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伦理规范必须是按照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确定的合乎逻辑的客观内容。首先,它必须反映当代社会经济关系和人类利益的根本要求。在当代,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复杂程度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空前高涨。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全面干预又在破坏着自然的整体化发展。因而,人类必须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不是单纯地从人类自身的利益去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外,它还必须从总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只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主体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同时,关注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即在意识形态上,坚持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终极价值目标;在具体行动中,进行制度变革,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协调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在科技价值观取向上,存在着正面价值、负面价值、价值中立三种倾向。当前,认为科学技术具有负面价值和价值中立这两种倾向的人相当多,一定时期还成为主流。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阈来看,科学技术具有历史尺度上的正面价值,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也使科学技术成为资本的重要助力。劳动人民对资本的不满,被资本巧妙地引导到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我们应该认清科学技术负面价值观的本质,使科学技术真正为劳动人民造福。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面貌。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并从生产力理论的高度首先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学说又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第二次飞跃是江泽民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正确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学说及其发展,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当前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技、教育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积极的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我们应当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治安防范中去,争取早日使治安防范科技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6.
自然是人类的根 ,是人类的栖息之所 ,人类要维持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持续存在与发展 ,就必须把握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内涵要想使人类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存在发展的“极限” ,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节制自己的发展实践 ,约束人们对自然开发 ,向大自然索取的方式与限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开发自然 ,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生活条件日益优越 ,但同时也对自然造成了空前严重的伤害 ,使人类自身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因此 ,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 ,我们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设法使人类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负面作用也毋容回避。立足于界定科学技术价值的概念,对其进行分析,就可以明确科学技术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只有认真探究和面对科学技术负面价值的成因,深入思考和着力解决应对之策,才能全面追求科学技术的真正效应,以规避负面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时代 ,是知识创新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从而加速社会变革的世纪。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 ,改变着整个经济的发展面貌。特别是信息科学和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 ,对当今人类社会的时空结构、交往方式、交易成本 ,特别是经济发展模式 ,产生了重大的革命性影响。通过光纤、同轴电缆和卫星组成的网络进行信息传播 ,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实现互联与交互 ,进行数据、语音、图像的交流 ,使信息传输速度、运送容量成倍扩大 ,成本费用大幅度下降 ,从而给人类社会的经…  相似文献   

9.
浅谈妇女生育价值社会补偿与妇女权益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生育是一种社会劳动,具有社会性.妇女在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中创造着自己的特殊价值.现行的妇女生育补偿方式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妇女生育价值补偿必须社会化.为此,要大力宣传妇女在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特殊贡献,并制定适合女职工特点的工作制,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依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科学技术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作为客观的知识、工具和手段,同时也根源于人类需要,渗透着价值选择。科技与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存在。  相似文献   

11.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蒸汽机、电话、各种高科技产品的诞生,到电脑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些成就无不昭示着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科学技术打造而成的社会。席卷全球的科学技术革命给世界带来了万千气象,给人类带来的璀璨的文明。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福利。然而基于开放环境下的网络技术也产生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发展出发,系统的讨论了计算机网络时代产生的各种问题,并做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一、科学技术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直接而强大的物质手段和条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人类文明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的,所以必须要不断探索自然规律,发明或改进生产工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恰恰是科学技术的使命。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被有意识的、系统而广泛的运用到生产中去,大规模转化为生产力,是在资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学技术与世纪之交唯物史观发展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技术经过近乎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为一股巨大的历史浪潮.特别是在本世纪40年代以后,一场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革命”的伟大时代,应用于大工业生产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科技群,推动了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在人类变革自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不仅改变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引起社会内部机制、内部结构发生着深刻地变化,而且为世界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故此,当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  相似文献   

14.
财产权是人类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也是维系人类自由与尊严的根基。从人权法学角度来看,财产权同时又具有人权意义上的价值。因此,财产权制度在注重实现财产的经济功能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自由、平等与正义价值。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私有财产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始终都伴随着其对财产权利的发展,因而,要注重加强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很多,民族精神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精神支撑,哲学优秀传统是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的理论基础,古代"天人合一"理念与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原则,法制环境是科技发展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大历史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将开辟人类文明的新境界。因为社会主义是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奋斗目标,其价值取向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资本主义眼前辉煌改变不了它最终要被更高的文明形式所代替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7.
民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辩证的。人类民主存在着共性价值,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必须遵循的,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走向民主的过程和途径则存在着个性差别,不能强求一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一般和个别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主要是对人、主体、价值、发展、科技哲学、伦理的研究,人的研究是最早着手且难度较大的问题,目前主要是在哲学层面进行思考。主体研究实质上也是人的研究,它是侧重同客体的对应关系角度来考虑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受动性。价值研究主要是研究客体或物对人的效用和人自身的价值。发展研究是探讨人类社会整体及各个领域的进化和人自身的进步。科技哲学是研究自然界、人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从科学技术和工艺上揭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与人自身的关系。伦理学主要是揭示伦理规范与利益、与人性及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既有经济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矛盾促使我们变革之 ,提出经济的价值性社会行为观 :经济是人创造、占有、分配、交换、消费价值的社会行为 ,是在人类祖先的生物性行为基础上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行为。经济具有同一性与多样性、稳定性与变异性、平衡性与失衡性、公平性与不平性、竞争 -垄断性与协作性、物质性与知识性、需要性与功能性、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性与统一性、民族化与全球化、价值品质的善与恶 11个相辅相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特殊表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形态,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它是引导各种价值取向的思想标杆,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它力图在不完美的社会图景中创造人的完美图景,反映着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美好期待。因此,必须强化价值认同、价值引领和话语影响力,在高度的文化自信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