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恒志 《长白学刊》2008,(4):155-155
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应是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的有机结合。然而,我国目前启动的问责制主要是同体问责,而不是异体问责。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异体问责才是更客观、对官员更具有威慑力的问责形式,特别是在发生了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上更是如此。笔者认为,为改善我国当前行政问责制中的问责主体缺位问题,应实现以人大问责为核心的多元化问责主体。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行政问责机制初步建立并逐渐完善,实践中运用得也多起来,但其主要是行政机关同体问责,从根本上说仍然是自己监督自己。每当重大事件发生后,人们不禁要问,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问责为何一直缺位?针对人大问责,一些学者和人大工作者也有所讨论。为什么要人大问责?人大问责的依据是什么?特别是人大如何问责?我们期待理论和实际工作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问责中异体问责的缺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政官员的“问责”在去年的非典疫情后,成为推动我国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显著标志。建立具体而又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法律责任制度,有利于培养一支高效廉洁的行政队伍,有利于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完整的行政问责既有同体问责又有异体问责,二者相辅相成。当前启动的行政问责主要是同体问责,异体问责主体存在缺位,影响了行政问责效果。要建立科学的行政问责制,就必须加大其中异体问责的力度。一 当前行政问责中异体问责的缺位在民主政治下,由选举和任命产生的行政官员必须对人民负责,他们必须…  相似文献   

4.
政府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责任缺乏明确的界定、政府权力缺乏刚性的约束、对政府官员失责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追惩以及异体问责功能虚置等,是我国政府问责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政府责任立法,明确政府责任;强化制度建设,给政府权力以刚性约束;充分发挥人大、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与问责功能,实现异体问责为主和问责主体的多元化,增强政府对社会的回应度。  相似文献   

5.
范茹平 《前沿》2011,(1):47-51
我国行政机关中实行的同体问责制,存在着问责范围窄、问责力度弱、问责效用差等缺陷。构建以共产党为核心、人大为中枢,民主党派、社会团体、舆论媒体和公民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问责体系是多元问责价值理念的现实要求。要实现由同体问责向多元主体问责的转变,就要着力培植多元问责土壤,完善多元主体问责机制,实现问责体系制度化,确保行政问责制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要使政府行政问责达到应有的效力,必须实现五个转变:即在制度上,由人治问责向法治问责转变;在行政理念上,由消极被动问责向积极主动问责转变;在主体层面上,由以同体问责为主向同体、异体相结合,以"异体"问责为主转变;在客体上,由结果问责为主向结果与过程并重问责转变;在运作层面上,由暗箱问责向阳光问责转变。  相似文献   

7.
行政问责伦理机制是能够在实践中对行政官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自我约束的一种责任机制。行政问责伦理机制建设不仅可以降低问责成本,还可以提升问责效力。当下我国行政问责过程面临着多种伦理困境,诸如决策责任与执行责任的偏向,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的悖论,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的冲突,政治道义责任替代的行政法律责任,问倒官员的力度与官员复出的速度的矛盾,公开问责与内部处理的博弈,等等。应该从转变制度设计的伦理基础,责任文化和责任伦理重塑,加强伦理立法和外部监督等方面推进行政问责伦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正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问责议案,并将市直管部门纳入监督对象实现"全覆盖",对结果运用也作出具体规定,使得人大问责更具刚性,再顽皮的"孙猴子"也得按章办事。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作为行政问责的主体,它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但在实践中,人大问责常常碰到这些问题:人大问责在什么情况下启动?怎样启动?问责的程序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满意度测评之后,没有了下文,那么人大开展满意度测评还有什么意义?建立人大监督问责办法,规范问责程序,就是要更好督促有关问题的落实,增强监督实效。"对审议的报告不满意怎么办?对审议意见不落实如何处置?满意度测评如何避免测了就了?要使人大监督真正产生威慑力,就必须要有问责。"重庆市奉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田承毅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10.
按照监督法规定,一旦进入人大问责的监督程序,必须依法推进,任何人都无权阻止法定程序。人大问责需用好"常规武器"在人大历史上,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一直是监督的"常规模式"。说它们是"常规武器",是因为使用频率高,为各级人大常委会使用,  相似文献   

11.
奉节问责     
正作为重庆范围内人大系统中的首个问责办法,《重庆市奉节县人大常委会问责监督办法》2016年1月正式施行,标志着该县人大监督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层级,甚至对全市各地人大监督都有借鉴意义。2016年3月25日。奉节县农委、市政园林局两部门工作被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测评为"不满意"后,启动了强力的整改措施,同时。  相似文献   

12.
行政问责实践的困境主要有谁来问责、问谁之责和何种问责等。谁来问责困境表现为自上问下与自下问上的矛盾和同体为主与异体为主的冲突,问谁之责困境主要是直接责任(人)与间接责任(人)的躲猫猫和领导责任(者)以组织责任为护身符,何种问责困境主要体现为法理问责与情理问责的纠结和公开问责与秘密查处的博弈。其间分别蕴含了行政价值迷失、德性伦理欠缺和制度伦理缺位的深层原因。文章认为,可从公民伦理的培育,德性伦理的培养和制度伦理建设等方面超越问责困境。  相似文献   

13.
<正>座谈会评析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后陈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从多角度、若干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行了思想交锋,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意见与建议。现撷取精华如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各级纪委要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从同体监督到异体监督,中国权力结构的科学化进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后陈经验"证明:异体监督,远强过同体监督;分权制衡,远好于"权力过分集中"。后陈实践很好地诠释了"让监督重新回到权力运行之中的意义、让权利  相似文献   

14.
人大应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形势的要求,健全对政府重大决策的督查与问责机制。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对政府行使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之一。按其对政府监督的实践状况,人大对政府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三个方面。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对政府的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对政府的监督工作日益加强,监督权的行使收到了明显成效。然而,人大的监督工作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蒋政 《人大研究》2010,(4):15-17
<正>问责制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亮点,但是存在的问题不少。人大的问责应当是一种最严厉和最根本的问责方式,这应当是没有争议的;但是这种问责究竟是人大的问责还是人大代表的问责,  相似文献   

16.
简论人大代表问责制的内涵及实施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问责”渐成新气象。从罢黜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到问责密云灯会踩踏、开县井喷、海南火灾、吉林中百商厦大火、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直至嘉禾违法拆迁,短短一年多时间“,行政问责”浪潮一次次地坚定了人们对政治文明进程的信心。在“行政问责”风暴过后,人们的视线应该转移到这些制度的具体贯彻落实上。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和监督机关,是“行政问责制”的重要监督与审议部门。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作为监督与审议个体的人大代表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者不积极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对其未进行相应的规范和约束。因此…  相似文献   

17.
完善行政问责制度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是目前党政干部问责制的主要实施形式,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同体问责.这种问责与传统的干部问题处理方式比较契合,执行起来顺畅,效果显著.但其缺陷也同样十分突出.为此,在实施行政问责时,一定要对行政问责主体进行必要的约束,对行政问责的程序进行严格规范,必须公平、合理地对待行政问责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5月27日,新华社播报的一条消息称,中央纪委监察部今年要全面对其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直接领导。舆论认为,此举标志着党内已经完成了由“同体监督”向“异体监督”转轨的制度建设。于是,关于地方政府体制内的“同体监督”流于形式之弊端引起了大众关注。前不久,笔者在福建闽东采访时,便亲身感受了“同体监督”之虚无:2月13日中午,笔者在福建省宁德市采访时偶然发现,一辆崭新的高档黑色“帕萨特”警车大摇大摆地揽客营运。为探究竟,笔者即驱车紧盯着“帕萨特”上了通往福州的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9.
近日,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门出台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问责办法,决定对延误代表建议办理时限、答复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答复后不按时兑现等5种情形进行问责。有人认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依法引入问责机制,有助于建议办理工作,也有助于人大代表进一步依法履职行权。但也有人认为,人大已有相关监督办法,如询问、质询等,没有必要再制定问责办法,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在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后,最近有陷入评估困境的趋势。同体评估是困局之源,其解决需要在理论层面有所突破。从评估对象界定切入,对政府绩效评估的性质进行分析,提出及解释了"管理评估"和"治理评估"两个范式,并尝试提出了"异体评估"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人大为主导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结构的理论框架。基于人大的异体评估路径切合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及其肇兴的体制改革诉求,有望建立起适合中国实际的政府绩效评估动力机制,进一步释放评估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