file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浙江汉族203名无关男性个体进行16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统计各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其中15个Y-STR基因座分别检出4~13个等位基因,DYS385基因座检出47种单倍型,GD值为0.3918~0.9609;观察到16个Y-STR基因座共同构成的单倍型199种,其中196种单倍型出现1次,2种出现2次,1种出现3次,累计GD值为0.9998。结论16个Y-STR基因座具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适合浙江法庭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D6S1043、D12S391和D1S1656 3个STR基因座在福建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应用STRtyper-21G试剂盒对福建地区400名汉族无关个体血样进行PCR扩增,经3130XL型遗传分析仪电泳检测,用GeneMapper ID V3.2软件进行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D61S1043基因座共检出21个等位基因,D12S391基因座共检出13个基因型,D1S1656基因座共检出15个基因型。D6S1043的H值为0.877,PIC值为0.870,DP值为0.972,PE值为0.749;D12S391的H值为0.850,PIC值为0.830,DP值为0.956,PE值为0.694;D1S1656的H值为0.840,PIC值为0.810,DP值为0.952,PE值为0.674。D6S1043、D12S391、D1S1656 3个基因座DP值均大于0.9,PIC值均大于0.8,H值均大于0.8。结论 D6S1043、D12S391、D1S1656 3个基因座属于高鉴别力、高杂合度、高信息量基因座,适用于福建汉族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12.
DYF155S1基因座的法医学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Y染色体小卫星DYF155S1基因座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MVR-PCR和Amp-FLP技术。结果同一个体不同组织所获得的分型结果一致;本方法能作出正确分型的最低基因组DNA量为0.3 ng;在女性成份为男性成份100倍的混合DNA样本(总DNA量多少为110 ng)中能正确检出DYF155S1基因型;调查130个父系家庭的男性成员样品(减数分裂336次),总共发现DYF155S1基因座有3次突变,突变率为0.9%。对强奸案混合斑的分析,可直接检出DYF155S1基因型。但是,本方法只能区分哺乳类雄性动物与非哺乳类动物。结论采用荧光MVR-PCR和Amp-FLP方法分析Y染色体小卫星DYF155S1基因座,方法可靠,灵敏度高,对混合斑和微量检材中男性DNA的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27个Y-STR基因座在河南汉族男性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应用Yfiler(R) Plus试剂盒,对河南地区1100名汉族男性无关个体血样进行PCR扩增,3500XL型遗传分析仪电泳检测,GeneMapper-ID-X软件进行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1100名男性共检出1098种不同的单倍型,其中1094种为单一型,另有3种单倍型均检出2例,HD(单倍型)值为0.999995;27个Y-STR基因座的GD值为0.3833~0.9663.结论 27个Y-STR基因座多数在河南汉族男性人群中有较好分布,对法医学应用和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Y染色体OSU49基因座在河南汉族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评价其法医学应用参数。方法知情同意情况下,采集300名河南汉族男性个体的血样本,荧光标记PCR,扩增产物采用ABI 3130遗传分析仪检测。根据分型检测结果,对不同等位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测序)。结果 OSU49基因座包含五核苷酸和四核苷酸两种核心序列。在河南汉族群体中基序表现为:(CTTTC)pCTT(CCCT)7T(CTTTC)1(TCTT)5(TCCT)m(TCTT)n TCT(TCCT)4,五核苷酸核心序列的重复次数为12~17,四核苷酸核心序列的重复次数为20~30,按其片段长度命名等位基因,共发现34个等位基因,GD值为0.918 6,DP值为0.915 5。结论 Y染色体OSU49基因座序列结构复杂,在河南汉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应用于法医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D1S549、D3S1754和D22S683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获得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三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数据,探究在法医学应用中的意义.方法应用PCR扩增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D1S549、D3S1754和D22S683基因座分型.结果 109个个体中D1S549共检出9个等位基因,23种基因型;D3S1754共检出9个等位基因,15种基因型;D22S683共检出10个等位基因,30种基因型.三个STR基因座基因型频率分布总的看来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三个STR基因座在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中的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7~0.76,非父排除概率分别为0.4711~0.6404,个人识别机率分别为0.8693~0.9422.结论结果显示D1S549、D3S1754和D22S683基因座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个人识别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河南汉族人群12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调查12个YSTR基因座及其单倍型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应用PowerPlexYSystem,系统对河南汉族200名无关男性个体进行检测分析,并统计其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12个YSTR基因座共检出195种单倍型,其中191种单倍型出现1次,1种出现3次,3种出现2次。累积GD值:0.9988。结论12个YSTR基因座具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可应用于河南地区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39个Y-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体系,进行遗传多态性调查,并评价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六色荧光标记技术,对39个Y-STR基因座(DYS426,DYS593,DYS630,YPENTA1,DYS722,DYS617,YPENTA2,DYS443,Y-GATA-A10,DYS561,DYF404S1,DYS464,DYS713,DYS446,DYS607,DYS708,DYS622,DYS707,DYS520,DYS434,DYS505,DYS709,DYS552,DYS510,DYS508,DYS531,DYS459,DYS587,DYF411S1,DYS594和DYF399S1)进行复合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检测;调查山东汉族1031名无关男性个体39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本文建立的39个Y-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在1031名个体中共检出1030种单倍型;39个Y-STR基因座基因多样性在0.0982~0.9951之间;方法特异性好,分型结果准确稳定,灵敏度达0.0625ng,实际案例常见生物检材的检验结果良好。结论 39个Y-STR基因座复合扩增检测体系可以用于实际案例检验,弥补现有Y-STR基因座复合扩增检测体系的不足,并可细分家系,调查所获数据对建立Y-STR数据库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汉族人群46个Y-STR基因座多态性与突变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46个Y-STR基因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与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中国汉族人群1 008名无关男性个体、1 124对父子共2 165份男性血样。采用Yfiler PlusTM、AGCU Y-24、GFS 24Y 3种复合扩增试剂盒进行46个Y-STR基因座分型,统计各基因座群体遗传学参数与突变情况。结果 1 008名中国汉族无关男性个体,共检出1 001种单倍型,其中994种仅出现1次,总体单倍型多样性值(HD)和识别能力(DC)分别为0.999 986和0.993 1。46个基因座共检出548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值(GD)在0.432 0~0.953 2之间,37个基因座GD值大于0.6。1 124对父子共检测出51 739次等位基因传递,193对父子41个基因座共观察到214次突变,平均突变率为4.1×10-3(95%CI 3.6~4.7×10-3)。其中一步突变209次(97.7%),两步突变5次(2.3%);175对仅1个基因座发生突变(90.7%)。结论本文46个Y-STR基因座中大多数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适合法医学应用,高突变率基因座在Y-STR数据库家系查询与父系鉴定应用中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30个Y-STR基因座在中国汉族男性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和突变情况,研究其法医学应用效能。方法应用自行建立的30个Y-STR基因座检测系统对中国汉族人群1 005名男性无关个体和1 008对父子(1 949人)的血样进行Y-STR分型,统计各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与突变情况。结果1 005名中国汉族男性无关个体共检出983种单倍型,其中963种仅检出1次,总体单倍型多样性(HD)和识别能力(DC)分别为0.999 955和0.978 109。30个Y-STR基因座共检出340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GD)为0.410 3~0.952 3,24个基因座GD值大于0.6。1 008对父子共有30 269次等位基因传递,68对父子仅1个基因座发生突变,3对父子的突变同时发生在2个基因座上。在71对父子间涉及的26个基因座中观察到74次突变,平均突变率为2.4×10~(-3)[95%CI为(1.9×10~(-3),3.1×10~(-3))],其中一步突变73次(98.6%),两步突变1次(1.4%)。结论该30个Y-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在中国汉族男性人群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及较低的突变率,在Y-STR数据库建设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疆维吾尔族1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建立新疆维吾尔族 1 5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布基础遗传数据库 ,并比较其与天津汉族群体调查结果的差异。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ABI 31 0 0 (Avant)型基因分析仪检测新疆 2 6 5名无关个体AmpFeSTR○RIdentifilerTM系统 ,统计 1 5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参数。结果  2 6 5名无关个体 1 5个STR基因座中共检出 1 5 7个等位基因及 5 2 3种基因型 ,累计个体识别力 (TDP)为 0 999999999999999998,累积非父排除能力 (PE)为 0 .99999984 (三联体 )。结论 新疆维族 1 5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呈高度多态性分布 ,与天津汉族群体调查数据无显著差异 ,适用于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