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相对地讲,依附性减少,自主性增加,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客观地评价自我,严格地控制自我,积极地发展自我,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第一,正确进行自我评价。人在生活实践中,如何对待他人和自己,主要依赖于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建立在自我感觉、观察、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的,同时又是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基础,因此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最重要的是自我评价的标准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既有共同遵守的一致性标准,也有不同的集体所遵守的规范,还有针对特定领域的具体要求。对于领导者来讲,一个领导者的德与才,集中地反映在对人民的贡献上,只有按贡献大小来  相似文献   

2.
(一)自我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自我意识指的是人对于自己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检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等形式。自我意识与一般意识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意识总是通过“自我”对外界的反映体现出来的。但是,自我意识与作为“自我”的个体又是  相似文献   

3.
曹亚琴 《求索》2014,(6):99-103
心灵和谐是人的主观状态,是通过自我意识达到的一种和谐状态。它是人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内在知、意、情等要素相互协调、运行流畅的状态,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从静态上看,它是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的心灵内在备要素的相互协调并适应外在世界的状态。从动态上舌,它是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的心灵内在备要素从和谐发展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动态发展过程。心灵和谐既包括个体心灵和谐,亦包含群体心灵和谐。个体心灵和谐反映的是个体的心灵状态,是群体心灵和谐的起点和基础;群体心灵和谐是存在于群体心理的、和谐反映客观事物的普遍特征,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灵和谐状态,二者辩证统一、紧密联系,体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自我意识指人对自己存在状况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特征、能意识到自己同别人的关系,还能给自己下达各种各样的指令、保持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行为举止等等,这一切都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个体自我意识的萌芽始于个体出生十个月左右对动作和动作对象的区分;然后,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往,逐渐从他人的评价中了解了自我;再以后才逐步进入主观化自我阶段,产生自我评价、自我观念、自尊、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在人格形成和人格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全的标志之一。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全面…  相似文献   

5.
情商即情绪智力商数,它表示情绪智力的水平。“情绪智力”指的是个体监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并且识别运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也可以说情绪智力是通过对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识别、控制,在调节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具体说来,它包括:1.自我意识。是一个人既觉知自我的情绪,又意识到自我对此情绪的看法,是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这是情绪智力的基础。调控自我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地适度,它建立在自我觉知的基础上,是一种有效摆脱焦虑、沮丧、烦恼、悲伤等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侵袭和自我安慰的能力。这一…  相似文献   

6.
自我意识是指人们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对自己身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四肢活状态的 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在个体发展 中具有导向作用、动力作用、调控作用等。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交往活动 中,随着语文和思维的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自己我认识、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这四种心理成分为基本因素的自我意识体系。一、不识庐山真面目━━自我认识问题1、案例。李某,女,18岁,高中三年张学生。该生自幼表现很强的自尊心,不服输,学习 成绩…  相似文献   

7.
曾琰 《前沿》2013,(19):168-171
榜样是对个体和社会发展具有价值引领的先进典型,并由各类社会群体评定而取得其外在合理性.在现实层面,自我评价则促进了个体学习榜样这一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一是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完成了榜样的确立,通过个体的内在需要和榜样外在先进性形成对照完成了评价标准的选择问题,并构建了指引自身发展的价值体系;二是自我评价中的榜样学习确立了主体的存在方式.因此,如何解决当下榜样文化建设的问题不能够、也不应该逃离自我评价研究视域.同时,榜样产生和个体学习榜样的过程是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忽视社会评价之于榜样学习的重要意义,也不能在个体学习榜样的过程中用社会评价取代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8.
人用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来自建立在健全的自我意识基础上的完整的自我.青年期是人的自我意识由幼稚走向成熟,人的自我由浑沌走向升华的关键时期,笔者认为青年期个体"自我"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正确走向是由五个阶段衔接构成的连续过程,本文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影响个体自我评价因素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后刚 《前沿》2008,(5):56-58
在个体的自我评价活动中,评价的主体是从自己的需要来看待处于客体方面的主体属性的。个体自我评价的结果受诸因素的影响,笔者试从主体、客体及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翔 《前沿》2008,(6):131-132
“自我”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人类一直在不断的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评价,个体自我评价活动的途径也同自我认识的途径相似,简单说来就是外求和内省。内省在自我评价活动中更为重要,许多因素影响着自我评价,造成其发生偏差。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人的内心的恐惧这一主观因素,这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社会责任逐渐弱化。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尊重的反映表现得极为迫切与敏感。首先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考虑工作、生活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党政机关干部作为上层建筑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超出一般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但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这一责任也受到了强自我意识的冲击。现实生活中党政机关干部表率作用不强,为民办事不积极,  相似文献   

12.
如果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着手进行分类,那么道德教育可以分为社会道德教育和自我道德教育。过去,往往偏重社会道德教育而轻视或根本不谈自我道德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一自我道德教育是指个体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而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对自己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一种活动。它是个体在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影响下,在高度自觉的道德意识之基础上进行的。其具体过程是:个体正确认识到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可以达到这些要求,于是激发自我教育的愿望,产生自我锻炼的动机,自觉地控制  相似文献   

13.
自我意识使侦察主体象了解外部世界一样了解自己成为可能,并使侦察个性心理各种成分趋于和谐状态.侦察主体的自我意识有三个特点,即:社会性、自反性、高度的自觉性.影响侦察主体自我意识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接受他人的观点、人际交往、自居作用.侦察主体自我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个性心理和行为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借助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李丽珍 《人民论坛》2012,(26):202-203
美国电影塑造的平民英雄不仅频繁出现在大荧幕上,更是深入到社会民众心里,得到认可推崇,反映着美国人文化心理中最普遍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理解的状况。文章从个体的英雄情结、成功价值观和性格特质成因三个角度分析美国对平民英雄的认同现象,以期对我国英雄人物荧幕塑造和题材发掘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情绪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是以有机体的需要为中介的、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就会引起人的肯定情绪体验(如满意、愉快、喜悦等),妨碍和干扰需要得到满足的对象则引起否定情绪体验(如不满、痛苦、忧愁、恐惧、愤怒等)。情绪体验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特别是在社会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对个体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青少年由于在心理上和身体上的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突增发展,他们的情绪体验和表现形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通常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人权价值蕴含着丰富的尺度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作为评价尺度的人权价值,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评价尺度,又是个体和社会进行自我评价的价值尺度。人权价值作为评价尺度是衡量人的价值及其全面实现的基本尺度;作为价值批判尺度的人权价值,通过自身的基本属性——普遍性与特殊性、集体性与个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既反映作为"类主体"的人的普遍价值追求,又反映作为个体的人的多样性价值需要,从而使其成为一种既是总体性的价值批判尺度,又是具有独立形态的价值批判尺度;作为意识形态的人权价值,是被赋予了普遍性的思想体系。人权价值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集中体现,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价值载体。  相似文献   

17.
人性观与领导的自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小妹 《新东方》2004,(8):24-27
“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墙上的铭文,确实是句至理名言。它警示着我们每个人要去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我应该怎样去做人”,要去了解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向人生成功之路前进。这也即所谓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指人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即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意识,其  相似文献   

18.
自我效能不仅是一种主体性因素,而且是一种介于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因素,具有动 力激发作用,同时也是一种自我生成能力,随着个体的成长而发展。借鉴自我效能在个体和集体 行为干预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公安教育、公安工作、警察健康、犯罪预测预防和罪犯改造领域 等方面尝试实现自我效能理论对公安工作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闫旭蕾 《青年探索》2007,(2):52-54,58
身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纠结在一起,个体自己眼中的身体自我、镜中身体自我、身体资本折射出身体自我对自我建构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力和作用,是在自我评价上的一种积极态度。自信心是孩子学习、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孩子有没有自信心和父母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