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公安院校科研管理机制 积极推进公安特色科研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宇  王鑫 《公安教育》2012,(1):71-73
<正>公安院校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民警后备力量、培训在职民警、开展警务理论研究的重要职责;在加强公安机关职业能力建设、造就高素质公安队伍的历程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科研是公安院校强校之器,它对学校的科学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在全国政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公安院校面临着如何准确定位,如何  相似文献   

2.
《公安教育》2010,(5):77-77
<正>为共享并积极推进公安院校警察职业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工作的成功经验,2010年4月18日至22日,云南警官学院举办全国部分公安院校警察职业教育暨第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安信息化的深入开展,信息警务已成为公安工作发展的新趋势。公安院校承担着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双重任务,课程设置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开设哪些课程?什么样的课程才能符合信息化实战应用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些问题都需要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共同解决。近5年来,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自1999年全国公安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各级各地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都加强了民警培训工作,尤其是2001年颁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和2004年大练兵活动将民警培训工作进一步推上高潮。为了交流各地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公安院校如何在培训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培训质量,使民警培训正规化,我刊组织北京、重庆、河北、内蒙、山西、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广东、陕西等地的25所公安院校,于2005年8月11日至14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公安院校教育培训研讨会”。会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公安院校师资队伍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设,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在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中,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公安后备人才培养和在职民警培训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和逐步深入,对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  相似文献   

6.
公安院校民警培训改革应当以需求为导向,改变以往的培训方法,建立一种切合基层公安机关实际需要的培训模式。培训要以民警"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区分层次、岗位、性别、年龄,科学制定标准,使训练内容贴近实战,凸显针对性,让民警真正学有所用,满足执勤执法的需要,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在职民警教育培训是公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民警素质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自第20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以来,在职民警教育培训工作已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公安院校更是义不容辞地成为民警教育培训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如何加强公安院校的组织体系建设,强化师资队伍管理,改革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凸现民警教育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这些已是公安院校面临的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和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在职民警培训工作规范、有序是构建完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真正实现向教育要素质,向素质要警力的基本要求,必须以培养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为总体目标,以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符合各地实情的在职民警  相似文献   

9.
在职民警培训应当遵循教育现代化发展、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人才个性化成长等规律.我国在职民警培训正规化建设还存在着在职民警培训正规化建设的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共识、在职民警培训正规化建设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在职民警培训正规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有力等问题.对此应当采取的对策有:强化使命意识,在凝练在职民警培训正规化建设理念上实现新进展;强化规律研究,在完善在职民警培训正规化建设标准体系上实现新进展;强化资源整合,在在职民警培训核心要素正规化建设上实现新进展;强化制度保障,在健全在职民警培训正规化建设机制上实现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公安工作形势任务的变化,公安教育训练出现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民警警务技能与战术训练滞后等问题。为解决教育训练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教官制提上了议事日程。2002年3月,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公安院校教师参加公安业务实践和选聘公安机关业务骨干到公安院校任教的暂行办法》,明确提出了选聘各级公安机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丰富实践经验,能够承担在职民警培训公安业务授课、警务技能训练和公安高等学历教育授课任务的在职人民警察担任教官的要求。实行教官制度是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努力实现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职能,着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安机关“三个必训”制度的全面贯彻落实,公安教育训练工作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日益成为培养和提升民警队伍综合素质、思想理念、战斗力及执法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对担负教育训练任务的教官队伍提出了新要求。众所周知,目前教官队伍基本上由原公安院校教师、外聘专家学者及实战部门骨干组成,而其中作为原培训教育主力军的公安院校教师都面临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问题,在公安工作不断推陈出新、实战性不断加强等现状面前,诸多教师应对无方。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如何将原有公安院校教师铸造成适应在职民警训练需要的教官,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民警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较多的表现在学历文凭上,而在实际能力、工作方式上的变化并不明显。给在职民警定期培训是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能够增强民警的实战能力;公安干警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树立终身接受培训的理念。对于民警的培训管理要建立系统、形成制度、规范教学,培训内容应贴近实战、着眼未来,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在职民警培训是实施改革强警和人才强警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提高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业务能力和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安机关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职民警培训是连接教学、科研与公安实战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实现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对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深化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工作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公安部作出了公安队伍“大教育、大培训”的部署,要求对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的教育训练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同时,公安部根据中央的要求,出台了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公安院校今后的教育训练工作逐渐向已经录取为公务员的普通院校大学毕业生、退伍士兵以及在职民警培训转移;  相似文献   

15.
在职民警培训教育中体能训练现状与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适应当前新形势下公安工作需要,全国各地公安部门加强了对公安机关在职民警的培训教育力度,随着"民警上岗和首任必训、职务和警衔晋升必训、基层和一线  相似文献   

16.
朱飞 《公安教育》2008,(2):22-25
警察职业继续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警察职业学历继续教育(公安专业的成人教育);另一个层面是警察职业培训培训型继续教育(在职民警的培训教育)。本文试探讨我国公安院校当前发展警察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形势,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备,对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的公安教育体制却极大地制约了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警察队伍的步伐。我国目前国情决定了公安院校仍需坚持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共存并重发展的"双轨制"模式。然而面对当前公安学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如教师队伍不完整、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如何加强完善公安学历教育的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客观分析各种制衡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公安院校应从领导认识、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探索改革路径,不断深化内涵,加快创新步伐,为公安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关鹏  张利民  赵民 《公安教育》2012,(12):64-66
<正>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大教育、大培训"的新形势下,公安院校作为"大教育、大培训"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阵地,既担负着培养公安后备力量的重任,又担负着在职民警培训和公安科研及理论研究的重要职责。为积极推进政法院校教育改革,2008年由中央统一部署,在全国14个省(市、区)开展了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打破了公安院校传统教育模式。在培养方案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公安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加速发展在职民警培训,将承担中等专业学历教育的人民警察学校改制为民警培训学校。到目前为止,中专警校已基本完成了转制工作,在借鉴国内外警察培训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相应的职业培训,提高了民警的执法水平和实战技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职民警培训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安院校民警培训实战化教学模式创新是推进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的需要,也是公安工作严峻形势倒逼的需要。传统教学模式与让公安机关满意人才培养目标相距较大。大力推进实战化教学,就是以公安机关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设定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制定科学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