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军 《人大研究》2013,(12):23-24,25-27
地方人大对同级地方政府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享有监督权,有权撤销或纠正地方政府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规定基本处于虚置状态,人大监督流于形式,违法性行政规范性文件没有得到及时纠正。行政规范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发布的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政令[1]。行政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正>规范性文件是指国家机关在其法定权限范围内依照一定程序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具有普遍约束力、能够反复使用的文件。它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法律性规范性文件和决议、决定、命令等非法律性规范  相似文献   

3.
地方人大急需加强对非法律规范性文件的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范性文件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发布或者通过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并在其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可以划分为法律性规范性文件和非法律规范性文件。法律性规范性文件和非法律规范性文件都对一般社会成员具有规范功能,都是具体国家行为的依据,都有国家强制力做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和立法技术都比较成熟,宪法、立法法等法律对这些立法行为规定得比较详细,其立法质量也比较高。除了法律性规范性文件,在我国政权运行中还存在大量的非法律规范性文件,俗称“红头文件”。非法律规范性文件虽然不是通常意义上讲的法,却具有类似于法的作用,带有“准法”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地方规范性文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其合宪、合法和适当性问题直接对执法产生影响。明确规范性文件的监督范围 ,加强和完善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常委会进一步实现监督权 ,确保法律和法规统一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规范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制文行为,从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协调会签、法律审核、签发公布、上报备案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是一类《立法法》没有规定却在法律实践中会对公民权利和义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文件。"[1]规范性文件是各级行政机关指导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行为规范。规范性文件一经发布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严格遵守,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  相似文献   

6.
《山西政报》2006,(18):5-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规范性文件,顾名思义就是有关机关、团体、组织制发的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文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规范性文件一般是指属于法律范畴(即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国家机关和其他团体、组织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总和。狭义的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保障执法依据符合国家法律的要求,我国人大有权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规范性文件是指"由国家机关或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或公共权力的社会组织就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作出的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1]。规范性司法文件是规范性文件中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司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人  相似文献   

9.
完善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的若干构想汪铁民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合宪与否进行审查,是宪法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维系法制统一,确保宪法的有效实施。我国现有法律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仅作出一些原则规定,尚未形成一套严密的体系和具体的操作规范,宪法实施...  相似文献   

10.
行政处罚法是全面系统地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的国家基本法,对制定公安规范性文件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和制约.只有法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并在法定形式的规范性文件中,才能设定和规定公安行政处罚.除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可适用其他有关法律的情形外,其他涉及公安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规章,都不得与行政处罚法的确立的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制度和具体规范相抵触.具有公安行政处罚设定权和规定权的机关,尤其是公安部和地方人大、政府在制定公安规范性文件时,应全面贯彻行政处罚法的各项规定,以保证制定的各种公安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宪政体制及司法审查范围的限制,法院难以展开对法律、法规、规章及行政规定的司法审查。但为了裁判案件,法院又必然需要对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考察,以便找到一个合法的、可适用于本案的裁判依据。这就导致了行政诉讼中法律适用的困境。解决这一制度困境,其最佳途径是由法院通过个案解释技术,阻断不合法的规范性文件与本案事实之间的牵连关系,从而排除或限制该规范性文件在本案中的适用,同时又避免了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直接的合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自1938年党内法规一词提出后,不同时期研判党内法规范围的标准不同.2013年《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公布后,党内法规的范围应当按照其规定的法定标准判断.腐败是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实施的违反法律规范的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有社会危害性、严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党内反腐败法规应在狭义上使用,仅指党中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层面制定的对腐败行为本身加以规制的党内法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在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中新增加的一个罪名。由于法律对近亲属和关系密切的人这一主体的范围没有明确规定,在法律适用上,容易产生分歧,本文将依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并结合国情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加以论述,并重点探讨犯罪主体的界定问题。  相似文献   

14.
行政拘留是针对违法行为人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是在一定时限内对人身自由的剥夺,适用于严重违反行政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因此相关法律对行政拘留的适用作出了严格规定。但是基层民警在适用该项法律制度时还存在误区,因此文章就行政拘留的法律文书、投所执行、暂缓执行、执行豁免等实务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法律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应当以非法行医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此种将多次行政处罚后再实施违法的行为纳入刑事犯罪构成要件或者说作为罪量要素的定罪模式是合理的,不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和刑法谦抑性原则。但为了防止刑事制裁范围的肆意扩大,应从违法主体、违法程序及违法次数上对"非法行医被二次行政处罚后再次非法行医"入罪进行一定的限制,以实现人权保障和惩罚犯罪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服刑人员监所内再犯罪是犯罪恶习的延续,严重破坏了监所正常秩序,必须依法惩处。但目前,对服刑人员监所内再犯罪的处理面临着具体法律规范缺乏、狱内侦查措施缺少法律支撑、相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服刑人员中特殊群体再犯罪的处置缺少规范等诸多问题。为此,亟需完善监所内再犯罪案件处理的相关立法,明确狱内侦查措施的具体内容,依法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针对特殊群体再犯罪问题的特别规定,从而实现依法治监,确保监所安全。  相似文献   

17.
高科技犯罪的侦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逐步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利用高新科学技术的犯罪案件也如影随形、初伴而生。高科技犯罪作为一种新兴的犯罪形态,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呈日益增多的发展趋势。且社会危害性也日趋严重。本文主要依据高科技犯罪的特点,提出构建针对高科技犯罪的预防体系和现代侦查模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侦查人员的整体素质等几个方面的侦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民法上无效民事行为的范围越来越窄,体现了我国民法理论的进步发展。民事行为自始绝对无效原因应当以民事行为违反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为限。违犯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并不当然无效。需要根据规范的目的来区分强行性规范的类型。民事行为只有违犯效力性禁止性规范的才会导致自始绝对无效。民事行为无效后,原则上要使当事人的财产状况恢复到民事行为开始之前的状态,因此会产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9.
合同诈骗犯罪形成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受害者放松警惕 ,管理混乱、制度不严 ,法律意识不强 ,缺乏市场经济知识 ,贪图私利损公利己 ,缺乏责任心是导致犯罪分子得逞的原因 ;客观方面法规不严、存在漏洞 ,打击不力等也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此 ,应采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等措施对合同诈骗犯罪予以打击。  相似文献   

20.
罗森贝克通过对实体法规范的精细分析,提出了证明责任分配的学说———规范说。罗氏从实体法入手研究证明责任分配的方法对我国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我国刑法规范之间存在着犯罪构成要件规范与阻却犯罪成立规范的对立,从重处罪规范与从轻、减轻、免除处罚规范的对立。我国刑事证明责任的一般原则应是控辩双方应对有利于己方的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要件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