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大学内部管理权力严重失衡,影响了大学的健康发展。大学内部管理权力最根本的形式有两种,即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互补和协调的,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制衡,可以较好地促进大学内部管理的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2.
祝青江 《人民论坛》2014,(7):145-147
权力制衡主要是指把国家的权力分成若干个部分或系统,由不同的人和部门掌握,各个部分或系统相互独立,互相牵制和相互平衡的一种制衡原则和体制。我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间的严重失衡已成为不争事实。文章探索以学术委员会为代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分离、相互制衡之道,实现两者和谐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管理中权力关系的失衡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大学出现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不平衡的现状,主要体现在行政权力泛化、行政任命的制度化、体现学术权力的学术组织虚位化等3个方面。对此应重新建立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加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更重要的是,建立多种权力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外部监督,使得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论学术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只有在管理活动中才具有意义,脱离管理活动而妄言权力是既没有理论价值更没有实践价值。学术权力,作为一种权力形态,只有放在高等学校管理活动中才能看清其本质。一方面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组织,需要进行行政管理,这就导出了行政权力;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是一种学术机构,它自然具有学术权力。学术性是高校的最本质的特性,它的一切活动都被烙上了学术性。因此,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都共时性地既应然地又实然地表现在高等学校管理活动具体行为中,而管理活动的学术性必然决定了学术权力是高等学校一切权力的核心成分。  相似文献   

5.
大学学术权力实际运行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学术权力是大学的本质特性的外化。学术权力的主体是学者和学术组织,根据学术平等、学术自由的原则来行使学术权力,管理学术事务。但是,在实际的学术权力运行过程中,学术权力分配和运行过程却违背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核心价值,呈现出学术权力异化和滥用的现象,需要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国外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模式及其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六国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模式 ,既有共同性 ,又有差异性。归纳六国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 ,有三种模式 :一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权分离 ,又有渗透 ,各司其责 ,以美国为代表 ;二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权渗透 ,适当分离 ,学术权力起到主导作用 ,以意大利、德国、英国和日本为代表 ;三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权渗透 ,适当分离 ,行政权力起主导作用 ,以法国为代表  相似文献   

7.
薛传会  王立新 《前沿》2012,(8):14-15
我国高校学院治理中存在着行政权力过大、学术集权现象严重和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在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完善学院治理结构,必须以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分野为突破口,加强学院教授委员会建设,确立学术本位,确保学术自治,形成党政管理、教授治学和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的学院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廖海莉 《前沿》2006,1(5):160-163
行政权力是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公共管理的权力,是现代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和搞好行政管理、搞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保证行政权力的高效运行,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目前,我国已形成的监督体制仍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权力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9.
高校管理权力配置的失衡与规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包揽办学的局面已经改变,办学主体多元化成为趋势,政府从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政策等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国家控制变为国家监督,高校自主管理权在加大。但高校内部管理仍处在历史的惯性作用下,行政化了的管理行为仍在继续,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如何解决失衡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本文试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飞 《桂海论丛》2006,22(4):47-49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行政权责相脱节、行政权力利益化、行政运行高成本和行政权力监督虚泛化,是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在权力问题上的四种突出表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促进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规范工资福利制度,消除权力失范的经济根源;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管理,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加快行政法制建设进程,提高权力运行的法制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何爱华 《人民论坛》2010,(6):292-293
大学精神的弘扬要求大学实施民主管理。大学在民主的内在价值追求和实证调研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搞好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要处理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各尽所能、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12.
权力制衡主要是指把国家的权力分成若干个部分或系统,由不同的人和部门掌握,各个部分或系统相互独立,互相牵制和相互平衡的一种制衡原则和体制。我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间的严重失衡已成为不争事实。文章探索以学术委员会为代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分离、相互制衡之道,实现两者和谐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任桂芬 《前沿》2010,(10):40-42
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特殊的地位。我国行政权力的运行与我国所特有的政治制度设计联系在一起。我国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成为阻碍我国实现行政权力运行科学化的障碍性因素。建立立足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和完善,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实现行政权力运行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正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内涵,行政管理是保证现代大学制度有效实施的必要方式。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在政府的主导下,大学扩招、合并的步伐日益加快,大学内部和外部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加剧,大学与政府、市场的合作与博弈更加紧密和激烈。在矛盾与冲突的过程中,大学行政化无疑成为众矢之的,有学者指出,大学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为防治地质灾害常常启动行政应急权力。但应急权力的行使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应从设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行政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建立和健全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中行政应急程序机制、行政应急责任机制、行政应急救济机制等方面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中行政应急权力的行使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6.
行政权力制约机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环 《前沿》2007,(2):144-146
我国转型时期行政权力存在高度垄断性和广泛的透明性,行政权力的大量流失和整体异化及行政权力运行中的权责不明等问题导致了行政权力的滥用与腐败。本文以对行政权力滥用的成因分析为切入点,从行政权力的控制机制、规范机制、监督机制及责任机制的构建为路径,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使行政权力异化的极端表现形式.行政权力异化的必然及其危害以及对其在法律上的治理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极具挑战的大课题.本文通过对行政权力在行使上的恣意和异化动因之分析,深刻挖掘行政权力异化的实质根源,并在结合我国出台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及其工作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反行政权力异化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权力的演化和行政权力的定义及其演化,可以发现出权力在人类社会的演化轨迹:权力由至高无上到受到约束、限制再到被均等化、分权化、共享化,时至今天,行政权力在网络空间的格局下,被弱化、丧失。表面看是权力在社会更迭时发生的权力结构变化,实际上是科技的进步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模式及上层建筑的运作机制,当技术以任何权力机构无法阻挡的步伐进步的时候,其权力抑或行政权力的行使也就注定了它的命运,由公民让渡出的行政权力最终回归于公民。  相似文献   

19.
行政权力体制与行政区划体制是行政管理体制中两个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因素,厘清行政权力关系及其内涵,科学设计行政区划体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在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从现实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是探索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双轨制模式的利弊,学界多有讨论。很多学者主张应当将行政强制执行权收归行政机关,但在制度设计上多有不同。在现行国务院机构改革及法治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可将行政强制执行权视为行政机关的本源性权力(应然权力)和司法机关的延展性权力(实然权力),并在此分析框架下,寻求该种权利在应然性和实然性之间的平衡,由此探讨将各级政府的司法行政部门作为行政强制执行机构,并使得司法权回归至监督权的本质。建立以行政机关为主、司法机关为补充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可以改变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中司法机关沦为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的尴尬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